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期刊|唐甜:服务“三农” 在特色化办刊路上初心不改

图片

农村百事通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唐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康希 李兵 李丹 李赛凤 长沙报道

“杂志社来了新人,不是要求他们先写稿编辑,而是去到读者服务部,接听读者来电和回复信件。”11月21日,在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期刊特色化发展”分论坛上,农村百事通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唐甜立足于“服务三农”的实际,分享了关于农业科普期刊特色化办刊实践的主题内容。

创刊于1982年的《农村百事通》,是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农业科普期刊。创刊42年来,累计出版798期,总发行量达2.1亿册。

面向三农,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在铸造农业科普特色期刊品牌的实践中,唐甜总结出坚持特色化办刊的四大缘由,“提升刊物内容品质,增强刊物影响力,锻炼刊物市场适应能力,激发刊物创新能力”。

在唐甜看来,期刊的特色化服务也是一种必须。1992年,《农村百事通》率先在国内期刊界设立读者服务部。她回忆称,读者服务部曾收到过10麻袋的来信,也看到过80多岁的老人来买杂志。“形成了‘开展服务早、服务项目多、服务读者广’的鲜明特色。”唐甜说道。

随着时代的纵深发展,《农村百事通》更新内容传播媒介,开展包括走进乡村、科研院所、学校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普活动以及深入挖掘作者研究内容、整合期刊内容出版图书等,无一不将特色服务的理念植根于寻常办刊之中。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途上,以《农村百事通》等为代表的行业期刊,将关注点落脚到农业农村农民,为他们提供便利,达成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唐甜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