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证实,俄武装力量当天对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一处生产导弹的工业区进行了打击。俄军在此次行动中测试了一款名为“榛树”的新研制的中程弹道导弹,未携带核弹头。该导弹能以10马赫的速度攻击目标,“目前尚无法拦截这种导弹”。
“榛树”是一种什么武器?
总台记者 魏东旭:榛树”这个名字形象地诠释了这种武器的结构和打击方式。首先,它不是类似于“匕首”“锆石”这样战术级别的小型高超音速导弹,而是利用大型化中程或者是中远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作为投送手段。它是具有战略属性的打击武器。外界猜测“ 榛树”可能是RS-26“边界”洲际导弹与多枚乘波体滑翔战斗部结合的产物,相关方面公布的视频似乎也证实了“ 榛树”多个战斗部连续打击地面目标的能力。
其次,这是一种核常兼备的武器,既可以选择搭载核弹头,也可以选择使用常规弹头。
总台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从俄军用“榛树”导弹11月21日打击第聂伯罗市目标的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到它可能用了6个分导弹头。而它到底能搭载多少分导弹头?目前还不清楚。有分析猜测这款新型中程导弹是基于俄罗斯的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发展而来的。简单来说是把洲际导弹的射程缩短,把相关的燃料部分去掉之后,搭载更多的载荷,增加它的精确度和高超声速滑翔器载荷,使得它具备在5500公里之内比较强的突防能力,以及搭载分导弹头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俄军在实战中测试“榛树”
传递什么信号?
总台记者 魏东旭:首先,展示了俄罗斯的愤怒。乌克兰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英制“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显然是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授权,这触碰了俄罗斯的“红线”。因此俄罗斯使用具有战略属性的武器实施报复。
其次,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核力量展示。普京强调,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没有搭载核弹头”。但是“没有”不意味着“不能”。这种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射程远的中程高超音速导弹显然是能够搭载核弹头的。如果说北约进一步利用“代理人战争”的方式去威胁俄罗斯本土,那么“榛树”导弹下一次发射瞄准谁,使用什么类型的战斗部,美国及其盟友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普京讲话传递了什么信息?
总台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普京在讲话当中强调了一点:美国2019年退出《中导条约》犯了一个错误。这款被俄军导弹部队命名为“榛树”的新型中程导弹是受《中导条约》限制的。不过俄罗斯是在美国“退约”之后,于2021年新研发的“榛树”,所以说这款导弹并不“违约”。
普京讲话强调了这是中程导弹,而且不违反相关条约,同时也反驳了乌克兰方面说俄军当天发射的是洲际导弹——因为洲际导弹确实还是受一些限制的,比如说,美俄《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当中,对洲际导弹的发射是有一定要求的。
对俄乌局势有怎样的影响?
总台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短期之内局势可能有一点点激化,但更多会是停留在语言上。因为无论是俄罗斯的“榛树”导弹,还是乌克兰用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英制“风暴之影”巡航导弹,都不可能使已经持续了1000天的俄乌消耗战突然逆转。这个可能性是很低的。这种消耗战打到一定程度,双方边谈边打,最后应该还是会坐下来谈判。
俄与西方博弈走向何方?
总台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双方都在示强,冲突扩大的风险会随之上升。不过新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双方还都留有一定的余地,也不希望出现正面冲突。对于俄罗斯和北约来说,对大打出手都有所顾忌。
从西方的反应来说,一方面强调对乌克兰军援,希望能够对俄军构成更大牵制。但是美方对于战略稳定也有相关表述,美国更多强调的是“俄罗斯发射这一新型中程导弹之前还是通知了美方”,且美国相信“导弹没有携带核弹头”。这也体现出美国希望维护战略稳定,防止大国之间关系失控。
而俄罗斯发布消息仍然指向的是现在乌军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装备,打击的是俄罗斯的边境地区,并非纵深或更重要的战略军事目标。
不过,尽管留有余地,但双方进一步的示强行动也加剧了冲突外溢的风险。未来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在示强之时也会使政策进行“闪转腾挪”的空间被进一步收窄。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