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最早的照片(拍摄于1934年)
明万历《上海县志》(卷五)记载的“乡镇诸桥”中的“虹桥”
其实,在中国,叫“虹桥”的地方有很多,而上海“虹桥”却是最声名远播的一个。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虹桥所在的虹桥镇在千年江南农耕文化的孕育下,以悠久的历史和朴实的情怀,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搏击、奔涌、向前,形成了当今上海东西两极经济发展的“大虹桥”国际现代化城市典范区,助力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
从虹桥镇到虹桥路,是“虹桥”的第一次腾跃。虹桥路建于1901年,全长10.69公里,光途经虹桥地区的路段就约有7公里。因为虹桥路的交通便捷、环境幽静,地产商、洋行、官僚及民族资本家等争相在这里买地,建花园洋房、跑马场、学校和医院。张爱玲曾在她的小说《半生缘》中写道,有人发了财,就到虹桥路上买地盖别墅,可见虹桥路在当时的上海被喜爱的程度。
从虹桥路再到虹桥机场,这应该是“虹桥”的第二次腾跃。1921年,国民政府在虹桥路的西面选址修建飞机场,第二年6月“虹桥飞机场”竣工。
上世纪20年代虹桥机场图
此后,随着虹桥飞机场在外交往来中重要位置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外国元首选择降落在虹桥机场。当他们乘车驶过中西风情兼具的虹桥路,看见夹道欢迎的人群和朴实的笑脸的时候,上海无疑给他们留下了最初的美好印象。此时虹桥镇的声名就不光光被身处上海的人们所知晓了,而是在国际上也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
1964年4月29日虹桥机场举行中国和巴基斯坦通航典礼
1966年9月20日法航巴黎-上海航线首航班机降落在虹桥机场
到了21世纪初,由机场、高铁、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出租车等形成的空陆立交网,使得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日益壮大,也进一步奠定了虹桥机场在中国和世界交通版图上的显著地位。
除了无可替代的交通枢纽地位之外,虹桥镇从十八世纪开始,就一直是上海主要的蔬菜产区。20世纪60年代,虹桥人的一首女声表演唱《种菜想着吃菜人》曾经红遍大江南北。
1966年,“七朵金花”参加第七届《上海之春》(资料图片)
到了1990年代,虹桥镇的蔬菜供应量在全市蔬菜供应量中占到了十分之一,为上海市“菜篮子”工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虹桥社员夯卖头(1972年)
此后,随着土地被征用,村宅被动迁,虹桥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菜地变成了街道,农民变成了市民。近十余年来,以“虹桥”之名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十公里圈的“大虹桥”区,已经成为上海东西两极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
如今,“虹桥”的辐射范围更广,联动效应更大,品牌价值更高。这也许就是500年前伫立在蒲汇塘桥头仰视彩虹的虹桥人心中所浮现的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