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水问绿、以绿生金,看衢州焕新城乡风貌构建全域共富样板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文罡

【编者按】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浙江以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全方位描绘共富大美画卷。为集中展示我省“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品质提升”的瑰丽画卷,由浙江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潮新闻承办的“2024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行活动于11月19日正式启动,为期四天的行程中,三十余家央级、省级等主流媒体组成的采风团队“兵分三路”,走遍全省11个地市,深入基层,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讲述各地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的典型案例成果及群众真实感受,全景式呈现我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姿。

有人说它是“南孔圣地、东南阙里”的千年古城,也有人说它是“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兵家要地。能文能武,揖礼江南,一方水土气场滋养独特的人文风物,衢州,成就了另一面的浙江。

今年以来,衢州市坚持以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现代化美丽城镇等共富集成载体创建为基础,强化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全域联动,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各项工作,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11月21日,由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潮新闻承办的“2024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行走进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常山县芳村-新昌“油茶宋镇”县域风貌样板区,近距离感受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品质城乡的衢州实践。

图片

水库赋能,解锁“小县大城”共富密码

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蕴育出了之江大地上的丰富物产和独特文化。而衢州市开化县内的马金溪则是钱塘江的源头之一,曲流蜿蜒回转,与两岸青山相映成趣,自成一派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美景。

以水为媒,开化县也走出了一条生态带动发展的新路子。被纳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开化水库于今年5月宣告大坝主体基本完工,顺利实现2024年任务与时间“双过半”的既定目标。水库建成后,不仅能有效增强钱江源头“水源涵养、源水供应、削峰调洪”等水利功能,还将极大推动开化最大的产业经济带——百里金溪画廊的能级提升、结构优化,加快沿马金溪的产业集聚发展。

采风当天一早,各大主流媒体代表组成的团队就先近距离参观了这项集生态、景观、人文、产业于一体的水利民生工程,浇筑一新的大坝主体气势恢宏,据开化县风貌办副主任徐军明介绍,工程目前已顺利通过下闸蓄水安全鉴定,进入了下闸蓄水工程验收的年底决战冲刺阶段。

图片

“开化水库项目总库容1.84亿立方米,是开化县有史以来单个体量最大的水利工程,动工之初仅用10天时间就100%完成了1166户居民搬迁安置的签约工作。”徐军明还提到。

项目早签约,才能早开工,百姓迁新居,还要乐新业。一座水库的“拔节生长”,落脚点虽在工程,但关键点还是民生,面对“水库移民”搬迁的“大考”,开化同样交出了一份“美丽”答卷。

由水库移步至马金镇集镇中心,采风团队来到了开化水库移民星田安置点,这里西临马金溪,北靠马金集镇区,中间相隔一条崇化街与东侧的星田村依依相望,山环水绕,地势平坦,环境宜人,自2021年开建至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移民共富社区。

进入社区内,整洁统一的双联排别墅依序排开,仿古建屋顶、米咖色外墙再加上现代风格的设计手法,打破了过往传统农村“灰墙红砖”的原始建筑印象。行至中央,正遇见四位精神矍铄的老奶奶坐在道旁谈着闲天,媒体代表们上前攀谈后得知,当中年纪最大的已有91岁高龄。听奶奶们讲,整个小区有大约170户人家搬居住,都是从原来的水库淹没村搬迁过来的。

图片

“除了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持续完善,我们还在谋划共富工坊的建设。不仅要让村民住得下,更要让村民住的好。”谈及安置村的建设,马金镇镇长汪峰这样说。在社区的配套用房内,他向采风团队详细“汇报”了一系列建设计划,“我们这个配套用房的建筑面积是1674平方米,建筑高度11.6米,已经全部装修完成,后续计划在一层设置展示厅和直播间,二、三层则为工坊主体,引进手工业制品生产,为安置农户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此外,社区一旁紧邻马金溪的水岸公园里,还坐落着一排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建筑,那也是从水库移民原籍村整体迁移过来的馀庆堂、敦睦堂、裕昆堂3座县级文保单位老祠堂,在保护传统建筑、延续村民乡情的同时也提升了周边区域的风貌品质。

以一域而观全局,“移民安置点”能从无到有绘出和美乡村新画卷,与马金镇坚持民生为本,围绕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作风优良、治理有效、共同富裕”新格局,积极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息息相关。水库赋能、城镇集聚、文化再塑、风貌整治,四项重点工程的接续开展,带动了移民新村、朱喜文化公园、马金农贸城、马金老街、金禧乐园等一大批项目加速落地,进得来新区业态,留得住老城乡愁,聚力打造“小县大城、富民安居”的马金样板。

图片

风貌提质,开辟“文旅融合”创新赛道

同样地处浙江西部边际一线,与开化东西相邻的常山,是钱塘江流经最长的县域,通过将生态、文态和业态融合成“网”,它捕捉到了之江长河中流淌千年的文化温度。

自常山县城往北22公里,采风团队到达了衢州行的第二站,一座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历史古城——芳村镇。2023年7月,以油茶品牌、宋韵文化、丝瓜络特色产业等内容为基底,芳村-新昌“油茶宋镇”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正式启动,成为了常山县近年来全域推动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靓丽缩影。

在芳村未来乡村驿站,采风团队有幸目睹了古法榨油工艺的独特魅力,过筛的油茶果粉末炒制、水蒸后碾压成饼,依次放入木制的榨油器中,再由榨油师傅一边喊着嘹亮的号子,一边用飞锤用力撞击榨油器的木杆使其挤压茶饼,透明的山茶油便随之从榨口缓缓渗出,满屋清香弥漫。

图片

黄志旺,是驿站中传统木龙榨油坊空间的负责人,曾担任芳村镇芳村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从事油茶工作至今,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据他介绍,芳村镇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如今全镇油茶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享有“油茶产业小镇”的美誉,近年来更是不断在业态上创新求变,探索出了一条挖掘油茶文化、拓展文旅项目,从“卖油”向“卖游”转型的美丽经济之路。

“现在每年油菜花采摘的季节,镇上、村里游客都很多,以油茶体验为主的观光项目,不仅促进了油茶的销量,也带来了客观的旅游收益。”黄志旺说。

不只是芳村,常山县新昌乡的郭塘村同样在共富路上开满了“幸福花”。尤其是每年的夏季,村内的小池塘里荷花绽放,百亩月季争奇斗艳,坐上观光车转上一圈,看山、赏花、观水,一处一风景演绎一花一世界。

“除了依托月季种植带动旅游,我们也在努力地将之发展成家门口的产业,引导村民学习、考证,培养了一批园艺师、花艺师,并和县城的一些公共场所合作,不再只做出售月季的一锤子买卖,而是进一步提供持续性的绿化养护服务。”郭塘村书记张荣表示。

以绿生“金”,村里村外,围绕“一朵月季”的产业链还在不断延伸,走进郭塘村携手浙能集团共同打造的月季共富工坊,棚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做到了种植发电两不误,每年可节省电力能耗成本约6万元,工坊内还建成了月季低碳智能育苗中心和全球月季数字化展销中心,实现了农业、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

图片

‌距离郭塘村不远,采风团队还去到新昌乡达塘村,参观了达塘“早上好”支部书记研学基地,而让这座曾今的空心村实现向明星村华丽蝶变的,也正是这句简单的问候——早上好。

“我们村的这个‘早上好’精神,概括来讲,就是早的状态,上的劲头和好的追求。”达塘村副书记黄云国说,在发扬“早上好”精神的基础上,达塘村探索出了“党建+家文化”的治村模式,见面一句早上好,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安全感也更多了。 

如今,“早上好”支部书记研学基地已经走出达塘,成了达塘村的一张金名片,累计吸引全国20余个省市超10万名学员、游客前来研学、游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图片

古老印象与现代潮流交相辉映,产业发展与美丽憧憬接续更新。以项目优风貌、以文化塑品牌、以机制促共富,依托芳村-新昌“油茶宋镇”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常山将继续擦亮美丽生态底色、夯实产业发展底盘,加快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四省边际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