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在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海安中学版话剧《大青屋》在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九里堤校区)大学生会堂惊艳亮相。两个小时的四幕话剧,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继去年在深圳参加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后,再次亮相全国舞台。所有角色均由海安中学话剧团高一新社员扮演,采取“一角多人”联排形式,由两名同学分饰同一角色的前后不同时期,尽可能多地为新社员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
追念创校先贤,赓续红色血脉
《大青屋》作者是国家一级编剧高龙民,作品曾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剧本以唐家大青屋的兴衰破败呈现了抗日战争时江苏南通地区“反清乡”斗争。剧本故事背景放在1943年南通地区“反清乡”斗争时期,“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的前身“海安私立紫石中学”正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创立起来。剧中大青屋的掌门人唐宋仁,拒绝出任日本人“伪镇长”,又与海中创始人韩国钧先生拒绝出任日本人的“伪省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海安中学用戏剧为学子搭建的精神桥梁。通过舞台上的生动演绎,学生们得以直观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风采,从而在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教育的有力工具,它以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这是校园戏剧中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在点评时说,“海安中学的学子用他们对戏剧的纯粹热爱,将南通革命历史的独特故事首次搬上了校园戏剧舞台,这样的题材具有很强的正能量,对年轻学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从“零”出发 与时间赛跑
舞台上,海安中学话剧团的演员们专心演绎自己的角色,无论是宁死不屈的老爷唐宋仁,还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以保基业的唐家少爷;无论是从“良师高足”走向对立决裂的唐家小姐与日军川池先生,还是不离不弃坚守“光前裕后”金字牌匾的老仆常五爷,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熟练的走位、富有感情的台词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这穿透人心的表演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追逐赛。9月1日,这是海安中学高一新生的入学日,同时也是话剧《大青屋》角色的海选日和终选日,因为14天后就要向中剧协提交审核材料,其中就包括话剧第三幕的视频片段。海安中学每年的年度大戏都由话剧团高一的新社员担纲主演,这是传统,从新生零基础到站在全国舞台上公演首秀,这更是挑战。
不耽误学生学业,这是海中话剧排练的原则。学生和老师都挤出课余时间,在15天不到40个小时的时间内,团队完成了从剧本选择、演员排练、服装妆造等整套符合完整演出标准的送审片段。在这之后,演员与老师开始整个话剧的排练,推敲打磨舞台上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精益求精,四幕话剧整合成型最终用了55天。
“初评就被同学们的表演所吸引,大家对角色有思考有设计,台词表达十分清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室副主任李古川表示,能让学生在排练戏剧中感受快乐、收获成长,更好去表达自我、认识自我,这离不开老师和学校的辛勤付出。
“娘家来人了”, 一场话剧连接各地校友
为了呈现最完美的效果,演出的所有道具都是从海安运输而来,11月19日晚,满载道具的货车先行到达,卸货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校友群。“当时我看到群里消息的时候,立马联系了带队老师,并且喊了附近的校友一起帮忙。”夏嘉轩是海安中学2023届毕业生,目前正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当天一起帮忙的除了本校区的还有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的海安中学校友,一伙人忙到夜里十一点多才结束。第二天难掩激动之情的夏嘉轩,又配图发了一条“娘家来人了”的朋友圈。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董裕华说,“很多成都校友在听说这件事后,主动联系我们,并且提前很长时间就帮忙做话剧的准备工作,话剧育人,更能团聚人。”
话剧演出在海安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自1939年韩紫石先生建校后,学校成立抗日宣传队,学生顺应时代洪流,演出抗日宣传文明戏;1949年之后,又组建了“海安县中学”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为群众演出。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每年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课本剧、英文短剧的展演活动。进入到21世纪,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学生对校园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有了更高要求,在2009年时,成立了海安中学话剧社。
校友一呼百应,一场戏连接一群人。以海安中学的年度大戏作为校友的线上团建,已经成为彼此之间的默契,直播间的满屏弹幕就是最好的见证。自2009年成立话剧社以来,海安中学通过一年一度的话剧排演,已把许多中外经典剧目和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至今,话剧社已先后演出《雾重庆》《雷雨》《家·鸣凤之死》《威尼斯商人》《红楼梦·宝玉挨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红岩魂》《又见桃花雨》《寻找李大钊》《幸存者》等整本剧目。不管是否参演,海中话剧已经成为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承托着海安中学学子对母校、对海安强烈的归属感和深深眷恋。
通讯员 顾爱东 徐颜兵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花宇
(徐颜兵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