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诚信讲“贾德”赣商精神薪火相传


“江右商帮”自古闻名天下,在湖广,“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说法众所周知;在云贵川,“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的句子广为流传。赣商以其人数之众、操业之广、渗透力之强为世人所瞩目。

江西商人不避艰险活跃在各行各业,不少翘楚名留青史,他们从艰苦的环境中走出,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坚韧的精神品质。在这种勇于闯荡的精神鼓动下,江西商人“从小买卖到大生意”,在创业中不断成长,孕育出“以众帮众”抱团发展的互助精神。



儒家文化是经商核心

江西儒家文化底蕴深厚,两宋时期就被称为“文章节义之邦”,明清时期素有“家孔孟而人阳明”之誉。赣商在儒家传统思想的氛围中成长壮大,“仁义礼智信”早已贯穿于商业文化与商业理念中。江西著名学者黎传绪告诉记者:“自古以来,江西商人十分注重诚信,儒家的道德规范为赣商们所共同遵守,如有不讲信用违背道德的行为,经商帮查实,小则责其整改,大则被孤立。”
清代浮梁商人朱文炽在经营茶叶时,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后,他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均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浮梁茶商汪健民告诉记者:“朱文炽的故事为我们浮梁茶商树立了榜样,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绝对不卖假冒伪劣产品是我们的底线。”
讲究“贾德”、注重诚信是江西商人质朴品质的体现,也是江西商人头脑中,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自然流露。“赣商崇文重教,江西商人有了一定积累后往往会把金钱投入到家族人才培养和家乡建设,如修谱建祠、资助科举、兴办学堂、赈济族众等,充分体现了赣商们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理念。”黎传绪如是介绍。



江西会馆遍及大江南北

当江右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传统宗族观念和商业经营的现实背景下,抱团互助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诸如樟树药商、景德镇瓷商、丰城木商等,通常要冒很大的风险进行长距离的贩运贸易。为减少风险,弥补个体经营的不便,江西商人往往以亲族、同乡或同行业关系“抱团取暖”组成“客帮”集团。
江右商帮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时,以“万寿宫”命名的各地江西会馆应运而生。万寿宫成为江右商帮的标志和广告,也是其财富与实力的象征。因为它既是旅居外乡的江西人开展亲善友好活动的场所,又是商人、官员、文人们议事与暂住的地方。
据悉,最能体现江西商人“以众帮众”抱团发展互助精神的,莫过于遍布全国各地的江西会馆,既有以“万寿宫”“轩辕宫”为名的全省会馆,也有以“文公祠”“五侯祠(吉安府)”“洪都祠”“豫章公馆(南昌府)”“晏公庙”“萧公庙”“仁寿宫”“临江公所(临江府)”“昭武公所(抚州府)”为名的各府会馆。
据统计,江西会馆在全国共有1300余处。可以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江西会馆的踪迹。除了江西省外,四川省的江西会馆最多,共有300余处。北京的江西会馆在清光绪年间共有51所,占到北京387所商业会馆的13%。


闯荡四方兼济天下

在历史上,与江西毗邻且地域辽阔的湖广,是江右商人的主要活动地区。当时的武昌和汉口“五方杂处、商贾辐辏,俱以贸易为业,不事耕种。”江西商人到武汉,犹如跨门过庭。汉口的六大行业——盐、当(当铺)、米、木材、药材、花布,皆有江西商号,尤其是药材业,几乎被赣商垄断。
江西商人敢于闯荡的勇气和魄力其实从他们决定从商时便有所体现,过去许多江右商人的起家都是向亲朋邻里借贷而来,清代王骥写道:“曾汉茂欲外出谋生……向邻人借贷钱本,做豆生意,朝夕往来村圩间……越数年,家业渐起……称小康焉。”赣商凭借敢闯敢拼的精神,在明朝前期独领风骚,在明朝中后期及清朝前期与晋商、徽商成三足鼎立之势。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谢宏维在《商业文化》一书中介绍:“赣商普遍有兼济天下的情怀,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赣商前辈得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之利,出鄱阳湖、入长江,带着梦想启程,亨通四海,不断开辟成就事业、善利天下的新天地。江右商帮遍布大江南北,现代赣商更加奋发有为,将生意做到海内外,鹰潭眼镜、进贤医疗器械、安义铝合金、南康家具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占据全国很大市场份额。”


发扬光大流传千年

值得一提的是,江右商帮的兴起,为江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江西各行各业的发展。
据悉,赣商的崛起使得“瓷都”景德镇名扬万里,“药都”名满天下……可谓百业兴旺,盛极一时。从两宋直至清末,赣商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辉煌了近千年,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宏维以“厚德实干,义利天下”八个字概括了赣商精神,在他看来,这既传递出赣商真诚可信、德才兼重的品质,更体现出赣商继往开来、务实创新、奋勇前行的精神追求,也能激励赣商兼济天下的社会担当。“弘扬赣商精神,为赣商精神注入时代新内涵,必将造就更为强大的赣商企业家群体,共同在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征程上奋发努力、奋勇向前。




来源:江西晨报

记者:程玥 涂晓珺

责编:胡澜琴

校对:朱翔

复审:刘伊

审签:杨鸣

监制:梁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