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清气候资金“糊涂账”,COP29进入加时阶段

图片

作为今年气候领域的“压轴大戏”,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国会议(COP29)于11月11日开幕,按原计划应于11月22日晚闭幕。但由于气候融资等问题无法谈妥,又一次没能如期结束,进入了加时阶段。

融资争议不断

随着应对气候危机愈发紧迫、复杂,一年一度的气候大会也愈发难以达成共识,加时的情况越来越多,去年于阿联酋迪拜举行的COP28整整加时了一天,但最后达成的结果仍未能得到普遍认可。

相对于往年来说,今年气候大会的核心议题比较明确,气候融资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核心是2025年后发达国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数额)、气候资金落实机制等,本届大会也因此被称为“气候融资大会”。

但涉及到真金白银,事情往往就会更难。

钛媒体APP注意到,今年以来,气候融资关注度极高,但相关争议也不断,直至COP29达到顶峰。

早在5月6日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气候融资就成为热门话题,论坛理事长、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示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各国尤其要在气候融资领域取得突破。但就在其后不久于6月举行的德国波恩初步谈判上,各国对气候融资争论不休,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共识。此前,发达国家曾承诺2020年起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但直至去年该计划才有实际进展。很多气候脆弱国家、发展中国家、化石能源转型压力较大国家,都认为相关资金太少、落实太慢,提出更高要求,印度、埃及、沙特等国当时就提出气候总体融资目标应该超过每年1万亿美元。而发达国家同样试图将责任“推出去”。欧盟、美国尤其希望中国“出钱”。

果不其然,其后有数家外媒爆出消息称,欧盟计划就气候融资问题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施压,甚至有政客表示“只有中国出钱,欧盟才会增加资金”。

7月中旬,COP29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发布大会首封主席信,并于7月末组织了代表团团长务虚会,明确指出今年谈判首要重点就是商定一份公平且有魄力的新集体量化资金目标,并表示新的资金目标将是回应全球盘点的重要一环,为2025年后人类应对气候危机奠定基础。

不过,此后相关谈判仍不顺利,COP29开幕前美国、日本同意为首批气候融资提供主权担保一度让人看到希望,但到了会场,争吵、博弈却愈发激烈。

又见“文字游戏”

据悉,在会场有关NCGQ的讨论中,年资金从基础的1000亿美元到最高的2万亿美元,不同阵营、国家各执一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核心矛盾上成了对立的两方,发达国家希望尽量压低出资额,发展中国家在商议中更倾向将数字定位每年1.3万亿美金。此外,就连出资者问题,也难以敲定,我国此前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 年度报告》中已明确提及,资金方面首要是根据《巴黎协定》等条款,落实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我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参会期间也表示,资金问题不仅关系到本届大会成败,更会影响《巴黎协定》和未来气候合作的进程,其中关键则是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第9条要求,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的承诺。但会场上很多发达国家代表团仍一直要求中国出资。直到原定的闭幕日前,有关气候融资的资金规模、出资国家和接受资格等关键问题,都没有明确共识、结论。

11月22日,主席团更新了最终决议草案,终于涉及到了明确的资金额度,其中显示NCQG目标被定为2500亿美元,即2025年至2035年由发达国家缔约方“牵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提供2500亿美元气候资金,但这与发展中国家此前意向相距甚远,印度等国,还有小岛屿国家、气候脆弱国家均表达了强烈不满。

而且,钛媒体APP从一位参会专家处了解到,这份不让人满意的草案中,可能又暗含着文字游戏。实际上,去年在大会最终协议草案中,针对“化石燃料退出”这一关键问题,就从“phase out”到“reduce”再到“transition away”改了又改,其内涵和指涉也愈发模糊。而根据这位专家的看法,在目前这份草案涉及金额的第八条中,结合上下文来看,“extension”既可以被理解为资金金额从原来的1000亿“扩展”到2500亿,但同时也可以暗含出资方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意思。随后“with developed country Parties taking the lead”,则意指发达国家牵头、率先出资,那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其后也要出资,而且这部分出资也可能被涵盖在本就不多的2500亿美元中。

图片

就在大会进入加时前,这位专家特意发了朋友圈感慨这种“模糊”的害处并对此嗤之以鼻。而在会场之内,类似的情绪只会更为激烈,无法达成共识也让大会没能如期闭幕。

下届还会更难

本届大会的“加时赛”要打多久还未可知,但对于下届COP30的困难程度,舆论已有预期。

其中,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017年,特朗普首个任期伊始美国就退出了《巴黎协定》,在那四年中,美国气候政策也“全面后撤”。

还有不到两个月,特朗普2.0就要正式到来,而就在COP29开幕前,纽约时报等媒体就已报道称,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已经准备好了行政令草案,待其就职后签署退出《巴黎协定》。就连特朗普最新提名的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署长李·泽尔丁(Lee Zeldin)都是一个公开反对《巴黎协定》,并认为气候危机言过其实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得到能源部长提名的克里斯·赖特(Chris Wright)则是石油大亨,去年也公开否认过气候危机的存在。

国际能源战略学者陆如泉认为,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美国将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上走“回头路”,支持清洁能源制造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补贴或被取消,汽车尾气排放等标准或被放宽,石油天然气厂商会分配到更多利益。同时,如果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气候政策会更加支离破碎,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更倾向采取有利自己的不同减排策略,而不是试图就行动达成全球共识。

当地时间11月13日,阿根廷代表团就在与特朗普同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总统米莱的授意下中途退出大会,阿根廷外交部则表示需要重新评估所有与气候变化问题有关的战略。而就在事情发生一天后,特朗普与米莱会面,这也是特朗普胜选后会见的首位外国领导人。

明年的COP30将于将于巴西的贝伦市召开,按照《巴黎协定》相关规定,明年也将完成第三轮国家自主贡献(NDCs)的提交,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下一个关键阶段。但目前来看,这个“气候大年”面临的困难只会比今年更多。(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图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