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羊城派消息,2024年在第15届珠海航展上,我国兵器工业集团,还首次对外展示了红箭-13E反坦克导弹。
这款被外媒称为“坦克杀手”的新型导弹,具备1400毫米的破甲能力,足以击毁全球主流的顶级坦克。
红箭-13E是我国红箭系列的最新成员,继承了红箭-10的气动布局,但在体积和重量上实现了大幅缩小。这一“瘦身”不仅提高了其适配性,还让导弹系统更便于部署与作战。
红箭-13E使用的是串联战斗部,能够在命中坦克前先摧毁其爆炸反应装甲,再用主战斗部穿透坦克的主装甲。
这意味着,即使面对如M1“艾布拉姆斯”,这样防护严密的主战坦克,红箭-13E或许一发就能对其“爆头”。毕竟其“破甲能力1400毫米”可不是虚的。要知道,现代主战坦克的装甲防护,都在不断加强,以应对新型反坦克武器。
从光纤到红外
传统反坦克导弹大多使用光纤制导系统,光纤传输信号稳定且抗干扰性强。然而,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和导弹射程的增加,光纤制导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光纤的重量和抗拉强度直接限制了导弹的飞行速度与灵活性。
红箭-13E采用了更先进的双向数据链+红外成像制导系统,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导弹的打击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尤其是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红箭-13E能够通过红外成像锁定目标,并实时调整飞行路径,避开敌方的主动防御系统。
这种技术升级,使得红箭-13E在打击速度和生存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最大射程也达到了16公里。
“多发弹间组网协同”
红箭-13E的另一个亮点,是其具备“多发弹间组网协同”能力。这意味着多枚导弹可以组成一个作战网络,通过共享数据和战术信息,协同攻击敌方目标。
这一作战方式,让红箭-13E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多个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显著提升战场毁伤效果。
这种“分布式作战”概念,最早源于美军的网络中心战,但红箭-13E实现了更为先进的优化。
在面对敌军装甲集群时,多枚导弹可以同时瞄准不同的装甲车辆,确保敌军无从躲避。这一能力在巷战和高密度装甲作战中尤为重要,极大增强了部队的作战灵活性。
我国反坦克导弹的崛起之路
红箭-13E的成功并非偶然。我国在反坦克导弹研发方面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
从早期的红箭-8到如今的红箭-13E,每一代导弹都展现了,我国在武器科技上的飞速进步,尤其是在精确制导和穿甲技术领域,我国不断突破自我,为保障国防安全提供了更强大的利器。
红箭系列导弹,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战术的革命。
未来,我国将在更多领域继续推进自主研发,不断提升国防实力,守护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参考资料:
【1】国防装备趋势如何?铁甲奔流秋点“兵”.羊城派.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