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筱恬
中年女人最闹心的事,恐怕就是摊上个对学习不上心的娃。
这是我不久前跟好友交流之后,内心最大的感触。
好友的儿子鑫鑫上小学四年级,成绩中不溜秋,在学习上属于完全“鸡”不动的类型:
他对考试没有好胜心,永远向下比较,考砸了也满不在乎,反正还有人比自己差;
他做作业拖拉磨蹭,得靠吼和催才能推进,并且敷衍了事;
他满脑子就想着玩,只能保证学校作业做完,大人再多要求一点都不肯配合……
那天晚上,因为就要期中考试了,好友给鑫鑫安排了一张语文复习卷,规定他45分钟完成。
对此,鑫鑫满脸不情愿,一边慢吞吞地写,一边不停抱怨:“好烦啊,我不想做了。”
结果到时间一看,他字迹潦草地只涂写了半面,错误率还特别高。
那惨不忍睹的卷面,让好友气得当场情绪失控,一把将卷子撕了个粉碎。
“跟你说,自从这小孩上学以后,我没有一天不为他的功课发火!”不争气的鑫鑫让好友怒不可遏。她无奈问我:
“指望孩子在学习上能积极主动,是不是比中彩票还难啊?”
这简直就是这届父母的灵魂拷问!
一写作业就拉垮
想让娃自觉咋就那么难
让孩子写个作业到底有多费劲?
微博上的一个视频生动呈现了这一切。
一位爸爸假装外出,留儿子独自在家写作业,并偷偷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过程。
结果教人哭笑不得——九分钟的时间里,儿子没写几个字就开始放飞自我。只见他一会儿扭头用手指敲墙,一会儿推拉自己身后的门,一会儿发呆,一会儿对着墙壁画画……
最后统计发现,儿子写作业共计148秒,开小差却花了362秒。
评论区里,无数网友感同身受,纷纷表示家里有同款娃,简直一模一样!所以,谁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中年人的崩溃,在作业这件事上实现了全国统一。
《中国教育报》曾针对中小学生的作业管理进行过一项调查。
结果表明,有近93%的家长因为写作业吼过孩子。而关于作业最让家长头疼的问题,排名前三位分别是:
▲写作业磨蹭、效率低(32.67%)
▲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28.74%)
▲不爱写作业(12.67%)
面对这些“作业挑战”,大人们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要想保持心平气和真的好难!
电视剧《小舍得》中,佟大为饰演的夏君山性格温和谦逊,却还是会在辅导女儿欢欢作业时气到大发雷霆。
有一次,他检查欢欢的作业,发现前两天才教过的题目,不过换了个数字,欢欢就又做错了。面对爸爸的质问,小姑娘一脸茫然:“我不知道……”
接着,夏君山又在抽屉里发现了女儿私藏的漫画书。原来,欢欢每次写作业,都会偷偷拿出来看上几眼。
而当他耐着性子让欢欢做题时,更无语的情况出现了。欢欢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就是不愿意认真做题。
到最后,夏君山忍无可忍,终于发飙了。他朝着欢欢怒吼到:“憋着!磨什么洋工,给我快点写!”
看来,再好脾气的父母,遇到学渣娃还是会破防。佟大为的真实演绎引起了千万家长的深深共鸣。
都说当代父母苦孩子作业久矣。的确,那个对待作业吊儿郎当的孩子,真是让大人无奈又心焦。
当孩子不自觉时
或许我们的第一反应就错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橡皮人效应”。拿到学习上来说,这样的孩子麻木懒散,对作业丝毫不上心,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对他们不起作用,完全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教育访谈节目《老师请回答》中,来过一个叫巩子悦的男孩,就是典型的“橡皮人”孩子。
二年级的他,写作业是老大难问题。他总喜欢一边写一边玩。一个简单的抄写,三十几个生字,他竟然能抄5个多小时。
如此低下的效率,使他每天做作业到晚上十点多是家常便饭。
更气人的是,尽管妈妈为此说了子悦无数遍,可他依然我行我素。节目中,他对妈妈的数落置若罔闻,直接扔下作业跑到沙发上翻起了跟头。
对于子悦的情况,妈妈头疼不已。可节目中教育专家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子悦这种习惯性的磨蹭,正是妈妈培养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平日里一旦子悦开始写作业,妈妈便会开启干涉模式。
看到儿子发呆时,她会立即上前去质问原因;
发现儿子写作业速度慢了,她就会不断提醒时间,并制止儿子的小动作。
这种盯梢似的行为,让子悦的注意力一次次被打断,更加无法集中精神高效完成作业。时间久了,他还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认为自己不需要主动安排作业,反正有妈妈在后面“督战”。
正如教育专家陈默所说:“家长总是不停去告诉你错了,想要达到一个让孩子走对路的目标。但是注意力的原理不是这样的。家长不停地骚扰,一惊一乍,孩子能量就会消耗殆尽。”
而另一方面,当子悦在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妈妈只是一味宣泄情绪,却没有引导他解决问题。
比如节目中,子悦有生词不认识。她不仅拒绝提供帮助,还冷嘲热讽了一番:
“天哪,这字你都不认识吗?字典是干嘛的?”“我告诉你了,你能记住吗?”
等到检查作业时,她的耐心也逐渐耗尽,责备张口就来:
“你是要把你妈气死吗?”
“你这半天在干什么?”
“这样下去你咋办呀!”
这样的态度,挫败了子悦的学习积极性,并逐渐对学业产生了畏难心理。他在写作业时更加拖延,而妈妈也因此对他更加不满,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事实上,子悦妈妈的做法,正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但这种负面的互动模式,只会让孩子对写作业越来越抗拒。
用好以下三法则
有效培养自驱娃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等人提出的自我决定论指出:“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是一个人决定自己行为的动机来源。而人类三个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
换句话说,要想唤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主动写作业,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遵循心理学的规律,运用以下三个法则去突破:
法则一:给孩子自主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而不是在背后盯着他们,催促他们学习。
否则的话,孩子便会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学习是为了父母,我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干涉。”如此一来,孩子学习的动力自然大大降低。
尤其是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青春期孩子来说,家长能够放权就更为必要。“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才是学得好的前提。
当然,放权并不等同于放任不管,我们需要做好引导。具体来说,大家不妨从下面几件小事开始:
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家长简单提醒不要忘带东西;
让孩子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每天回家后做哪些作业,他们自己说了算;
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好好学习……
总之,自主感的核心是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关键是家长要敢于放手。
法则二:培养孩子的胜任感
看过一位网友的分享。
她的女儿数学很差,有次随堂口算测试却破天荒全对,被老师表扬了。
孩子回来特别高兴,状态也积极多了。一连好几天,她都主动完成数学作业,甚至还要求加练计算题,一心想着下次继续拿到好成绩。
网友对此很感慨。一次小小的成功体验,就激发出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这就是胜任感起到了作用。
而要想培养孩子的胜任感,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设置合适的目标。
这个目标不能过于简单而毫无挑战性,也不宜太难而挫败孩子的自信心。它应该难度适中,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
在完成目标的同时,孩子将产生“我能行”的信念,进而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学习。
法则三:让孩子拥有归属感
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曾教过一个学生,成绩差又不上进,其他老师都对他避之不及。
第一次语文考试,这个学生只考了8分。对此,魏老师却没有批评他,反而惊喜地对他说:
“你看你,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这样都还能拿八分,这不说明咱有点天赋吗?”
一向听惯批评的小男孩,听到老师的话后愣了片刻,随即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
接着,魏老师耐心地带着他一点一点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改进的方向。就这样,这个学生从最开始的8分,大幅度提高:第二次考试能拿36分了,第三次有50分了,最后居然及格了!
肉眼可见的进步,让人欣喜不已。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儿童成就动机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其中,“附属内驱力”主要是指外界的赞许和认可。
在充满鼓励和支持的环境里,孩子才会拥有归属感,会相信无论自己是什么样的,都会被深爱。只有这样,他们的内驱力才会被不断激发,从而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