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球车一天走8米,玉兔号972天才走118.9米,技术被反超了?

2023年8月,印度“月船3号”在月球南极成功软着陆,成为全球第四个在月球表面着陆的国家。在“月船3号”着陆的第一天,其月球车以8米的移动距离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

而对比之下,我国的“玉兔号”在其长达972天的工作生涯中,仅移动了118.9米。

如此鲜明的差异让不少人感到疑惑:印度的技术真的超越我国了吗?为何两国月球车在月球上的移动速度差距如此之大?

图片

任务目标的差异

要搞清楚两者为何差距巨大,首先得弄明白它们各自的任务目标。

2013年12月,我国“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在月球虹湾成功软着陆。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面着陆,也是继1976年苏联“月球24号”之后,时隔37年的又一次月球软着陆任务。

“玉兔号”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探测,装备了多种精密仪器,包括地质探测雷达、红外光谱仪等,用于月壤厚度测量和物质成分分析。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玉兔号”需要在每个测点上停留较长时间进行深入探测。任务重心不在移动速度,而在于探测精度。

相比之下,2023年印度“月船3号”着陆在月球南极后,其搭载的月球车主要任务是快速在月球表面移动,寻找可能存在的水冰。与“玉兔号”的精密科学探测相比,“月船3号”的探测设备较为简单,目标是尽可能覆盖更大范围的区域。这种策略意味着它的移动速度会更快,但探测深度可能相对有限。

“玉兔号”的慢速度是因为它在每个点需要完成复杂的科学探测,而“月船3号”的快速移动更多是为了覆盖范围,这反映了两国在任务设计上的优先级差异。

图片

月球环境与地形

“玉兔号”探测的虹湾区域地形复杂,月壤松软,陨石坑密布。为了避免陷入月壤或者翻车,“玉兔号”需要更加谨慎地规划行驶路线。而“月船3号”选择的南极地区较为平坦,虽然存在冰冻物质,但相对少了陨石坑和起伏地形带来的阻碍。

我国的“玉兔号”装备了六轮独立驱动系统,能在复杂地形中调整姿态,提高越障能力,这一设计直接降低了移动速度。而“月船3号”的月球车体积较小,重量仅为23千克,设计更加轻便,虽然能快速移动,但越障能力较弱。

正因如此,“玉兔号”需要花费更多时间适应虹湾复杂的地形,而“月船3号”可以在南极区域实现快速移动。这一差异不是技术优劣的体现,而是任务和环境使然。

图片

能源与寿命

“玉兔号”设计寿命为三个月,但实际运行了972天,远超预期。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它不断克服月夜的极端低温(低至-180℃),进入“休眠—唤醒”模式。这种月夜休眠的设计虽然大幅降低了月球车的整体活动时间,但有效保护了其设备不被低温损坏,为长期探测打下基础。

相比之下,“月船3号”的设计寿命仅为14天,整个任务周期完全集中在一个月昼内,避免了月夜低温对设备的考验。这种“短期冲刺”的模式使得它无需应对复杂的能源管理和设备保护问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任务执行上。

我国的月球探测更注重长期持续的数据收集,而印度选择短期内快速完成既定目标,这两种模式各有侧重。从移动速度的对比来看,短期任务的“月船3号”自然显得更快。

图片

研发投入与技术策略的影响

我国“嫦娥三号”任务的总投入达数百亿元,这背后是我国航天领域长期技术积累的结果。而“月船3号”耗资约4.3亿元人民币,这样的低成本得益于功能简化和模块化设计。

“玉兔号”装备了高精度探测仪器,包括地质雷达和光谱仪,可实现多种科学测量;“月船3号”的设备则较为基础,探测功能相对单一。这种差异也决定了两者在移动能力上的优先级分配。

我国从“嫦娥一号”开始积累了多项自主技术,包括重型运载火箭、深空通信、精密探测等,而印度“月船”系列则更多依赖轻量化和低成本策略。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但我国的技术储备无疑更加深厚。

图片

战略目标与国家竞争的背景

我国的“嫦娥工程”目标明确,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40年建立月球科研站。这种长期战略需要稳扎稳打,从每一次探测中积累经验。

印度提出了“三步走”计划,包括月球采样返回、载人登月以及2050年前建立月球基地。然而,由于缺乏大推力运载火箭和其他核心技术,其计划能否顺利推进仍是未知数。

在全球航天探索中,中印两国的差异化布局展现了各自的特色。我国更注重技术深度和科学价值,而印度则选择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抢占月球探测的席位。

印度“月船3号”在速度上的表现令人瞩目,而我国“玉兔号”在科学探测上的成就同样不可忽视。技术路线的选择究竟是该追求速度还是深度?在未来的月球探测中,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更适合长期发展?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科普中国《月船3号成功着陆,坎坷60年,印度航天到底啥水平?》

北京日报《紧跟中国,印度也要“三步走”登月》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