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粮食储存的历史足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平凉粮食储存的历史足迹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利军


地处陇东的平凉,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陇东地区已经是原始农业的中心,也是周先祖开基立业的“肇兴之地”。周人的兴盛,农业的发展,催生了粮食储藏,《诗经·大雅·公刘》云:“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大意为,公刘忠实厚道,不安居享乐,划分疆界治田畴,粮食丰收装满仓。

图片

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粮库(苏式粮库) 马勇 摄。
民以食为天,粮稳则天下安,粮稳离不开储粮,“储粮积谷,丰存凶沽,平抑粮价,备荒防灾,为自古之要政。”粮食生产和储运是古代王朝的头等大事,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礼记·王制》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直陈粮食储存与国家政权存续之间的关系。汉唐时期通过建立有效的国家与民间储备,将国家收储、粮食赈贷、民间储存、百姓互助等结合起来,履行粮食生产与收储以及储粮备荒等职能。中国从先秦到明清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粮食仓储制度与储存方式,以保证粮食供应和有效抵御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不足。仓廪制度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并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

平凉素有“陇东粮仓”之誉,这个天然的大粮仓,在它恢宏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粮食储存史从来都占据着厚重的内容。1987年10月,灵台县文物普查队在什字镇草脉村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遗址发现4000多年前谷窖一处,这是平凉境内发现最早的储粮设施。1972年4月,著名的国家一级文物青铜器“安定郡库鼎”在灵台县百里镇观音村出土,鼎盖和鼎腹的铭文均为“安定郡库鼎一,容二斗,重十八斤,二年冶工偷镌”,作为郡属粮库的权力象征和标准计量用具,该鼎的发现,大致可证实汉安定郡郡库曾设于灵台县百里镇。

图片

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粮库(苏式粮库)王亮亮 摄。

平凉市博物馆珍藏的出土于灵台、崇信、泾川的丧葬明器“战国(秦)陶囷”与“汉代双室陶仓”,是模型化的储粮设施,从它们神秘而凝重的光泽和附着的历史密码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平凉大地在那久逝的年代里,与粮食储存息息相关的信息。据相关史料介绍,囷和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储存设施,“囷”是会意字,“囗”即“围”,“禾”指“五谷”,本义为圆形谷仓,“仓”是象形字,上为仓顶,下为仓体,中为进出的门,本义为收藏谷物的地方。仓大约起源于东周时期,而囷出现在仓之前。囷为圆形或椭圆形,顶部通常为圆锥形或穹顶状,内部空间相对较小,可能适合储存少量粮食或珍贵作物,其圆形结构可能具有稳定性和抗压能力;仓一般为长方形,顶部为平顶或斜坡顶,内部空间较大,适合大规模储存粮食。秦汉时期,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陶囷和陶仓模型作为明器随葬,象征着墓主人死后依然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蕴含着古人对来世生活的美好向往。另外,战国到秦,各国重视农业生产,囷和仓的流行是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汉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双室仓的兴起反映了那时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和人们对粮食储存的重视。由陶囷和陶仓模型,我们既能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又能感受到先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图片
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粮库(苏式粮库)马勇 摄。
  囷和仓出现之前,平凉的先祖们是如何储存粮食的,我们无法得知更多的信史,但陶囷和陶仓模型明确告诉我们,至少从周代起,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储存粮食,就在平凉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史料,在之前各代注重建仓储粮的基础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粮仓,制定《仓律》。西汉宣帝时设置“常平仓”制,丰年大量收购,歉年大量出售,对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隋文帝修建官仓的同时,在民间建立义仓,又在州县设置社仓。至此,在先后经历了仓、廪、庾、囷、窖等十余种仓储类型的演变,以各类官仓为主,常平、社、义仓为辅的古代粮食仓储体系基本形成,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期间,社、义仓虽时有兴废,或为民办,或改为官办,但其仓制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国古代的仓廪制度经过长期的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之一,对维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功不可没。“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所撰《平凉府志》记载:明代平凉府之西里许(原平凉城西南角)有雄赡仓,是当时平凉地区最大的粮仓,约建于洪武年间,年纳粮数万石;万安门之东为巷,东入巷未半里为预备仓;韩王府内有广受仓,岁纳金州稻米600石、镇原小麦500石、泾州小麦400石、灵台粟米500石,专供王府禄粮;另有平凉府儒学仓,平凉县也有儒学仓、高平驿仓、白水驿仓、瓦亭驿仓,县治西北有官仓。《甘肃通志稿》(民国18-25年修)记载,静宁县常平仓在县治西北街,清康熙三次增修49间,乾隆四、五两年又增修90间,新旧仓共139间,有社仓7所。民国初期,平凉仓政多废弛,1928年,“内政部”要求各地恢复旧仓,民国25年又要求各地建积谷仓,积谷仓分为县仓、市仓、区仓、乡仓、镇仓、义仓6种。民国时积谷仓只作救济之用,不再承担旧常平仓平抑粮价、调节市场的任务。由1934年甘肃省仓储积谷统计数据可知,平凉辖内泾川、崇信、庄浪、灵台、平凉5县,仅有仓廒6座,到1943年,泾川、崇信、庄浪、灵台、静宁5县,有仓廒102座。1941年,出于抗战需要,田赋划归中央,全部改征实物后,各类田赋仓得到较大发展,政府掌握的粮食大增,聚点仓库、集中仓库和收纳仓库遍及平凉辖内各县乡镇,至1942年,现属7县共有仓库13座,容量23.7万余石,到1944年,现属7县共有各类田赋仓320座,容量增至27.5万石。1947年,平凉辖内有聚点仓9座,容量46000石,集中仓12座,容量19193石,收纳仓156座,容量186572石。1942起,为适应军粮征购征借和配拨需要,广泛设立了军粮仓库,民国时期的军粮大多拨运至平凉、泾川、静宁储存,再由这三县分付部队或调运兰州、会宁、榆中等地。

图片

平凉市崆峒区香莲乡粮库航拍 马勇 摄。

  1949年8月平凉全境解放后,平凉分区现属平凉、庄浪、华亭、灵台、泾川、静宁6县共接收旧政权田粮机构各类粮库16处,总容量10.7万余石。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平凉全区除修补利用原有仓库外,修建了少数粮库,并继续租借使用公私房窖储存粮食,到1952年,上述6县共有正式仓库12个,临时仓库5个,各类仓房634间,仓窖259只,总容量3408.8万公斤。“一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平凉全区的粮食事业建设投资有了大幅增长,到1957年,现属7县共有各类仓库841座,总容量15104万公斤,当时仍借祠堂寺庙55座,民房民窖677间(只),露天堆垛19座。略去中间的演变细节,时光推移至2000年,平凉辖内7县(市)和地区直属粮食部门,共有仓库370座,容量22726万公斤,租赁借用部队洞库和社会闲散仓库容量10110万公斤,总容量达32836万公斤。经过1949年至1984年以生产要素方面的支持、1985年至2003年持续增加对合理粮食价格的关注、2004年至2014年逐步建立综合性支持、2015年至今综合性支持持续提质升级,受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不断调整的大力推进,至目前,平凉全市共有仓房98座,总仓容达28.97万吨。

图片

平凉市粮油物流配送中心浅圆仓 马勇 摄。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2000年建成并交付使用的中央储备粮平凉直属库,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仓容量1.86亿公斤,这是一座全省储粮条件最好、设备最先进、库容量最大的粮库,对缓解平凉仓容不足、改善西北地区粮库布局结构、确保国家专项储备粮安全、增强宏观调控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凉市粮油物流配送中心近几年兴建的6座浅圆仓,每座设计仓容7500吨,再加上一批现代化管理程度极高的新建平房仓和仍在发挥作用的38座苏式仓,平凉的仓容量达到了历史极值。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仓,是按照我国引进的前苏联技术修建的仓库,这是一种散装粮平房仓,虽然这些极具年代感、曾以高大雄伟的气势矗立于平凉大地的仓房不可避免地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发挥的巨大的存储作用,会永远留在平凉人的记忆中。

图片
平凉市粮油物流配送中心浅圆仓 马勇 摄。

  在平凉的粮食储存历史中,有一个特殊节点的特殊储存形式,我们不该淡忘。1963年,中央总结了农村储备粮的经验和问题,把建立集体储备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农村以核算单位为基础建立集体储备粮制度,以防灾备荒,增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1963年起到1965年底,平凉全区共有9046个生产队存储粮食2280万公斤,此后全区连续15年坚持社队集体储备,库存粮食1970年增至4013万公斤,1975年更是增至4727万公斤,1980年包产到户后,集体储备取消。在此期间,为解决集体储备库存及保管问题,全区粮食部门各企业开始为生产队代管储备粮,到1976年时,全区代储390万公斤。1980年代以后,改代集体储存为代农户个人储存,1985年累计代储粮食505万公斤,到1998年,仅灵台县什字粮管所就代农储存各类粮食75万公斤。上述的存粮形式,占有多大的仓容量,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数字绝对不菲,这反映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由于仓中存有一定数量的粮食,保证了平凉的经济社会走过了虽然艰难但缓慢平稳的发展历程。

  随着储存容量的飞速提升,平凉在粮食储存中加大了对新的科技手段的推广应用,通过智能检测、智慧监管,加强绿色仓储设施建设和绿色储粮技术及绿色粮库管理集成应用、智能改造,实现了节粮减损、优粮优储,储存的技术和方式与先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进一步提高了储存的安全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平凉全市农业农村事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

平凉市粮油物流配送中心航拍 王亮亮 摄。
透过平凉粮食储存史的有限内容和细小侧面,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字,那些片段性的历史陈迹,其实凝聚的是平凉这方皇天后土,数千年来蹒跚而行的前行足迹,在这种历史的纵深感中,我们无法不对我们的先祖们肃然起敬,他们的智慧,他们努力推动历史前进的奋斗精神,是祖祖辈辈的平凉人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这个并不漫长的时间段,平凉存储粮食的容量增长速度的跨越式飞升,更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我们平凉以至于我们国家、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是以怎样的气魄和速度走向繁荣昌盛的,是怎样创造了前无古人、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的。了解平凉的粮食储存史,对平凉人来说,不仅仅会增强我们的自豪感,其更深的意义在于,会进一步激发我们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无比相信,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平凉,一定会气宇轩昂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