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仅仅因为同住一条街,我们便被新娘家邀请去参加婚礼,确切地说是订婚仪式。伊朗人对订婚比结婚重视得多,订婚仪式后双方便已在法律上结为夫妻。订婚仪式一般在新娘家举行,家里定会精心准备,仪式颇为讲究。伊朗人对他们的传统习俗很骄傲,乐得邀请外国人来欣赏、参与,也很乐意耐心向你介绍。你如果主动问点什么,他们更是高兴。
这是德黑兰北区的一户人家,这一带的家庭都相当富裕,也比较西化,但他们的婚礼仍然按照传统仪式举办。神圣、庄严、浪漫、欢愉、甜蜜、调皮,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们的婚礼上。
波斯地毯、法国古典式家具、法国式枝形吊灯和油画装饰的客厅里,为今天的订婚仪式增添了许多特有的布置。壁炉前,一方三四平米的素净白布铺在地毯上。白布的一端摆放着一面巴洛克式铜框大镜子和同样风格的两架铜烛台,另一端在鲜花搭起的花轿样棚架下是新郎新娘的座席。中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可爱的小东西。
金箔纸包着的核桃榛子等坚果
那些看上去像金蛋、金核桃、金杏仁和金榛子的东西,原来是用金箔纸精心包好的食物。还有用崭新的纸钞折叠成的花朵。让人叫绝的是用伊朗人平时吃的薄饼做成的花,如果不是伊朗朋友特意告诉我,我真没看出来。
小额纸币做的花
薄饼做的花
新娘的父亲用英语认真地讲给我听:“这些东西都是伊朗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常用必需品,在这里用来象征新人婚后将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白布上还坐着漂亮的洋娃娃,不用问,一定是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其中还有一小盆清水。见我好奇,新娘的父亲说:“波斯人认为,水是世上最纯洁之物,是完美、健康的象征。”他又指着一本摊开的《古兰经》、一只盛满蜜汁的高脚杯和两枚扎着白色丝绸蝴蝶结的糖棒对我说:“这三样东西是举行仪式时必不可少的,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等着新娘新郎的到来。
门外响起了女眷们一阵“啰啰啰啰……”的欢呼声,这一天的男女主人公——新郎、新娘驾到了。在新人的车子到达门口时,家人在门外杀了一只羊,以祈祷吉祥平安。伊朗穆斯林认为,杀羊见血可以消灾避祸,因为一切灾祸都让羊去承担了,就不会祸及家人。(这仪式我不忍观看,也无法共情他们的理念。曾在自家窗户里碰巧看到过对门邻居在大门口杀羊。那只羊毫无反抗,静静地倒下,地上一滩鲜红的血,真是替罪的羔羊。)
缀满鲜花和彩带的小轿车徐徐开进院子。身穿曳地白色长裙的新娘由新郎牵着手,缓缓起身离开轿车。身后一个小女孩托着她洁白的婚纱。新郎身边有两个身穿黑色西装的小大人陪伴。
在伊朗,根据《古兰经》教训,法律规定妇女在公共场合除脸和手外,身体的其余部分都不准裸露在外,必须穿长外衣、戴头巾,以免她们的美发和美丽曲线引起男性的邪念。如果露出不该暴露的部位,便是亵渎真主、违反教规的行为。但是,一个伊朗女人一生中却唯独有一天可以不披长袍、不戴头巾,堂而皇之地在大街上风光,那就是当她穿上洁白的结婚礼服的这一天。因为这一天的她是最纯洁的。
一位女眷双手捧着一具烟雾缭绕的小香薰炉,举到新人的面前。里面燃着一种特有的植物,伊朗人认为它的烟雾能够驱邪。新郎新娘相继抓起一缕烟雾,在对方面前划几圈。
亲友们纷纷把鲜花瓣、糖粒和崭新的小面额纸钞、硬币一齐抛向新人。客人们和新人一起争抢着纸钞和硬币。谁抢得越多,就意味着将来越富有。新娘一边抢,一边兴奋得尖声叫着。她父亲见我没能入乡随俗,抢了几张纸币就塞在我手里。
人群继续欢呼着,把新人拥进客厅。
天色暗下来。
新郎用右手扶着新娘的右手腕,双双点燃了镜子边上的蜡烛,拉开了订婚仪式的序幕。
两人坐下,恭敬地捧起《古兰经》,打开,摊放在膝头。《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全世界穆斯林的“圣经”。伊朗穆斯林的订婚仪式都是在《古兰经》的庄严诵读声中开始的。
仪式由一位毛拉主持。对穆斯林来说,取得毛拉资格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只有在经学院里学习多年,经学和道德操守都达到一定水准,能诵读、通晓《古兰经》的人,才可成为毛拉。因此,在穆斯林社会毛拉是受人尊敬的。
今天新娘家请来了一位资深的老毛拉。他一袭毛拉特有的装束——头上缠着白布,身上披着褐色袍子,坐在新郎新娘的一旁。两家至亲好友围拢在四周,由四位女眷各执一角,在新人的头顶上方撑起一张两平方米左右的白布。其他女眷们一一轮流上前,两手各拿着一支糖棒,在白布的上方“吱吱”地磨一阵。糖粉纷纷落下,象征新人沐浴在甜蜜之中。
白布上方,一位年长女亲戚两手各握一支白色糖棒“吱吱”地磨着。
像穆斯林平时开始任何一件严肃的事情时一样,老毛拉一句“以真主的名义”,郑重地宣布了订婚仪式的开始。他先高声诵读一段《古兰经》的有关段落,然后严肃地向新娘问道:“你愿意嫁给XX为妻吗?”新娘带着几分羞怯的脸上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但却微笑不答。她羞怯着、矜持着、撒着娇的微笑,一半真,一半演。
按照习俗,新娘此时必须沉默,等待男方家的人送礼物。新娘家的女亲属们七嘴八舌、嘻嘻哈哈地帮腔:“她不在” “采花去了。”
这时,男方家立即派了一位女眷,送上了一条金项链,戴在新娘的脖子上。订婚时送的礼物通常都是黄金制品,以表明男方家的诚意和重视。
这时,毛拉问到了第三遍,新娘才扭扭捏捏地回答:“愿……意……”毛拉又问新郎:“你愿意娶某某为妻吗?”新郎高声干脆地回答:“愿意!” 两人在女人们又一阵“啰啰啰啰……”的欢呼声中,互相把结婚戒指戴在对方手上。
毛拉宣读了结婚契约后,向他们,也是向众人宣布了两人的神圣结合:“你们已按真主的旨意结为夫妻。从今往后,你们夫妇每做一件事,都应按照真主的旨意。”之后,毛拉监督和见证他们在结婚契约上签字。
新郎用羽毛笔签署结婚契约。
新郎新娘互喂蜂蜜。
一位女眷把高脚杯举到他们面前,两人分别用小拇指在高脚杯中蘸满蜜汁,送到对方的嘴里。他们两人都把嘴张得很大,几乎把对方的整个手指吮进嘴里。因为吃到的蜜越多,就意味着将来越幸福。
亲友们按照长幼亲疏依次上前,将自己送的项链、戒指、手表、手镯等礼物亲手为新郎或新娘戴上。当他们的身上再没地方可戴时,就向众人展示一下,然后放在自己脚边的礼品盒里。仪式结束时,新娘的脖子上、手腕上和手指上满是金光灿灿的首饰。
乐队奏起欢快的波斯舞曲。新郎新娘随着音乐率先起舞,随后,狂欢开始了!
波斯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早已按捺不住的青年男女率先跃入客厅中央。跳舞的人很快就越来越多,没有人在乎拥挤,男女老少个个跳得娴熟自如,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当然,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要数女孩子们。
参加订婚仪式的都是两家的至亲好友。她们甩掉长袍和头巾,换上华丽的长裙或暴露的时装,把头发梳成精心雕琢或简单时尚的各种别出心裁的样式,时而陶醉地舒展柔软的双臂,时而炫耀地扭动灵活的腰胯,时而潇洒地甩动长发,兴致之时疯狂地抖动耸起的双肩,把浑身上下金光闪闪的长裙抖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伊朗,有条件的家庭,女孩子从五六岁时起就被家长送到专门的学校学跳这种传统舞蹈,为了把她们打造成真正的波斯美女。今天的新娘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波斯美女。
整个客厅弥漫着波斯人特有的热情,所有人都融入其中。坐着的人们击掌和乐,并不时地和着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发出“嚯!嚯!”的欢呼声。狂欢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几天以后,又会在新郎家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新娘将被迎娶进门。结婚典礼没有复杂的仪式,基本是吃喝和跳舞两件事,但邀请的亲友更多,场面更大更热闹。那一天,家里大摆宴席,席前席后又是纵情歌舞。如果在饭店或俱乐部举行,男女宾客必须分开在两个大厅。只有新郎新娘可以双双去任何一个大厅,他们先后分别到两个大厅去接受男亲友们或女亲友们的祝贺,和他们一起狂欢。
这是三十年前一次伊朗婚礼的记录。现在的年轻人与那时的已很不同,但从媒体上看,伊朗年轻人对他们的各个传统节日仍然热衷,对于节日的传统活动依然乐此不疲。伊朗新年仍然是伊朗最重要的节日,新年前的“跳火”、新年后的“躲鬼”郊游,都能看到奔放的年轻人。冬至的夜晚,他们还是会回家陪父母一起欢度。那么,这种有意思的婚礼,至少在伊朗依然存在吧!
- END -
出处 | “路过的世界”微信公众号(2024-11-21)
作者 | 木棉
图片 | 出处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