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僧玄奘,应该是古往今来,除了达摩祖师之外的天下“第一名僧”。唐僧之所以有名,自然是拜那部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以及它的影视衍生品所赐。但与正史记载不同,小说里的“唐僧”来自哪里一直有着不同的解读。
明代彩绘里的唐僧
原型与小说形象的籍贯矛盾
《西游记》中的人物唐僧在原著中常常又被称为“三藏”“长老”,而“唐僧”是当代人习惯的称谓,其原型为玄奘法师。关于玄奘的籍贯,《旧唐书·方伎传》中称“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唐新语》载:“沙门玄奘,俗姓陈,偃师人”,《独异志》也表示:“沙门玄奘,俗姓陈,偃师县人也”。
如此,关于陈玄奘的家乡是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唐僧名声更大。我们通常说的“唐僧”为小说形象而并非历史人物玄奘,小说里的唐僧不是偃师人,因此洛阳或偃师通常不在考虑之中。
不过,我们仍不可完全忽视角色原型的籍贯影响力。《朴通事谚解》是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读物,由于其中提到早期《西游记》故事,因此常常作为研究《西游记》的资料。在这里,小说人物与原型被混为一谈,三藏家乡被设定为“洛州缑氏”。也就是说,这个小说版本里的唐僧籍贯是洛阳而非我们熟知的海州。
原籍与出生地的矛盾
传统年代人们迁徙程度较低,籍贯和出生地常常是同一个地方。但如果为官做宰,家里人常会跟着迁徙,子孙后代的出生地和原籍就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唐僧就属于这种情况。
现今的《西游记》通行本里有一个“附录”,即“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这段内容在早期的世德堂本中是不存在的,现今通行本里的则来源于清初的《西游证道书》。在这个故事里,唐僧出生在了洪州。洪州本是其父陈光蕊赴任之地,后水贼刘洪鸠占鹊巢来到此处,唐僧被“满月抛江”也就发生在了这里。洪州按字面理解通常是南昌,《滕王阁序》提到“南昌(一作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但也有人根据地理形势分析洪州实际是镇江。另外,还有一个唐僧出身故事的早期版本,其记录在明代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之中,在这个故事里,唐僧出生地又成了江州。
确定一个人是哪里人,当今人比较随意,有的人喜欢以出生地为家乡,但古人不是这样,更注重原籍。因此洪州、江州或者镇江都不重要,只有海州才是唐僧的家乡。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把唐僧之父陈光蕊的家乡设置为海州,人们据此推定唐僧的原籍也是海州。不过我们没有必要通过陈光蕊的籍贯来判断唐僧的籍贯,因为原著第十四回通过唐僧之口说得十分清晰:“我俗家也姓陈,乃是唐朝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人氏。”如此,什么洪州、江州、镇江都无关轻重,唐僧必定是海州人。
清初《南河黄运湖河蓄洩机宜图说》中的海州周边形势
“海州”与“海州”的矛盾
既然唐僧已明确为海州人,那就可以说是连云港人了吧?且慢。我国同名异地的情况非常普遍,“海州”也不能例外。连云港旧称海州,今天设有海州区,“海州”当然可以是这一片区域。但辽宁的阜新市也有海州区。不过这个“海州”历史简短,真正给连云港海州带来地名上的“压力”的是辽宁鞍山代管的县级市海城市,此地历史上长期叫做“海州”。
去年,刀郎歌曲《罗刹海市》传遍神州,《聊斋志异》也因此成为热点。《新华日报》发表《〈聊斋志异〉中有哪些江苏元素》。尽管《聊斋志异》中的《阿绣》一篇出现了海州地名,但《新华日报》该文未提到连云港,为什么呢?《阿绣》开头便讲:“海州刘子固,十五岁时,至盖省其舅。”虽出现“海州”,但因为提到盖州这个地方,这个“海州”就值得分辨了。从地图上看,营口盖州离鞍山海城的距离很近,我们可以判定该“海州”为海城而与连云港无关。
“海州”不止一处。如此,现今通行的《西游记》版本里的“海州”究竟是哪里似乎就不好判断了。聪明的读者会想到原著“海州”后面还跟了一个“弘农郡聚贤庄”,能不能根据这个来推断呢?可惜的是,和《西游记》中大部分地名一样,这是一处虚构地名。还有人认为吴承恩是淮安人,因此“海州”就是明代淮安府下辖的海州,这是没有道理的。吴承恩未出生时世上已有《西游记》,且西游故事中已出现“海州”。我们在更早的西游故事中能发现“海州”就是连云港的那个海州。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称陈光蕊“淮阴海州弘农人也”,此“淮阴”是淮安(山阳)的别称,如此,西游故事中“海州”无疑是以有“苏北夫子庙”之称的海州古城为中心的行政区域,而与辽宁无涉。
由于《西游记》原著讲到了海州,唐僧是哪里人,似乎只是一句话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真实人物与小说人物、原籍与出生地、地名重名等多重问题的辨别。当然,唐代、明代的海州与现在的连云港市存在地理范围上的一些区别,但这不是重点,因此我们将小说中的唐僧视为连云港人是合理的。
黄浪
【江南温故为黄浪先生为紫牛新闻·微史记频道特设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