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在此轮反弹行情中,合肥国资抄底了谁?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等行业

欢迎各位客官关注、转发





前言
目前,地方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对特定产业进行风险投资,是决定国内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投资习惯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而股权投资涉及更高的风险水平,因此对参与投资的主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图片

欧菲光的困境与合肥的支援


欧菲光曾是苹果供应链中的佼佼者,2016年通过收购广州得尔塔,成功跻身苹果在中国的重要供应商行列。


欧菲光曾是苹果公司最大的镜头模组供应商,但在2019年,由于苹果公司将其从供应链中剔除,导致欧菲光业务出现下滑。


失去苹果公司的订单后,欧菲光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遭受了重大影响,营业收入减半,净利润更是下降超过90%。


连续三年的亏损,使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额从21亿元扩大至50亿元。


在欧菲光最艰难的时刻,合肥国资及时伸出援手。


与此同时,欧菲光的另一主要客户华为也正面临严峻挑战。


两大主要业务来源的丧失,导致欧菲光业绩大幅下滑,股价急剧下跌。


正当欧菲光面临严峻挑战之际,合肥国资及时提供了援助。


2021年9月,欧菲光通过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合肥建投和合肥合屏分别获得1.9亿股和1.6亿股的配额,分别占发行后股本的5.9%和4.9%。


2021年9月23日晚,欧菲光公布了定向增发的发行结果,发行价格定为每股6.22元,通过此次增发共募集资金35.3亿元。


参与此次定向增发的七名认购者均具有国有资本背景,其中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约12亿元的配额;


合肥合屏投资有限公司获得约10亿元,两者合计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2.9%。


对于正处于困境中的欧菲光而言,此次募资无疑是一次及时的援助。


合肥国资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提供了土地资源以助力建设车载业务基地。


合肥市人民政府与欧菲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欧菲光集团光学光电产业园项目落户合肥,这有助于欧菲光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拓展。


合肥国资的援助助力欧菲光实现重生,并成功融入华为产业链。


在获得合肥国资支持后,欧菲光开始转型,加大对智能汽车、IOT生态等新领域的投资,逐渐摆脱了失去苹果订单的不利影响。


2021年,欧菲光业绩迅速增长,成为手机镜头模组供应商之一。


2023年9月,华为推出了Mate60系列手机,欧菲光成为该系列手机摄像头模组的主要供应商,此后业绩逐渐回暖,实现了重生。


这一切的起因是欧菲光在2021年进行了募资,其股价因此大幅上涨,从低谷时期的6.22元/股翻倍,作为股东之一的合肥国资在股价高点时套现约10亿元。


在二级市场上,欧菲光近期展现出强劲的股价走势,最新股价已达到17.13元/股,相较于9月24日之前的8.39元/股,实现了翻倍的涨幅,市值亦随之增至567亿元。


欧菲光的股价表现与其业绩密切相关,公司自今年以来的盈利状况持续向好。


欧菲光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达到144.72亿元,同比增长33.76%,净利润为4711.92万元,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


图片

合肥抄底欧菲光之举的多重要素


①产业集聚效应是重要考量之一欧菲光作为光学光电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在技术、市场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


通过投资欧菲光,合肥国资可以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形成完整的光学光电产业集群。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合肥在该领域的产业竞争力,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②从与其他产业的协同角度来看,欧菲光的车载镜头业务与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契合。


合肥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集聚了众多知名汽车企业。


欧菲光的加入,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齐了关键一环,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欧菲光的车载镜头业务为合肥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关键的零部件支持。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对车载镜头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③欧菲光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创新能力也吸引了合肥国资的关注。


欧菲光一直致力于光学影像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


④合肥国资与欧菲光的合作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光学光电产业方面,欧菲光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欧菲光在高像素光学镜头、3D光学深度传感器等领域的研发成果,将为光学光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


合肥国资的投资和支持,将加速欧菲光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而推动合肥市光学光电产业的整体发展。


图片


合肥抄底投资已有成熟案例


2008年,合肥国资首次实施抄底行动,其背景是京东方计划建设第六代生产线。


当时,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内显示屏行业,导致该行业陷入困境。


京东方为建设第六代生产线,面临至少175亿元的投资需求,而公司亏损严重,资金缺口巨大。


合肥市在2007年的财政收入仅略超100亿元。


尽管如此,合肥市依然决定全力支持液晶产业,通过向京东方定向增发股票,筹集了60至90亿元资金,用于投资建设第六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


两年后,京东方在合肥的第六代生产线顺利投产,产生了显著的乘数效应。


至2011年,合肥市的家电产业规模突破千亿,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转至2020年,蔚来汽车公司正面临持续亏损、大规模裁员、高层管理人员离职以及融资困难,甚至面临退市的危机。


在这一关键时刻,合肥市政府采取了救援措施,联合合肥、安徽以及国家投资公司,向蔚来投资了70亿元。


此次挽救性的投资不仅使蔚来汽车得以继续发展,也助力合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标志着合肥国资第二次成功抄底。


京东方的带动作用使得合肥形成了千亿级别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蔚来汽车的助力则使合肥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生产基地,而欧菲光则填补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车载镜头环节。


2024年,合肥继续积极布局产业投资,9月底对蔚来追加了33亿元的投资,10月又成功控股文一科技,加速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布局。


图片


股权退出是实现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


合肥市国有资产投资有着显著特征与投资逻辑:


①投资对象与国家及本市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例如京东方A、欧菲光等企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②于企业面临困境时提供关键支持,此举相较于锦上添花更能赢得企业的认同;


③长期持有股权,待企业成长后实现退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合肥国资在企业成长后,通过上市、股权转让等途径实现政府投资的增值退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例如,合肥市政府投资平台所持有的京东方股票,在股价达到历史高点时,账面浮盈超过百亿元;投资长鑫存储后,上市时账面浮盈超过千亿元。


对于欧菲光,合肥建投集团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了减持。


截至2023年10月,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003.52万股,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按照减持期间的成交均价10.22元/股计算,大约套现3.07亿元。


根据欧菲光2024年11月12日的收盘价计算,合肥建投集团2024年三季度的持股市值约为30亿元,加上2023年已减持的金额,其对欧菲光的投资账面价值约为33亿元。


相较于12亿元的投资成本,账面盈利约21亿元,投资回报率约为1.8倍。


图片

投资活动与其下属的投资平台紧密相关


合肥市的三大投资平台分别为合肥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截至2024年3月31日,合肥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合并资产总额达到6799.44亿元。


合肥建设投资控股集团主导和参与了京东方、晶合集成、蔚来等20个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多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193亿元。


合肥产投集团拥有全资企业21家,控股企业5家,参股企业20余家。截至2023年底,合肥产投集团资产总额达到902亿元。


在产业平台方面,合肥产投集团控股国风新材,参股江淮汽车、国机通用、长虹美菱、安利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


兴泰控股作为合肥国资旗下的金融控股平台,注册资本70亿元,旗下控股17家子公司,参股8家金融机构。


兴泰控股先后重组或发起设立建信信托、徽商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参股国元证券、国元农保等金融机构。


根据万得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在A股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出现合肥国资委旗下公司身影的公司约有22家。


图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点投资领域


《合肥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培育两个产值5000亿级产业、五个1000亿级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的主引擎。


作为合肥国资旗下重要投资平台之一的合肥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推动了京东方A、晶合集成、康宁、维信诺、蔚来、欧菲光等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落户和投产,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快速集聚。


通过龙头项目的牵引,完善了产业链条,构建了产业集群,打造了国内配套最完善、产线最齐全的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链。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预期将成为合肥市的两大标志性产业。


生物技术、光伏新能源、环保产业、新材料研发以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预期将构成该市的五大核心支柱产业。


目前,合肥市已集聚了六家整车企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完成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的布局。


截至2024年10月21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超过1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率预计达到74%。


在[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竞争中,合肥作为新兴力量,有望超越深圳、上海和西安等传统领先城市。


预计到2027年,合肥市将培育出2至3家年产量达到50万辆整车的企业,新增10家年收入达到百亿规模的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将超过300万辆,产业集群的营收有望突破7000亿元。


图片

结尾:


[以税引商]策略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资本招商]模式日益受到青睐的当下,众多地方引导基金开始集中关注特定产业或细分市场,试图通过风险投资为招商引资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然而合肥模式的成功绝非一次简单的风险投资冒险。


构建一支精通产业知识、熟悉政策法规、了解市场动态、擅长商务谈判、精于资本运作的[政府投行队伍],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部分资料参考:米宅:《合肥又抄底成功,赢麻了》,投资界:《合肥国资,又成功抄底了》,读数一帜:《合肥国资抄底了谁,有多赚钱?》,财经杂志:《合肥国资重仓了谁,有多赚钱?》,母基金研究中心:《合肥又赚麻了,投资人:跟着投就财务自由了》,结构化金融:《华为再拉一把!合肥国资又成功抄底了》,能源圈:《合肥国资正在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