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咳嗽不用管、经常咳嗽就焦虑、喝点止咳糖浆就好了……
这些广为流传的观点真的揭示了咳嗽本质吗?事实并非如此。咳嗽,这一看似简单的生理反应,实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病因,甚至可能是某些潜在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
为深入解析咳嗽的复杂机制,提升公众对咳嗽的科学认知,中国咳嗽联盟决定于每年11月22日设立“中国咳嗽科普日”。在首个“中国咳嗽科普日”,中国咳嗽联盟携手医师报,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共同发起“2024中国咳嗽科普日——健康科普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汇聚全国呼吸与咳嗽专家力量,以视频与文章为载体,传递科学、准确、易懂的咳嗽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为此,《医师报》特别专访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镶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王雪芬和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和变态反应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谢华,从不同角度揭示咳嗽背后的真相,并探讨“中国咳嗽科普日”背后的科普意义和价值。
徐镶怀
慕名而来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镶怀求诊的患者很多。
仍未“独立”的慢性咳嗽
仍需填补的信息鸿沟
王雪芬
慢性咳嗽是一个沉重话题。“尽管从医学角度审视,慢性咳嗽通常不直接构成生命威胁,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王雪芬如是说。
诊断并非易事
警惕潜在健康问题
谢华
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和变态反应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谢华看来,咳嗽应当是一个“好人”,“因为它是机体为了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而启动的一种自然保护性反射机制。”
三大咳嗽管理误区
不惊慌、有方法、不畏惧
排版:张晶
编辑:杨瑞静
审核:尹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