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艺道”,世界艺术史上近百位艺术家,亮相第七届进博会

潮新闻客户端 赵颖鸿

日前,“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如期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哈萨克斯坦总理别克捷诺夫、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塞尔维亚总理武切维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视频致辞,来自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及政商学界代表约1500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后,李强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

图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项目”在艺术领域主动扩大开放,以此提升进博会的人文交流功能。在国家会展中心4.2号馆——第七届进博会国际艺术专区,塞尚、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贾科梅蒂、莫兰迪、弗洛伊德、杜布菲、赵无极、白发一雄、劳森伯格、理查德·朗、基弗、蔡国强、徐冰......涉及十余个国家、50个现当代艺术流派的87位艺术家绘画、雕塑装置作品亮相,本项目首次引入境外艺术品,并按照对世界100多年艺术史系统梳理,结合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全面呈现重要流派代表性艺术家作品,为观众奉上一场跨越百年的世界现当代艺术盛宴。“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项目”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艺委会、杭州国美当代艺术院承办,著名当代艺术家童雁汝南策展,意大利国家现当代馆原馆长 Cristiana Collu联合策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需要进行更多深层交流,建立更深的内在认同。在艺术领域,全世界现当代艺术家的璀璨成就亟待一次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本次“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项目”中,我们能看到上一个百年的艺术史中的史学叙事、下一个百年的艺术史中向东方文明转向。同时,本次展览作为进博会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艺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 呈现百年伟大视觉生产

“艺道”梳理了百年世界艺术史的“道路”,呈现百年人类伟大视觉生产。我们将作品分为具象,物象和抽象三个板块进行展示。

在具象艺术板块,本次展览将以现代艺术之父塞尚为展览开始,集中展示了纳比派,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立体主义,1945年之后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艺术家反抗“僵化的形式主义”而产生的具象艺术潮进行了梳理,后来的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新表现主义等具象艺术运动。以及哈勒姆文艺复兴、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等各种群体发声的尝试。巴黎画派,新莱比锡画派等地域性画派。本次展览还展示了现代艺术运动背景下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常玉、傅抱石、李可染等中国艺术家对本民族传统的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新绘画。

图片
在物象艺术板块,本次展览展出了集成艺术、原生艺术、欧洲新现实主义、动态艺术、过程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中国85新潮美术和观念艺术等艺术流派的作品。
在抽象艺术板块,本次展览对包豪斯时期的抽象绘画、巴黎无具形艺术、1945年后西班牙的抽象艺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日本具体派、中国抽象艺术等流派的作品进行了展示。
图片
观众中有不少来自全球的艺术界专业人士,他们对展览的高水平策划布展表达了极高的赞赏。他们认为类似规模和水准的展览往往需数年才能完成,策展团队在几个月内完成如此高质量的展览,展示了非凡的专业能力和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坚定信念。通常现当代艺术引进外展仅仅通过与一家或几家海外博物馆或美术馆合作直接进行项目引进,而本次展览与数十家机构合作,共汇集了全球约四千件重要艺术作品的遴选成果,梳理50个艺术流派,呈现策展人清晰的学术观点。以上对艺术史的梳理兼顾学术严谨性和公众接受度,是对公众开放的世界艺术史的普及教育。因此在展品的选择上,除了历史脉络的严谨性,也考虑到作品的可读性,希望起到与大众共情、共融、共生。现当代艺术拓展了媒介和观看方式,公众对作品的观看、感受、阐释实际上成为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也意味着作品与观众的紧密连接比以往更加重要,实现深度交流。

(二)从东方视角重新理解世界艺术史

展览分为“像中之象”、“物象之华”、“寰宇之间”三大板块,分别对应具象、物象、抽象三种艺术类型。在本次展览中,我们能看到未来一百年世界艺术史向东方文明转向的可能性。

“像中之象”中,我们聚焦具象艺术。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描绘着世间万物的形象,唤起形象所承载的记忆、情感、精神。艺术家从具体可感知的表象中的“像”,寻求一个更内在而整全的秩序中的“象”,大象无形的“象”。“象”于有形与无形、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不断地叠合,呈现出通达万物的共相。这种有限到无限的升华,蕴含着破“像”显“象”的“格物精神”。真实世界的形、色、光组成的视觉秩序,穿越理性与感性的分界,在具象绘画中交融和回响,指向像外的无尽世界,描绘了生命体圆满理想之状态。这是中国独特的艺术观,世界观和生命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物象之华”中,进入了“万物皆可为艺术”的当代艺术世界。观念艺术具有解构性,无论具象或抽象的可能性都已经被穷尽了。对艺术概念本身的质问转向了物质研究,艺术家开始更加关注感性生活世界,试着探索对世界的全新理解。作品使用自然偶然或人造无序的材料,表现极多样的“物品”属性。它们不断提醒我们:人类总把自身定义为自然世界的对立面,进而企图用科技文明、工具理性来改造世界。万物由有形的物质存在构成,物质从无形的本质规律产生。超越物象之华,是以事物之间的疏离性,构造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而前者也因后者的存在得以彰显和升华。在这一进程中,人超越了人的局限,与万物感应,俯察品类之繁盛,仰观宇宙之浩瀚。
图片
图片
“寰宇之间”中,观众又回到了绘画的世界,但画面中不再有可辨认的具体物象,取而代之的是在画布上自由流淌的笔墨和巧若天成的点、线、面。抽象艺术依于“秩序之源”,是宇宙万物秩序的源头,触及深层的宇宙法则,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它潜藏于丰富的表象世界之下,而艺术意味着对这一表象的超越,意味着超越种族、信仰甚至情感。与之相对应的是人内心深处的另一种秩序:“原发之觉”,是作品原始,自发而直接的表达,以一种“书写性”的形式存在。它塑造了人主体的感觉和生命的存在,是一种身体意念在时空中的流动,能使人的内心世界得以呈现。宋明理学的心性论,同样强调以身意交感为中心的生命哲学。人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知觉的创造冲动,直接而自然,正是生命的“原发之觉”与宇宙的“秩序之源”在寰宇之间的同频共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贾克梅蒂、马克·托比、苏拉吉、塞尚、毕加索、帕斯金、莫兰迪、巴尔蒂斯、艾弗里、基弗、内威尔森、朗、怀特里德、克利、弗特里埃、哈同、布伦瑞克、米利亚雷斯、里维斯、马瑟韦尔、白发一雄、岛本昭三、维迪尔等人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西方现当代艺术中根植的东方文化基因。贾克梅蒂对东方文明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也丰富和激发了他的视野。贾克梅蒂晚年的雕塑,很容易想到老庄哲学中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日本“wabi-sabi”中的“将事物削减到本质,但不剥去它的韵;保持纯洁,但不剥夺它的生命活力”。线条极简,画面单纯,那种一眼即识,超越时间的孤独,是宇宙间致为纯粹的精神意志。对东方艺术精神的关注、与东方哲学的共鸣,以及晚年作品与东方美学的联系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

图片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绘画 1951 布面油画  24.2 ×15.3cm

马克·乔治·托比是一位美国画家。作品结构紧密,在形式上与抽象表现主义有些类似,在形式语言背后埋藏的理念被认为与亚洲书法并不完全相同,但形式上的相似性充分证明了中西方文化互鉴的可能性。

苏拉吉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东方韵味。苏拉吉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黑色,后期甚至转向只用黑色一种颜色,用带有“书写性”的微妙的笔触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表达深邃悠远的哲学意味,而这一切都与亚洲书法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创作理念中融入了东方书法的气韵之美和东方文化中的“间”,留白之美。策展人希望展览,不仅是对东西方文明历史的一次重要梳理,更是一次对全球文化共识的深层探讨,让观众在从东西方比较中体会中国的独特的哲学和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国在推动人类文化对话中的独特作用。从东方人的角度,甚至站在全球视角思考,展览东西方最优秀艺术家作品,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一致性,这反映了文明自信。同时向世界传递出东方文明在艺术史转折点上所做的贡献。这是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表达和体现。

(三)“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展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觉化、感性化的呈现。艺道的“道”,也指宇宙万物共有的秩序。在第三个板块“寰宇之间”,展览通过对宇宙秩序之源的展现,视觉化地向观众展示了“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真正样貌。正如赵无极的绘画,用色大胆,在本此展览的《30.10.64-11.04.78》中跨越十四年的创作丰富的色彩,画面整体仍然能还原为两到三种主色调,如同混沌初开时的宇宙一般,包罗万象而又秩序井然。贯穿赵无极所有抽象绘画的还有各种涌动无形巨大张力和平和向内之间的复杂关系。元素丰富瑰丽却又不失和谐,各种力量之间形成的张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无穷的生生不息精神力量。我们想象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赵无极绘画中的景象,赵无极的艺术让观者返回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原话语的境域之中,力证了东西方在诗性世界的殊途同归,并呈现出时代的创造性转换和提升。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西艺术融合的无数种可能。也看到了人类的共同情感,感觉得到人类命运的共呼吸。

同时,策展人指出,此次展览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各自文明的独特性,更在于文明间深层次的共通性。这种共通性在艺术领域体现为人类共同的起源、人类共通的情感、对未来的展望,而这一理念也是推动全球对话、重构文化自信的关键因素。策展人表示,当不同文明达到顶峰时,往往能揭示出令人惊叹的共性,这种共性是推动各自艺术发展和人类文化对话的核心价值所在。

图片

赵无极 30.10.64-11.04.78 1964-1978 布面油画114×162cm

为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2024年11月8日下午,“艺术作为人类文明使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邀请了来自世界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包括“艺道”策展人、著名艺术家童雁汝南;CCAA 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席刘栗溧;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联合策展人罗格·布尔格;光州美术馆馆长、光州双年展总监金俊起;M+董事局董事、原瑞士驻中国大使、收藏家乌利·希克;中央美术学院、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进博会艺委会主任陈琪;著名艺术家张洹;美国麦克罗森菲尔德画廊创始人麦克·罗森菲尔德;法国乔治-菲利普和娜塔莉·瓦卢瓦画廊创始人娜塔莉·瓦卢瓦;英国沃丁顿画廊总监雅各布·特维福德;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总监埃尔维·尚戴斯。共同探讨艺术在人类文明交流中的深远意义。

图片

(四)进博会,艺术与经济的相互赋能

作为本届进博会的艺术板块,展览与工商业紧密对接,希望能为艺术家、设计师的实践提供灵感,为商业交流提供渠道,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艺术没有国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享受。本次展览也是一个深层次的人文交流平台,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各个国家、民族的朋友,以艺会友,以心换心。“(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本次展览为各国学术界,艺术界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本次展览希望能让每位参与者都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理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策展人认为,艺术家的预见性不容忽视。艺术家对时代的敏感性使他们成为历史转折点上的先知。在每一次重大历史变革中,艺术作为一个“无用”的工作,和思想家、哲学家,影响着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进博会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艺术从来无法和经济相分离。进博会为本次展览提供了与博览会充分接轨,与各国、各部委各省市领导,500强企业、展商充分交流的平台。进博会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策展人还透露,由于进博会对艺术品交易有一定的免税政策,未来可能促成展览中的部分艺术品转化为进博会展品从而形成交易。这将为中国的美术馆和收藏家提供难得的机会,将海外的优秀艺术品引入国内,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新的资源。今后中国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能够通过进博会平台获得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丰富国内的文化积累和教育资源,进而促进全球经济商贸与艺术的共融共同,让全世界看见不同文化在文明巅峰时的辉煌与共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