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屎咖啡你尝过吧
鸭屎香柠檬茶你也喝不少吧
那鸡屎麻糖,你吃过吗?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
那时能吃上一颗糖,足以乐上好几天
当时,在阳江以及周边的乡镇地区
以黄片糖为原料制作的手工糖果
算得上是古早零食榜的NO.1
在大沟镇,村民们给这种糖果起了
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名字——鸡屎麻糖
如今,懂得制作鸡屎麻糖的人并不多
63岁的大沟镇沙冈村民陈建是其中之一
他从祖辈接过这门古法手艺
用匠心守住了传承百年的“甜蜜事业”
制糖是一场时间与耐心的考验
近日,记者来到
阳东区大沟镇沙冈学校附近
在一家不显眼的杂货店里
看见了正在制糖的陈建
他在自家档口门前
两三平方米的小地方
圈出了一片制糖的小天地
一张简易的桌子、两口大锅、一条木棍、
一个大水桶、一台电风扇……
组成了陈建最趁手的“搭子”
陈建笑称,过去没有风扇和空调,糖块容易融化,做好的麻糖一剪下来就摊化在盘子里,颜色呈深棕色,就像一坨鸡屎一样,所以叫“鸡屎麻糖”。
“传统手工制作的鸡屎麻糖难度不高,但工序比较繁琐,要经过熬糖、试糖、冷却、拉扯、剪糖等五个步骤。”陈建介绍,从一块黄片糖到一颗成品糖果,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
随后,陈建向记者
展示鸡屎麻糖的制作技艺▼
把黄片糖和清水按比例放入锅中熬煮,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用木棍不停地搅拌,防止锅底焦糊。随着糖浆的水分逐渐被蒸发,变得越来越粘稠,颜色也从淡黄色变成了琥珀色,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甜香,让人不禁垂涎。
“熬糖是制作麻糖最关键的一步,十分考验师傅对火候的掌握。”陈建表示,火候不到,糖块软绵难以成型,火候过头,糖块变硬,不易拉糖且糖味发涩,只有火候到位才能保证鸡屎麻糖的品质。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熬煮,陈建拎起一根木棍,将糖浆滴入一碗清水中,然后用手指来回揉捏。“硌手了,这锅糖浆可以上锅了。” 话音刚落,陈建迅速将热气腾腾的糖浆倒进另一口大锅里,随后端到一桶冷水里进行冷却。这时的糖浆,渐渐从液态变成了胶状。
拉糖是个技术活,也是考验师傅体力的重要时刻。8斤重的糖胶在陈建手中反复拉扯,原本琥珀色的糖胶逐渐变得发亮发白,在灯光的照耀下,如绸缎般光滑润泽。
“拉好糖后,要趁着余温,马上剪糖,不然凉了会变硬,到时候就很难剪了。”陈建将糖块放在盘中,揉搓成拇指般大小的糖条,再用剪刀一节一节剪下来,最后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以防粘在一起,鸡屎麻糖就大功告成了。
鸡屎麻糖甜而不腻
含在嘴里似有一股淡淡的
甘蔗清甜味萦绕舌尖
虽然有点粘牙
但丝毫影响不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制糖,是一场时间与耐心的考验
整个过程没有技术与狠活
全凭老师傅一双巧手
才将正宗的鸡屎麻糖味道传承至今
去年,鸡屎麻糖制作技艺入选了
阳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也成为了大沟地方非遗文化的瑰宝
一颗糖串起几代人的甜蜜回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制糖师傅青丝变白发
古法制糖技艺代代传
三代人用匠心守住了“老味道”
“我的祖父年少时走南闯北学手艺,最擅长的就是做麻糖,乡亲们喜欢叫他‘麻糖佬’。” 陈建回忆,上世纪60年代,父亲子承父业后,在制糖时增加了多种口味,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原味和姜味,每逢圩日或村里播电影时,父子俩就提前做好一大袋糖去卖,常常被抢购一空。
陈建从小耳濡目染,10多岁时就跟着父亲习得做麻糖的功夫。2015年,陈建从外地回到家乡,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份“甜蜜的事业”,成为第三代传承人。
一晃九年过去
在陈建的苦心经营下
鸡屎麻糖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从小吃到大,一直是那个味。”
“很少地方能吃到手工做的麻糖了。”
“真材实料,没有添加剂的哇。”
在采访过程中
陈建的档口来了几名客人
你一句我一言当起了鸡屎麻糖代言人
陈建解释,他们都是鸡屎麻糖的“铁粉”。以前来买糖的,大多是镇上的人,自从入选“非遗”后,吸引了不少从市区甚至外地客人,专程来回忆这口儿时的味道。“现在平均一天能卖50多斤,节假日的销量更高,一天可以卖出300多斤。”陈建说。
从5分钱一颗糖到12元一斤糖
价格随着物价上涨在不断变化
但是,几代人的童年甜蜜回忆
却从未变过
随着年龄增长
陈建把制糖技艺传授给了
他的儿子陈润华和长女陈榕仙
“每逢节假日时,
子女都会回家和我一起做鸡屎麻糖,
他们的手艺日渐精进,
我也算找到接班人了!”
晾熬之间皆为功
一拉一剪满是情
在这铺子里
一段和时间、味道与乡土情交织的
“鸡屎麻糖”故事
还在继续
文字、编辑 | 任明皓
视频、图片|林倩宇
校对 | 孙星准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黄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