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慎峰:直接投融资比例的大幅提升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谢怡雯

11月22日,“2024影响力·时代”峰会在上海召开。此次峰会由广东时代传媒集团主办,由时代周报、时代财经APP、时代商学院承办。本次峰会以“金融聚力 智造向新”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上市公司、金融行业、研究机构等各界的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和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之道。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证监会原主席助理张慎峰在此次论坛上围绕“直接投融资与金融强国建设”议题发表主旨演讲。张慎峰指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我国资本市场、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政策制定和监管部门长期引导支持的发展方向。

图片

张慎峰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各市场、各板块的特色基本成熟定型。沪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盘蓝筹”,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创业板保持“三创四新”定位,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服务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也在整个资本市场体系的前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总体上看,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备性和包容性在近几年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适应中国国情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和拓展,QFII 和 RQFII 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放宽了准入限制,提高了投资额度,为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行业机构外资股比全面放开,外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也带来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投资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支持实体经济创新

张慎峰认为,资本市场相比银行、信托等间接融资机构,具有更为高效的直接融资功能。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方面,资本市场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初创期的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往往因风险偏好和抵押物要求等因素,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而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则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宝贵的资金支持。

“以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为例,这一类资本专注于发现具有潜力的早期项目,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帮助企业成长。在企业发展壮大后,资本市场的公开上市则为这些早期投资者提供了退出渠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金循环。”张慎峰分析称。

对于硬科技企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投入,且研发过程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股权融资能够更好地匹配其资金需求和风险特征。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硬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的研发资金,加速技术突破和产品商业化进程。

“以我国一些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企业为例,这一类创新企业正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者,实现了快速发展。这些都是直接融资体系所无法支持和服务的。”张慎峰认为,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硬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的研发资金,加速技术突破和产品商业化进程。

在张慎峰看来,资本市场同时也是企业并购重组的渠道。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也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体现。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

鼓励更多长期耐心资本进入市场

“市场投资和融资是一体两面。”张慎峰指出。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鼓励更多的长期耐心资本进入资本市场,这是稳定市场和促进市场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长期资本支持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张慎峰认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为其他长期资金的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其管理的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持续跑赢大势,连续多年取得正收益,实现资产增值,很好地发挥了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低迷时,逢低加仓既取得较好的收益,又取得稳市场、稳信心、稳预期的重要作用。

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具有规模大、稳定性强的特点,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需求相契合。这一类长期资金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实现了资产的稳定增值。鼓励这些长期耐心资本投资资本市场,可以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降低市场的短期波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着眼长远,谋划长期发展。

在张慎峰看来,长期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会促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长期战略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上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同向发力,通过税收优惠、考核引导等方式,把投优投长才能有收获的趋势牢固树立起来,鼓励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形成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