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同事转发我一条视频,标题是“令人感动的读者”。点开一看,主人公是一位发丝银白、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奶奶,她把《北京晚报》每周六“阅读”版面上刊出的专栏《字字有源》逐期从报上剪下来、装订成册,组装成一本可以翻看的“书”,用来积累学习。视频转到我们五色土编辑部工作群里,大家看到了,都十分感动——在电子化的时代,依然有这样用心、认真的读者,这让我们感恩、珍惜,也更激励我们要好好地工作,才不辜负这一片心意啊。
长久以来,报刊编辑都是隐在文字背后的人,与我们所服务的读者隔着一层纸交流,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大伙儿提议,趁着这份感动,何不去真正拜访、了解一下我们的读者?于是,我来到了视频中的主人公安秀敏奶奶家。
安奶奶现在和儿子郭先生住在通州。一开门,和视频中一模一样,是一位清瘦但精神健旺的老人家。来之前,我看视频猜测奶奶大约有六七十岁,一问才知,她1942年生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如此高龄,依然思维清晰敏捷,虽然耳朵稍微有点背,却更显得说话中气十足,颇有豪情。我报上我的名字,安奶奶先是有点沉思,旋即又有点惊喜:“这名字挺熟……原来就是你啊!你们是不是还有孙小宁、杨昌平、陈梦溪……?”她一口气报出一连串五色土副刊编辑的名字。一旁的郭先生打趣:“您天天在报上见这些名字,这下终于见到真人啦!”
一坐下,安奶奶迫不及待地给我展示她的“作品”。打开用红色硬纸做的封面,五个用毛笔书写的隶书繁体大字“何大齐解字”跳入眼帘,这是“扉页”。安奶奶说,这五个字还是专门请小区里的书法名人写的呢。接下来是“正文”,每一期《字字有源》的报纸版面都仔细地剪下来,沿中线对折,逐一叠好,打孔,缝线,每道流程都是安奶奶自己手工完成的,一板一眼,工整精致,真像是一部正式出版的线装书呢。我一边翻阅一边赞叹,安奶奶也不掩骄傲之色:“做得不错吧?我这可是很专业的!”
安奶奶非常喜欢由汉字研究者何大齐老师撰写、绘画的这个专栏。每期解释两个汉字,两个大字一左一右,图文并茂,对像她这样因上了年纪眼神逐渐不济的老年读者非常友好。“我们都很喜欢这个栏目的设想!”她发表感言:“报纸的目的就是教育人,让群众接受知识,这个栏目的形式就很容易推广文字知识,老少皆宜,一个字一个字地积累,群众的知识水平就上去了。”虽然她和何大齐老师从未谋面,但一直看下来,已然成了何老师的忠实粉丝,晚报有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作者,还能用心为普通群众普及知识,她感到很高兴,“很崇拜他”。
除此之外,她最喜欢的版面还有逢每周四出版的“墨缘”,有时还会照着版上介绍的名家书法字帖来临写,虽然手不如从前稳健了,但她本意也不是要练书法,只是兴趣使然,闲暇时“做点功课”。“墨缘”版接地气又好看好用,“捡起一张就能照着写”。
安奶奶和晚报结缘深久,可以说是我们的铁杆读者了。晚报1958年创刊,她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订,订到1966年休刊。1980年复刊后,她从1990年开始接着订,一直到现在,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四十年,经历几代编辑,见过形形色色的版面变迁,说起读报史,历历在目。安奶奶感叹,“好多以前的老文章,真好!像邓拓的《燕山夜话》,人家真是知识深厚,文章有独到之处,现在拿来看都值得学习!”
她也很喜欢晚报为服务群众的一些实用设计,比如每个新年伊始印发的通版新闻年历,她都会专门压在客厅茶几的玻璃板下,作为日历随时查阅,年复一年,已成雷打不动的习惯。“现在纸质日历都见不到了,你们这好,管用,我一年都看它!”唯一的遗憾,就是现在随着眼睛越来越不好,看报上的文字有点困难了,多数时候都是看看大标题,因此希望晚报能有“大字版”。
除了为何大齐老师专栏做的“书”,素有收藏传统的安奶奶,也收藏结集了不少她喜欢的版面文章,同样整整齐齐订在一起。她拿来给我看,厚厚几大本。一页页翻看,发现绝大多数都出自五色土副刊,让我这样一个后生编辑意外有缘看到十几年来前辈副刊编辑的思路和设计,顿生“与有荣焉”之情。
我注意到,安奶奶特别喜欢收集关于北京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文章、旅游信息,尤其是与通州历史风物、大运河有关的,也有好多篇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报道。一问才知,安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老通州”,自小打运河边长大,成年后嫁到中心城区,老了又重新搬回通州定居,对这块水土怀有很深的感情。谈起这些年亲眼目睹的通州城区建设,安奶奶连声称赞:“你去看‘三大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了吗?盖得多壮观啊!现在不管是道路、交通,都特别棒,我们通州有这么多好东西,通州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安奶奶的剪报集中,版边空白处时见“批语”,多是对文章的点滴感想。这样认真勤勉的、养成了长年读报习惯的老读者而今并不容易见到,我不禁猜想,安奶奶从前大概也是从事文化工作的吧。后来才得知,她是工人出身,年轻时在工厂里上班,负责绘制机器零件图。原来如此!我一边为我的“刻板印象”感到抱歉,另一边也解开了心中谜团:怪不得呢,安奶奶如此心灵手巧,不仅能用剪报装订成一本书来,家里还到处都是充满艺术性的手作和收藏。邮票、落叶、钱币、漂亮的餐巾纸……不得不说,安奶奶着实有双发现美的眼睛,且审美十分不俗,不管是珍贵的,还是随手可得却不为别人注意的,她都分门别类、平平整整地收集好,将其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和展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她六十多岁时沉迷雕刻的众多蛋雕作品,薄如蝉翼的蛋壳上,彩绘各类图案,匠心独运做出挖孔设计,成品之精细、微妙、美丽,不亚于博物馆里的展品,令我惊叹不已,也感叹我们的读者里真是卧虎藏龙,有如此高的艺术修养,我们作为编辑,当更兢兢业业奉上精神食粮才是。
去读者安奶奶家的拜访,不期然变成了一场“美的旅程”,让我对我们的读者画像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想象。在安奶奶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从前慢”。最后,我恳请她为晚报写句寄语,奶奶拿过笔,一笔一画写下“祝北京晚报越办越好”,又在下面郑重写下“感谢张玉瑶同志”。我有些惭愧,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是读者们真实、热情的捧读才让我们有生产的动力,是读者们多年不懈的支持才能让我们继续往前走。《北京晚报》风风雨雨走过六十余年,军功章有像安奶奶这样的读者们的一半。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记者:张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