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重塑商业空间,市集还能成为城市的“文化蓄水池”

全文2257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近年来,各种主题的文化市集在大城市中兴起,成为拉动人气、促进商业活化和打造城市文化IP的手段。

02市集不仅为商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还可以为城市提供文化消费上的支持,如非遗手工节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观看。

03由于此,市集品牌如早春乐事集在城市更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新开的商业综合体或街区预热。

04同时,市集为新开的商业综合体或街区“暖场”的做法逐渐普遍起来,如今潮8弄连续三届举办早春乐事集。

05未来,市集将继续探索更多线下市集,将优秀创作者输送到线下,为非遗手工艺创作者提供更多展现与互动的机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近年来,各种主题的文化市集在大城市中兴起。无论是商业综合体、文化机构,都将市集视为拉动人气,促进商业活化,甚至打造城市文化IP的手段。《2024年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要点》中,也提到“有序盘活利用公园、水岸、露台等空间打造特色市集、外摆位、艺术装置、快闪店等多元化夜间消费新场景”。
11月7日-10日,上生·新所、早春乐事集、小红书联合主办的“非遗手工节”请来非遗匠人和手工艺人现场出摊,还有安徽省非遗项目“汪满田鱼灯”连续两天现场巡游,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观看。
市集如何重塑城市商业空间?在为商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之后,它还可以为城市提供哪些文化消费上的支持?
图片
11月9日(周六)上午11点,上生·新所。本文图片均为赵忞拍摄
市集,从全球化的“非标商业”到“乡土中国”
城市品牌化的文化市集,大多始于2015-2016年,例如银盐复古市集、伍德吃托克,以及后来逐渐向快闪店和百货公司转型的凡几等。它们早期的发展理念依然保持了全球化时代对潮流(复古也是潮流的一个面向)、聚会等青年向生活和消费的想象。
此时的城市从增量发展逐渐转型存量发展,以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城市商业空间,也逐渐从快消品连锁店集合模式逐渐转型,差异化发展,因此形成了“非标商业”这一概念——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转变,以消费者需求变化为核心。
这些品牌化的市集,也像“快闪店”“策展式商业”那样,在各个城市或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商业空间中巡回举办,既有个性,又有不同主题和摊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灵活而新鲜。而近些年,很多城市消费者又开始“回归乡土”,关注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这次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早春乐事集,于2019年创办,比很多著名的市集都晚,而且发展的道路也有很大区别。它脱胎于杂志书《碧山》,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为主旨。前副主编林小熏在早年举办了多次的乡村游学活动之后,在2018年早春游学的年会上,提出创办一个社群型创意市集的想法
5年来,24场市集,从最早的偏向手作、饮食、季候,主题也逐渐发生演变,越来越偏重手工艺与时尚产业和艺术的结合。
图片
早春乐事集的举办场所和主题变迁。制图 赵忞 资讯来源:早春乐事集公众号、各大门户网站新闻报道。
市集何以利用趣缘社群基础重塑城市商业空间
在上海从事印度非遗——拉贾斯坦邦的雕版印染的品牌“新德里秘密”主理人“BBY”(网名)回忆,自己是在2020年左右与早春乐事集合作的。BBY认为自己可以和早春乐事集“双向奔赴”,一方面是双方有共同价值取向,都侧重人情味、手工和设计。另一方面是早春“本身组织得不错,宣传也很棒,慢慢培养出了一批核心消费者,可以高效匹配到适合的人群”。
长期的主理人-摊主-粉丝密集互动并形成黏性后,一些市集品牌,在城市商业发展和社区营造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5月到10月,早春乐事集连续3回在上生·新所举办。9月2日的城事设计节上,早春乐事集的主理人林小熏也作为嘉宾,分享了市集在城市更新中作为“社区商业”的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孙哲提出“趣缘城市”理论——在人们享受孤独的权利被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人们重新选择结成社群。这时候人与人的社交不是被动的以工作或消费作为“黏合剂”,而是因为各自的选择而创造新的价值。早春乐市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起来。
此时,市集对城市更新中的活力促进作用开始被重视,受到了很多商业空间的欢迎。而市集为新开的商业综合体或街区“暖场”的做法,也逐渐普遍起来。比如,2023年11月30日今潮8弄正式“开市”的前后,早春乐事集15-18回连续四届在今潮8弄举办。同时,今潮8弄还叠加了“闲下来”等其他市集,共同预热一个商业空间品牌。
从重塑商业空间,到孵化城市新文化
近两年,“土产+时尚”的国潮风逐渐演化,“非遗”消费被市民逐渐接受。一些文化机构或商业化的文创市集,也加入“非遗”摊位,丰富文化供给。
“非遗”选题与其他主题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内容本身有一定门槛,研究员近年来走访多个市集发现,一些“非遗”市集鱼龙混杂。例如本来是中国发展得一般却是土耳其“世遗”的湿拓技术,却被冠名“非遗漆扇”到处出现;冠以“非遗绒花”的名义,手工体验却是用热熔胶粘扭扭棒…… 
不过这次的市集却没有上述乱象。摊主“似清影”(网名)的牛皮镂刻,其实完全可以选择塑料的“平替”,但体验中却是真的透明泛黄的超薄牛皮。而河皮雕体验的摊主也提到,用于体验的超薄鞣皮是日本进口的。BBY也算了一下自己在这次非遗市集中的收入:之前市集的销售额一般几千,但这次周五至周日三天都有1万多元进账。 
图片
BBY在教顾客方巾的打结方式。摊位上最受欢迎的是孟加拉传统老虎纹样外衣和方巾,周六忙到没空闲聊。
“每个环节的准确性都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这个活动里每一个主办/创意/执行都是对非遗有一定认知和了解的,不能出‘非遗’常识和知识上的错误。”小红书非遗手工节负责人郑珂说。这次的联名也是小红书手工板块“我在小红书做非遗”项目的线下活动。
面向未来,市集如何打造城市的“文化蓄水池”
对于上海而言,市集脱胎于“非标商业”,而后,围绕“国内大市场建设”和乡村振兴面向的市集逐渐成熟,而后重新汇入城市文化和消费的主流方向中。
上海原本就有发达的时尚产业,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为全球提供非欧美起源的全球化时尚产品。例如海派旗袍、纺织品印染纹样,也能将ArtDeco建筑、爵士乐等进行“二创”形成自己的在地风格。而早春乐事集在今潮8弄连续三回的举办,同时部分历史回顾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便是这种商业空间+工艺市集的结合,也为上海创造新的消费文化起到了支持。
而从上海拓展到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的用户对非遗文化有极高的接受度与认可度,并且年轻人也愿意尝试个性化的创新表达。这也是长三角城市孵化新的本土时尚和消费新文化,进而促进上海打造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
探索更多的线下市集,将这些优秀的创作者输送到线下,让非遗手工艺创作者有更多展现与互动的机遇,也是社交生活类媒体平台适合挖掘和推广的方向。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