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的“海带论”终被证实?美军核潜艇再次被渔网捕获了!

根据北青网消息,挪威北极圈附近发生了一起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件,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5日,挪威渔民驾驶“岛屿男孩”号小型渔船,在索姆马罗伊村外捕捞比目鱼时,渔网竟意外缠住了一艘重达7800吨、长115米的美国核动力攻击潜艇。

这可能是继“海狼”号在南海撞山后,美国海军的另一糗事吧。

图片

难道张召忠在2013年3月24日,在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中,所说的“美国核潜艇来不了黄海,因为老百姓在种海带”,是真的?

先来说说“撞山”往事,根据上观新闻消息,我国南海海域,在2021年10月2日,发生了一起核潜艇撞击事故。

当时,美国“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深海中撞上一座海底山脉,损伤严重,多名船员受伤。

事故的主角也因为,造船厂维修任务积压,最快要到2026年才能修复完毕。

维修费用也从最初预计的5000万美元,飙升至8000万美元,延误和成本超支令人咋舌。

图片

作为海狼级潜艇之一,“康涅狄格”号的设计原本是为执行水下侦察、特种作战、反潜和反水面舰艇战等高强度任务,被誉为“潜艇中的豪华跑车”。

这种顶尖装备,为何依然难逃“撞山”的尴尬呢?原因之一是,海底环境复杂,GPS在水下无法使用,潜艇只能依赖海图和被动声呐。

而被动声呐准确性有限,且海底地形复杂多变,进一步增加了导航难度。看来,即使再厉害的武器,也会存在让人意想不到的缺点。

渔网捕获核潜艇

2024年11月15日的事件,让人再次感受到高科技装备的脆弱一面。

当“岛屿男孩”号渔船的渔网缠住,美国的“弗吉尼亚号”核潜艇时,潜艇不得不发出求救信号。

挪威海岸警卫队迅速赶到,用专业设备剪断渔网,将“弗吉尼亚号”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这艘尖端核动力潜艇,配备先进声呐系统和鱼雷、战斧导弹等武器,竟然败给了一张捕捞比目鱼的渔网,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图片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我国军事评论家,张召忠的“海带防潜艇”论。

2013年,他在节目中提到:“美国核潜艇来不了黄海,因为老百姓在种海带。”

虽然当时这番言论被众多网友调侃,但事件逐渐证明了其逻辑的合理性。

因为张召忠强调的重点可能不是海带,而是水中渔网和绳子。

毕竟潜艇的螺旋桨一旦被渔网缠住,动力系统将受限,甚至可能失控。

1992年,澳大利亚“奥塔玛号”潜艇,在中国南海监视我国舰队时,也曾被渔网缠住,最终狼狈浮出水面,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张召忠的预言:讽刺还是远见?

张召忠将军以“战忽局长”之名被网友戏称,原因是他早年多次预测失准。但在讨论潜艇与渔网的关系时,他的观点却经得起推敲。

张召忠将军的“种海带防潜艇”论,实际上是基于现实考量:渔网和海底杂物对潜艇确实构成威胁,尤其是在浅水海域,潜艇活动风险增大。

图片

他的言论被嘲笑的原因在于断章取义,人们只看到了“种海带”这个词,而忽视了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今,挪威渔民捕获美军潜艇的真实案例,似乎为他正名。

军事专家也指出,核潜艇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为隐身而关闭主动声呐,依赖被动声呐监测环境。

而渔网的声呐反射信号极弱,潜艇难以及时识别,导致意外发生。

美军核潜艇的技术挑战

美军拥有全球最强的核潜艇编队,68艘现役核潜艇可分为三类:弹道导弹潜艇、巡航导弹潜艇和攻击型潜艇。

其中,攻击型潜艇负责追击敌舰、情报侦察等任务。但即便是这样的高科技装备,也并非万无一失。

“康涅狄格”号事件便是一例。事后调查发现,潜艇指挥官未能正确判断地形风险,未按规程操作,是导致撞山的原因之一。

图片

同样,美国在南海的活动也引发诸多争议。近年来,美军频繁派遣潜艇和舰艇进入南海水域,执行各类侦察和情报收集任务。

中国外交部多次敦促美方停止在敏感水域挑衅,强调区域稳定的重要性。尽管如此,美军潜艇的“间谍活动”仍在继续,事故也在不断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美军核潜艇准备去北极执行任务,然而事故发生地为挪威特罗姆瑟附近海域,距离俄罗斯也就几百公里,这次美国安的什么心,好像昭然若揭。

【1】挪威渔民出海捕鱼,意外“捕获”美军核潜艇,美方回应.北青网.2024-11-16.

【2】外媒:美造船厂任务严重积压 在南海“撞山”的核潜艇2026年才能修好.新华网.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