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4日以来,中央及各部门推出了涵盖金融、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降低购房成本,激发需求,带动了10月和11月市场的回暖及房价的企稳。那么在政策组合拳下,未来楼市会如何走?购房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每经房产×腾讯房产联合推出【楼市洞察】第三期,邀请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做客直播间,深度分析政策“组合拳”之下的楼市新变化以及未来趋势。
受政策影响,近两个月的楼市市场表现显著改善。三位专家一致认为,不管是线上的找房热度、一二手房的成交量,还是房价企稳,市场都表现出了积极变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业主降价卖房意愿减弱,新房成交量在二手房市场带动下,尤其是改善型大户型,增长明显。
随着住房交易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地,专家们认为这一政策特别利好一线城市。该政策出台后,税费大幅降低,可以加快整个二手房市场的流通,促进一二手房置换链条的传导。同时,三位专家也认为,当前是史上最友好的买房时期,建议有购房需求的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了解市场动态。
关于未来还可能出台的楼市政策,李宇嘉认为该出的楼市政策都已出,未来重点在于政策落实。张波则指出,楼市回暖程度将取决于经济大环境的改善,同时,一线城市限购政策还有优化空间,房贷利率也有下调空间。宋红卫认为,地方政府还有多项储备政策,如打通“以旧换新”链条、降低人才购房门槛、加大人才购房补贴等,以进一步刺激市场。
以下是部分精彩观点实录:
多重政策驱动下,楼市市场明显回暖,二手房议价空间收窄
张波:第一个现象,10月份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找房热度,都超过了9月份相应的水平,但11月上旬表现不及10月。然而,11月继续跟进了一揽子政策,而且是全国层面的政策,特别是增值税和契税的调整,受益的城市更多,11月中旬市场热度再次回升。
第二个现象,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差异在11月表现明显。新房热度下降明显,而二手房热度下降很小,甚至一二线部分城市热度还在持续上涨。虽然现在二手房议价空间在收窄,但是以价换量的现象还存在,大部分的房东还是愿意通过降价来快速将手里的房子卖掉。目前整体来看,还是一个对买方更加有优势的市场。
李宇嘉:此次新政实施已接近两个月,效果仍然显著。特别是以深圳和成都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市场表现非常积极。
市场主要出现了几个积极的变化,一是换房需求不仅带动新增挂牌量的上升,交易量也在增长,因此整体挂牌量没有明显攀升;二是二手房业主降价卖房的动力有所减弱,议价空间收窄;三是二手房成交量增长,跟新房之间形成了相互驱动的现象。也就是说,业主可能会卖掉二手房去买新房,很多刚需群体借助小户型二手房上车,带动改善型次新房和大户型新房成交量明显增长。
宋红卫:从全国来看,政策对一线城市的影响更明显,对三四线城市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弱。从政策效应来看,政策对市场信心的影响要大于政策内容本身的影响。
还有一个新现象,新房市场中,性价比高、保值性强的具有投资性的楼盘更受欢迎,比如杭州、上海套均总价1亿的高端楼盘去化更好。而二手房市场中60%-70%去化是“老破小”房源。有钱群体对资产配置和保值需求明显增加,而大部分借助政策具备了购房资格的刚需群体,购买力相对偏弱,转化率也偏低。
住房交易税费优惠政策落地,一线城市受影响最大,未来住房交易或接近“零成本”
李宇嘉:对于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我有几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个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跟全国政策看齐了,原来一线城市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的间隙是很清楚的,而且对普通住房有惩罚性的税,这次就跟全国看齐了。一线城市的房价跌幅是比较大的,意味着新市民、年轻人在一线城市对住房支付能力确实是比较弱的。这一次跟全国其他城市看齐,就意味着不再有惩罚性的税率,我觉得这个对一线城市的新市民来讲是更大的利好。
第二个是这个政策肯定对一线城市更利好。一线城市原来二套都是3%的契税,现在如果是90-139平米可以降到1%,我觉得对于一线城市很多年轻人,不管是刚需还是改善,都有很大的利好。
第三个是这次对新房更加利好,因为这些政策有助于刺激改善性需求,对于改善型需求,如果大家着重于90-139平米面积段,肯定是新房产品,三房和四房产品更好,二手房里面这种产品是相对比较少的。
这个政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意义,在房地产交易循环链条越来越不畅的时候,要把交易环节的税费砍掉。不管是契税、个税、增值税,包括开发商前期缴的比如土地增值税,未来都可能降到很低甚至取消。我觉得把税收放在后端,并不是征收房产税,而是让后端能够更多的用税收做房产存量的维护。一方面有助于前端交易的形成,把交易量做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存量房时代对于房屋养老金的补充。
宋红卫:二手房领域税费偏重,尤其是改善型房源,税费加大了交易成本,影响整个交易的流畅度。这个政策出台后,对核心城市二手房是比较大的利好,可以加快整个二手房市场的流通。尤其在一线城市,比较典型的特征是一二手联动性、传导链条比较紧密。之前我们做过一个测算,上海二手房交易中37%是置换性需求,即100套房子里,有37套房是卖掉后再去买新房。虽然契税、增值税、个税重点集中在二手房本身,但一定程度上对于新房市场的带动也有置换链条传导的影响。”
张波:未来所有的交易环节过程中,税和费都会有明显减少,甚至可以说零成本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二手房还要交中介费,但是这方面后续也会出台相关政策做进一步的规范。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本身交易的税费就高且房价总价也高,现在税费政策优化,可以节省出一辆新能源车的费用了,因此政策效果一定有,对于大面积段改善的利好是明显的。但是也必须看到,限购放开之后,外围区域往高能级城市买房的现象在增多,也就说政策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未必有直观的改变,但对高能级城市是确定的利好。
化债是稳定房地产的长效机制,是修复市场信心的关键举措
李宇嘉:我认为化债与其他常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两个基调,常规房地产政策着重于短期对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的纾困,而化债其实是稳定房地产的长期政策,或者是长效机制,或者叫风险缓释。
地方政府的债务这次置换的是隐性债务,不是增加10万亿放水来刺激楼市,其实总的债务额度并没有增加,只是用长期、低利率正规的债务兑换短期、高利率隐性债务。这对房地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地方政府为了保住自己的融资平台、融资功能,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来还债。债务是由城投或国企来承担,城投和国企如果来偿还债务,具体做的就只能是甩卖资产,抵押物基本上都是不动产。如果甩卖资产,对于地价和房价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在贵州、河南等地的化债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而出让土地,对楼市的供求关系是重大的扰动。
我认为,如果从长期的、正规的、低利率负债置换隐性债务,有利于稳定地价和房价,防止市场受到大量低价资产的冲击,从而修复市场信心。
另外,如果化债能够把地方城投和国企解脱出来,我觉得土地供给端就会掐断,就会减少无谓的土地供给。很多地方是当地最大的消费主体,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县城。债务置换后,地方政府的短期压力就会减小,正常的支出就可以有保障。正常的支出有保障了,欠开发商的钱就可以还了,欠一些国企的钱也可以还了。欠开发商的钱还了,开发商资金就好转了,那么开发商也就不会大规模去甩卖资产。
而地方政府支出的正常化,对三四线城市的收入和楼市需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未来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仍有放松空间,其他更多在于落实已出台政策
张波:第一,目前的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了,未来楼市走向将取决于经济环境和市场复苏情况。
第二,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仍有放松空间,尤其是北京和上海,还可以针对一些外围区域继续放松,但是我认为这个政策今年不会再出了。如果要出,应该是在明年而且是春节之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春节前,不是大家买房的时候,春节期间也不是,但是开春之后,大家开始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之后,就开始买房了。在这个阶段,如果市场的热度没有出现明显提升,后续出政策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第三,从全国方面,尽管当前利率已经较低,但是仍有下调空间。我们也会关注美联储利率变化,若12月美联储降息,我们的利率也有望下调。
宋红卫:地方政府仍有多项储备政策,比如加快“以旧换新”的进程。我们之前监控到的“以旧换新”的几个项目,流失率会达到57%,也就是说选定了新房后,二手房卖不掉,我认为现在二手房交易税费减免之后,可能会加快“以旧换新”的力度,打通二手房向一手房传导的链条。
未来一线城市还是要面临着吸引大量的人才进入,购房的门槛还是会进一步放低,但是大概率不会全面取消限购,更多的是优化购房资格。有一些购房相匹配的公共配套资源可能会提前释放,比如说在有些城市里面要求满足一定条件才给匹配孩子读书的资格,或者其他相关的城市待遇条件。在当前的情况下,这些政策都应该要提前释放,视同户籍人口对待,但是买房落户口在目前的一线城市来讲还不太现实。
还有人才购房补贴,现在核心城市一直在做的就是让购房者加杠杆的逻辑,降首付等等。其实要让这些不同的人才、普适性的人才得到实惠,一定要给他们实实在在的优惠,包括税费的减免,同时,可能要求开发商给一定的折扣力度的优惠,政府也要拿出一定的住房补贴。一线城市还有一些储备政策,三四线城市,基本上政策空间很小了。
李宇嘉:其实容易出的政策都已经出了,未来重点在于落实已出台的政策,如降低“以旧换新”的成本、放开一线城市外围区域落户限制、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收回存量土地房源、处置闲置土地、投放白名单贷款、修复问题项目和投放专项债等。
当下是史上最友好的买房阶段,但不同买房群体买房逻辑需要转变
宋红卫:比较急需用房的纯刚需群体,只要负担得起就可以入市了,但在购房过程中一定要识别资产价值。存量市场阶段,资产会重构,过去普涨的很多房产是被行情带动起来的,未来可能会面临一定价格的调整。而工作年限比较短,工作不稳定群体,切忌不要盲目加杠杆,降低风险。
考虑购置多套房产的人群,或者本身就有多套房产的这部分人,我建议要重新做资产配置,未来不是所有房子都是保值升值的。而对于已经拥有一定量住房,且生活压力较大的这部分人群,我建议可以考虑降级置换,考虑适度往外围走一走,购置总价比较低、风险比较小的房子。
李宇嘉:我认为当前对购房者来讲是史上最友好的买房阶段,不管是首付、利率、税率等等,还是可挑选的区域、产品、范围、城市,宽松度都非常大。比如你是外地人现在想去深圳买房,原来没法买,现在在深圳外围放开限购的区域都可以买。
张波:我给购房者三点建议。
第一,不是有了15%的首付,就可以上车了。无论是置换、还是首套购房者,都要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的收入情况。过往10年或再早一些,一般建议大家都是跳一跳、够一够,因为当时房价处于不断上涨阶段,现在情况不同了。
第二,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止跌回稳,不等于每个城市、每个区域、每个小区的房价都止跌回稳,未来市场是分化的。当下要买房,不能偷懒,需亲自了解市场动态,了解挂牌量、价格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第三,可以关注第四代建筑,这类房子实际得房率更高一些,对于购房者的好处,就是同样的价格买到的房子不只是房屋品质更高一些,可能实际得房率也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