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是民生关切的热点。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着眼“一老一小”实际需求,不断将他们的需要嵌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城市发展肌理,在“老年友好社会”“儿童友好社会”等方面持续加温,用“心”呵护“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
把事办到“一老”心坎儿上
晴朗的冬日早晨,拓东街道万寿巷的院坝中,年迈的居民朋友喜欢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家常。最近楼梯间还增设了休息凳,方便大家在爬楼的间隙歇歇脚,受到了小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除了休息凳,还平整了小区道路、翻修了公共区域、设置了健身器材,翻新了小区围栏、重新规划了停车点……一系列措施,让这个老小区焕发着勃勃生机。
以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为契机,社区在改造前充分征求了辖区老年人的意见,列出需求清单。“万寿巷片区老年人居多,小区的提升改造要针对老年人的需要来实施,才能真正让老年有幸福感、获得感。”拓东街道尚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克龙说。
在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中,盘龙区坚持上下联动“一盘棋”,联动职能部门和街道,将适老化改造相关工作统筹考虑、同步推进。2024年,盘龙区分两个批次有计划地推进364个老旧小区改造,努力让适老化改造惠及辖区更多老年人。
用“心”服务一老,既要把“硬”设施的事办到老人“心坎儿”上,还要把“软”服务送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中。
“终于学会用微信视频聊天啦”“网购也会了,买东西不用再找年轻人了”在参加社区组织的“银发港湾课堂”智能手机培训课后,叔叔阿姨们聚在一起分享着心得。
为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联盟街道金星社区建了老年大学,设置40个班级,招收了学员1300余名。根据不同需求,开设了书法、绘画、音乐、智能手机使用、网络交流等课程,通过文化赋能,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步伐”,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除了“老有所乐”,还要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新价值。近年来,盘龙区各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推动“银发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老党员蒋士杰在党员教育、廉洁家风等多个方面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离退休人员杨双锁带领院坝居民共同参与推进民生小实事项目改善庭院环境、“银发金剪子”先锋队定期为辖区老年人免费理发……辖区的老年人正利用所学所长,发挥余热,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找到自身价值和参与感。
用心呵护“一小”健康成长
如何在城市化中创造充分的适儿空间,将适儿化改造融入城市肌理,让“一小”呵护更有温度,让城市发展的韧劲更加充足?盘龙区从“一小”视角出发,精心“打磨”每一个适儿细节。
在欣都龙城率先打造的云南省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商圈,紧紧围绕儿童成长需求,通过升级空间布局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以近千平米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
在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新路径中,盘龙区立足“宜居宜业美好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断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全面打造儿童友好“盘龙品牌”。以“1米高度看城市”理念设计昆明少儿图书馆、积极打造“儿童15分钟生活圈”、率先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宣传月活动、积极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路线……2024年,盘龙区不断探索将儿童友好元素融入城市肌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用心呵护“一小”健康成长,除了创造舒适包容的外部城市环境,让其拥有健康向上的内部心理状态也同样不可或缺。
为不断拓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探索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盘龙区于2024年5月实体化投入运营区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免费为辖区9至18岁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中心设接待区、分类评估室、个体咨询辅导室等功能区域,为需求群体提供了专业的咨询空间,同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力量。“我们通过共青团盘龙区委的各类评估、筛选,才留下作为这里的心理咨询师,”科班出身、从业5年的侯玉衡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精准汇聚专业人才,引入专业机构,真正服务到有需要的孩子。
目前,中心有2名工作人员负责中心日常管理,8名精神科医师,以及30名心理健康教师、58名社会心理咨询师定期参与中心日常运营服务。运营首月,中心即开展专业评估分类服务21人次、心理咨询服务24人次,建档立卡21份。通过用“情”化解“心”难题,盘龙区正用“心”书写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故事。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 通讯员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