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学智社区人网共“智” 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本

央广网重庆11月23日消息(记者陈静)11月21日,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学智社区“10分妈妈”的小型舞台上,一场不同于以往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孩子们将一幅幅风格迥异的奖状颁给了自己的妈妈。每一幅奖状都是在社区“10分妈妈”的老师们的引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制作完成。这一温情幸福的瞬间,凝聚了来自社区、社工、志愿者、“社区当家人”以及居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智”举:居民议事会拉近距离

谁会想到,学智社区曾经是一个“冷漠社区”。

“说它(社区)‘冷’,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居民冷淡,二是业态冷清。”今年九旬高龄的吴季清奶奶是位退休教师,在学智居住多年。据吴奶奶介绍,由于不熟悉邻里情况,一直以来她都不去和其他居民搭话,总是独来独往,每天的生活简单枯燥,就连散步时目之所及都是冷冷清清的。后来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吴奶奶出来走动的机会就更少了。

2022年5月,社区率先在街道打造了第一个议事阵地,社区工作人员在议事苑收集居民的意见时得知了吴奶奶的情况,便当即组织人员上门探访,通过交流,发现吴奶奶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缺失。

“最开始吴奶奶的防备心是很强的,都不愿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进屋。”高新区虎溪街道学智社区党委书记蒋硝介绍,自从发现吴奶奶的情况后,社区便将她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除了每天上门陪吴奶奶唠家常解闷,还先后联系小区物业、爱心餐饮企业为她送餐上门,解决吴奶奶基本生活问题,并且主动推荐住家保姆,帮忙照顾吴奶奶日常起居。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平日里的点滴帮助,吴奶奶慢慢与社区、与周边居民建立起了信任和联系。现在每次遇见社区工作人员,吴奶奶都亲切地拉着大家聊家常,不聊尽兴不许走,就像盼见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周还托亲妹妹给社区送来了锦旗。

图片

书记接待日,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央广网发 学智社区供图)

“周二和周五常态化地进行居民意见搜集后,我们发现效果非常好,社区与居民的关系近了,居民们渐渐愿意跟我们聊天、反映问题。”蒋硝说,常态化的下沉议事会,不仅收集了居民的实际意见,也让社区找到了一个与居民共商共议的方法。2023年9月,学智社区实现了每个小区都有一个议事阵地,已成功调解422起纠纷,调解成功率72%。社区组织民警、调解员和律师值班,提供咨询并参与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该模式已全面复制到虎溪街道的每一个社区(村)。

“智”制:社区当家人丰富业态

据了解,学智社区规模庞大,新建小区多,外来入驻人口也多,涵盖15个网格、81个微网格,5个居民小区和巴蜀科学城中学、大学城树人小学、中科启智幼儿园等8所中、小学幼儿园,是典型的新市民融合社区。常住户数6989户、1.8万余人,在辖区就读青少年儿童超1.2万人(3~18岁),治理主体多元、诉求复杂。基于议事会收集到居民的各种需求,从2023年开始,社区利用闲置社区用房,开始探索解决之道,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便是“社区当家人”。

“‘社区当家人’这个概念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是改变了很多次的。”蒋硝介绍,最开始是社区自己成立了民非组织,但没有达到“共治共建共享”的预期效果;后又探讨了出租场地,引机构进入社区服务,但居民的反对意见很强烈。后来,社区依托下沉议事机制,结合在线征集、个别走访等方式,重新收集整理了辖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各种需求。2024年7月15日,高新区慈善会学智社区阳光基金的成立,为“社区当家人”制度奠定了基础。社区采用“我出阵地,你出人”的共建共营模式,用好用活社区资产,招募“能人巧匠”针对性服务居民,打造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社区居民康巧是名90后,丈夫常年在外地上班,她有一门美甲的手艺,便独自经营起一个美甲馆,同时也一个人带小孩。“这样的日子起初还可以坚持,但后来身体越发疲倦,导致经营门面都力不从心。”康巧说,自从一站式服务综合体打造后,她就近就把女儿送到托管中心,从而让她腾出手来用心经营美甲馆。她婆婆的空余时间也多起来,不仅可顺手接送孙女,平时还能给康巧做饭、送饭,家庭关系更为融洽。

图片

学智社区联合高校常态化开展“我为老人做顿饭”志愿服务活动(央广网发 学智社区供图)

通过“社区当家人”的多元化协同服务机制,搭建“十五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打造出一个满足全龄段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社区服务综合体。截至11月,社区已孵化培育了3家本土居民企业,引进了5家专业服务机构,链接了27家社会资源,整合了商家、高校、商会等资源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公益+低偿”的普惠服务,给阳光基金进行定向捐赠,用于社区惠民活动的开展。

“智”学:全龄段学习型社区

社区热闹了,邻里关系走近了,居民自然而然就有了做公益的心。

康巧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开展,她自己的门店也作为巾帼技能培训站,免费培训辖区内的宝妈群体、失业群体,传授他们美甲、美肤的知识。

图片

巾帼技能培训站第二期培训学员合照(央广网发 学智社区供图)

社区的老年人希望丰富退休生活,社区便邀请离退休的“文艺能人”发挥特长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推动文化养老服务。目前,社区老年大学开设11个兴趣课程,内容包括走秀、非洲鼓、国标舞等,在这里,“能者为师”,老人们不仅可以学到新知识、新技能,还能结交新朋友,共同享受美好时光。在端午节、民族团结月等节庆的文艺汇演中,都能看到老年大学的“银龄”学生们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描绘出一幅幅最美的“夕阳红”画卷。

“10分妈妈”是社区提供0~3岁孩子托育的专业机构,“梦地美创”开设普惠性青少年文体类课程,两个机构既丰富了孩子的课外兴趣,又缓解了家长的带娃压力,实现家社共育。同时,为了抓住青少年阅读兴趣的“黄金期”,社区学习中心正式挂牌为重庆市少儿图书馆高新区虎溪分馆,成为青少年家门口的阅读基地,并且每周六开展“山川”阅读活动,让青少年在阅读中领略万水千山,感受阅读的魅力。目前一站式学习中心已开设10余种兴趣课程,包括语言艺术、国际象棋、机器人编程等。

青年们希望提质休闲时光,社区就开设了青年夜校,课程包括八段锦、五禽戏、国画等8种课程。

社区以“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学习服务,深受居民的喜爱。并提出“聚焦青少年,服务全龄段”理念,打造“学润蓓蕾·丹心育苗”社区服务品牌。今年以来,社区服务青少年2万人次以上,服务中青年群体1万人次以上,服务老年1万人次以上。

蒋硝介绍,社区全龄段的各项课程,更加让居民理解和懂得了社区治理中共商共议、建设美好社区的意义。比如老年大学的“银龄”学子们以班级为集体,自发性地创立了5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各类志愿活动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40岁的甘老师,目前从事着外卖员的工作,也是楼栋长,他一旦发现路灯不亮、公共区域有污水、有大件堆积影响安全通道等,他都会及时跟社区反馈,还出钱出力救助过一个摔伤的儿童。

学习服务的提供,不仅将社区打造成为全龄段学习型社区,也在潜移默化中与议事制度、“社区当家人”制度,共同形成了居民共治的合力。社区坚持以“学聚高新智启未来”品牌项目为引领,按照“互助融心、善治若水”的思路,大力开展互学、互帮、互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智”治:结合居民能力的数智网络

“如何优化社区共治,弥补线下治理的短板,数字重庆建设为学智社区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蒋硝说,数智技术的运用,打开了社区治理的视界,不再像曾经单向的管控,而是将居民联合治理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自2023年开始,社区便开始构建“智慧数据大脑”,以社区治理中心为依托,借助智慧治理优化“云、数、网、端”,辖区主要路段,小学、幼儿园等门口均设置了摄像头,多个重要区位也添加了多种传感器,整合社区信息。围绕为民服务建立综合预警处置场景,配置“占道经营”“持刀持械”等8项AI算法。在虎溪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大屏幕24小时预警。一旦预警信息发生,便会转给网格员,网格员通过手机就能接到事件处理提醒。

蒋硝还介绍,网格N力量动员了辖区居民加入,骨干居民代表等总计200多人,点击手机端“人人都是网格员”,就可以立即提交需求和反馈问题,可选择上报区域或者注册地,对应的专职网格员就会立即收到提醒,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和进一步上报,分情况处理,在社区“五步闭环”事件处置流程的方法下,及时响应居民需求,24小时内办结。有了智慧化系统的建设,才让学智社区的一统(党建统领)三化(亲邻化、便民化、数智化)五场景(邻里、治理、创业、教育、智治)工作变得更加实时、高效。

2023年时,学智社区的12345“民呼我为”数据满意率为82%,而截至今年9月底已经上升到了91%。

“居民真正的满意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居民对社区工作的参与度上。”蒋硝认为,从让居民“来办事”变成“找耍事”,从“生人小区”变成熟人社区、友人社区、亲人社区,从社区管控变成居民共治和高密度高标准地互帮互助等,线上和线下的互补治理和闭环流程,真正让辖区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学智社区将居民视为社区主人翁,广泛灵活地协调社会力量服务社区,结合数字化技术扬长避短,微治、众治、数治,将居民切实需求的每一项转化为社区治理工作的每一步,打造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图片

学智社区重阳节活动(央广网发 学智社区供图)

辖区居民乐见蒋硝原创的“‘蒋’理有方 微笑社区”工作法收到成效。近年来,学智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爱国卫生70周年先进集体”“2021年市级绿色社区”“高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高新区“银龄健康之家”等称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