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抗战纪念章、鞋子,大到日寇使用过的电台、马蹄箱……十几年来,淮安渔沟镇渔沟村居民蒋乃平收藏了300多件抗战物品。从小,他听着祖辈父辈讲抗日故事,五条路战斗、淮河大队等革命队伍和抗战英雄的事迹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他把自家住房改成收藏馆,将藏品分类整理。日前,他开起了直播,介绍家乡的抗战历史。
打造抗战纪念馆,教育后代
“当年的抗日义勇队就是我们渔沟成立的,我的军旅梦让我对这些物品有着特殊情怀。”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了位于淮安市渔沟镇渔沟村的“五条路抗战纪念馆”,大刀、长矛、土枪、军装、马蹄工具箱等藏品被摆放在馆内。
蒋乃平展示大刀
蒋乃平今年54岁,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镇上开理发店,开始接触古玩行当。“我就这一个爱好,有些藏品是从本地群众手里收来的,有些是从同行手里转让的,还有很多是我从北京、湖北、河南、山东的古玩市场上买的。”蒋乃平拿出积蓄,只要看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想办法买回来。
淘回来的东西多了,他就想着建个收藏馆。“自己是党员,孩子也是党员,我想把这些物件留存珍藏,教育后代,传承红色精神。”蒋乃平说。
展品中,有一本侵华日军的前线战报画册吸引了记者注意。“这是日军进入淮阴城,装甲车和日军士兵通过北门桥的照片。这个画报上说得非常清楚,这也是历史的佐证。”蒋乃平向记者介绍,这本画册是从一个古玩家手里收来的,和对方磨了好多次,才拿到手。
画报
蒋乃平告诉记者,当年日军进攻淮阴城时,游击队吴觉在渔沟张圩正式成立“抗日义勇队”,拉起了人民武装队伍,就在这个五条路路口打响了淮阴人民抗日第一枪,伏击了日军。于是,蒋乃平将场馆起名叫“五条路抗战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历史,将先辈的英雄气概、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义务接待讲解,开直播宣传家乡抗战史
随着展品越来越多,蒋乃平这一举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周边学校的孩子们都来参观。学生们纷纷好奇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蒋乃平义务给党员、群众还有学生去讲解,近些年接待了共计近万人次。
收藏的老物件
蒋乃平想,怎样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家乡的抗战史传播出去,于是试着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藏品,每个藏品的互动量都很高,他会先拍摄视频让大家猜测这是什么物件,再在评论区公布答案,讲述背后的故事。
“之前东北有一个抗战博物馆要把我的东西全部买过去布展,出了很高的价格,我没有舍得卖。我要用这些物品去教育下一代永远铭记历史、勿忘耻辱,要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蒋乃平说。
但是,家里场地小,还潮湿,为防保护不当,村里和他商量着要在村委会帮他建个馆,这对蒋乃平来说是个好事,这样他的展品将能更好地保存下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海峰 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