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明先行。近年来,湛江雷州市调风镇紧抓“百千万工程”特色镇建设契机,加快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建设,大力提升人居环境,为乡村“塑形”。
上下齐心,绘就现代化新乡村风貌
走进调风镇赤尾村,村道整洁、树木葱茏,村前河塘景色优美,村子里随处可见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家风家训等积极健康、崇德向善的宣传标语,村民们围坐一起,喝茶闲聊,纳凉赏景,颇为惬意……
近年来,调风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深入推进“7个一”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在巩固省级卫生镇创建成果后又全力创建国家卫生镇,全镇20个村(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据记者了解,赤尾村作为我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积极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典型村建设,引导村民响应乡村绿化行动,鼓励村民利用村头巷尾荒地、废墟、边角地和房前屋后等,建设乡村“四小园”130块。今年以来,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目前赤尾村内完成打造美丽庭院63户,正在建设中的有7户,村容村貌得到提升,乡村宜居度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023年,雷州市调风镇投入300多万元建成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镇区“打卡胜地”文化体育公园,目前已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河水蜿蜒环抱公园流淌,白鹭翔集嬉戏觅食,步入园中,园内各色花卉、果树秩序井然,不时飘来花果的香甜。历史文化馆、历史展示墙、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是周边居民周末娱乐休闲的理想去处。清风园的建成,不仅展现了当地政府的民生情怀,更彰显了调风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气息,成为调风镇的一张亮丽名片。每逢冬季,清风园还会迎来不少“候鸟房车”,外地旅客纷至沓来,他们对调风生活环境赞不绝口。
激活民力,助推和谐美丽乡村善治
乡风文明不仅要“塑形”,更应注重“铸魂”。近年来,调风镇注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集民智、聚民心、汇民力,充分发挥民众主动性,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调风镇充分发挥“银发群体”智慧老党员在村(社区)较有威望、心理距离近的优势,建立老党员“解铃”队伍21支,对村(社区)矛盾纠纷进行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上交”。建立矛盾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开展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立调处工作室,定期开展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排查评估,大力开展“平安夜访”“双反”巡逻,建设平安调风。
此外,该镇充分调动民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与主动性。赤尾村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会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每次行动都能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家的群众及时出力、出人,不在家的群众自发踊跃捐赠矿泉水等后期保障物资,逐渐形成一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风气。而这,也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周边村庄争先模仿,自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同时,村民美化家园的理念渐渐形成,让居室整洁有序、家风文明和谐、厨厕清洁美观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乡风文明,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
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乡风文明”的持续建设,而乡风文明建设也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近年来,调风镇围绕湛江市委“三化三大”发展理念,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加快推进大文旅开发,充分利用九龙山红树林、野生荔枝品牌、“名山、名水、名人”资源禀赋优势,推动红树林生态旅游与特色文化、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让好山好水引客来。目前,调风镇正在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整合古村落文化、“千年红荔”等资源,打造“九龙山水 和美调风”乡村生态旅游线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使之成为雷州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文、图|记者 余胜容 通讯员 徐小凤 崔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