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三个字,在整个大明王朝,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其响亮的存在。他被称为“政治巨擘”、“文学巨擘”,史学家认为:他的“张居正改革”,为大明强行续命了数十年。
无疑,张居正是真正的“大器”。
张居正是大明的天才之一,同时代里,他这样的天才不少,而历史上,“少年天才”之名盛于他的大有人在,如孔子的七岁师项橐,还有北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等等。然而,相比之下,项橐未及成年便因盛名而被害,方仲永则泯然众人矣。
张居正是众多“少年天才”里的例外,他为何能成为例外?成为“小时了了,大成大器”的幸运儿?答案恰与挫折有关,没错,相比项橐、方仲永等,他的人生挫折更多,且曾有贵人专门为了让他经历挫折而“果断出手”——
1525年5月26日,张居正出生在湖北江陵县一个穷秀才的家中。张居正曾这样讲述他的身世:“窃念正起自寒士,非阀阅衣冠之族,乏金张左右之容”。意思是:我出身贫寒之家,既不是官宦人家,也不是有钱人家,既不贵也不富。
张居正还在给王世贞的信里,用“单寒”二字,形容自己的出身,他说:“仆先世单寒,非阀阅衣冠之旧”。
张居正的家世,和普通人相比应当是不差的,但他自幼就进入了读书人的圈层,而古代能读书的人,都是非富即贵。如此一来,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就是名副其实的“贫寒之人”了。
张居正一两岁时,就被看出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他的堂叔父龙湫读《孟子》时,他竟在他膝上认出了“王曰”二子,他的“神童”称号也由此开始被叫开了。
五岁那年,张居正正式入学,他记忆力惊人,总是以极快速度将书背出来。十岁那年,他就通六经大义,闻名荆州府了。
张居正故居(张居正像)
张居正十二岁那年,私塾先生将他的父亲张文明叫来,郑重其事地对他说:“这孩子我教不了了,你带他去考试吧!”
显然,这里的“教不了”,不是因为张居正调皮捣乱,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无法教”,而是因为:私塾先生自知学生已经超过自己,自己没法再教他。
张文明谢过老师后,便真的带着张居正参加科考了。这一考不要紧,他竟直接一举考中秀才了,而且还是第一名。
第一名的秀才居然是个十二岁的小儿,这事迅速传遍了荆州府,江陵知府李士翱翻阅着张居正的考卷,一边惊叹一边喃喃道:“国器,国器啊!”
事后,李士翱亲自约见了张文明父子俩。见到张居正后,他仔细打量了张居正,只见他面相很正,可眉宇之间却有几分狂傲之气。这也难怪,以他的智商,别说傲视同龄人,傲视整个江陵县都可以了。
见面那日,李士翱看着张居正,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孩子本名叫‘张白圭’,白圭就是‘白龟’,龟可是横着走的,这样的天才,若‘人如其名’横着走,怕是走不远。对,他非得走正道、走大路,方有成大器的可能。
李士翱随即询问了张文明为何将儿子名字定为‘张白圭’,张文明告诉李士翱说:
“孩子出生前,其曾祖父做了个梦,梦见圆月入水瓮,照得四周一片光明,且有一只白圭从水中慢慢浮起。因其曾祖父认定白圭就是小曾孙,就信口为他取名为‘白圭’,寓意他将来光宗耀祖。”
“不妥,不妥!”李士翱连连摇头,他建议张文明道:‘白圭’虽然吉利,但有些不妥,不如改名为‘张居正’?
张文明也是读书人,他一听这名字心里立马就明白了:相比‘白圭’的光宗耀祖,这个‘居正’是居官清正廉洁,利国利民。张文明也从这个名字里,听出了李士翱对儿子的期待,他欣然接受了提议,将儿子的名字,由‘张白圭’改名为了‘张居正’。
13岁那年,张居正信心满满地前往参加举人考试。正是这次考试,让他结识了一生最大的贵人,此人正是湖广巡抚顾璘。
顾璘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少年时就以诗作闻名,并与刘元瑞、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后来,更是与与陈沂、王韦、朱应登并称“金陵四大家”。
顾璘听说有个少年天才要来考举人,便欣然接见了张居正。初见那日,51岁的顾璘与13岁的张居正相谈甚欢。这次谈话,让顾璘确定张居正是不可多得的天才,日后,他极有可能会成为国家栋梁。
可他自己是少年天才,他最是懂得少年天才最怕的就是一个“顺”字。于是,这次谈话后,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让张居正落榜。
原来,清楚“顺境毁灭天才”属性的顾璘,为了让张居正不骄傲自满,因“狂”而阻碍进步,于是主张给他挫折,以激发他更加奋发向上。
他对监考的御史说明了缘由,他说:
“张居正是一个大才,早些发达,原没有什么不可,不过最好还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没有限量。这是御史的事,一切请你斟酌吧。”
这次考试后,给张居正阅卷的湖广按察佥事陈束看到他的考卷后大为赞赏,他极力主张录取他。可监试御史却极力阻挠,无奈之下,他还将顾璘的嘱托搬了出来。结果可想而知:张居正落榜了。
如顾璘所料,落榜后的张居正痛定思痛,开始闭门苦读,再出来时,他眉宇间原有的“狂”被自信取代。因为经历过挫折的磨砺,他的眼神中,还多了一丝悲天悯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这话,放在张居正的人生里便是:挫折的磨砺,终将助他完成从“少年天才”到真正的“人才”的转变。
顾璘再见张居正时,乃是三年之后他再度赴考之时。顾璘再度与张居正促膝长谈,这次谈话间,顾璘将三年前自己特意让他落榜的种种说了出来。张居正惊讶之余,也明了他的良苦用心。
顾璘见张居正眉宇之间已没了狂傲之气,心里非常高兴,他对张居正嘱咐道:“我希望你要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文人。”
说着,顾璘将自己身上的犀牛皮的腰带取下,交到他手中说:“你将来是要系玉带的,我的这一条配不上你,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顾璘之所以送他腰带,多少是因为他知道张居正家境贫寒,不可能买得起像样的腰带。当然,他送腰带给他,更多的是因为腰带是身份的象征,这里,他是在张居正下一个意象,用这种方式鼓励他上进,终有一日成为腰上系着玉带的达官显贵。
张居正
根据《明史》记载,顾璘送了张居正腰带后,还将自己的儿子叫出来,指着张居正对儿子介绍说:
“此荆州张秀才也。他年当枢要,汝可往见之,必念其为故人子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顾璘将小儿叫出,介绍他与张居正认识,并嘱咐儿子说,张秀才将来做了国家栋梁,你可前往求见他,他一定会念及你是故人之子,对你予以照抚。
对于年仅16岁的张居正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信任。
16岁那年,张居正没有任何悬念地考中了举人。16岁中举,在当时也已经算非常厉害了。23岁那年,张居正考中进士。也从此时起,他的人生迎来了最光辉灿烂的几十年。
试想,若张居正没有经历过考试落榜的挫折,一路平顺的他,定然会狂傲不已,甚至连带着对知识的敬重也打折扣。如此,他的天花板就是成为唐寅这样的人,如果运气差点,他就是方仲永那样的人物,在历史的洪流里被淹没。
然而,张居正终究没有走偏,他如其名“居正”一样,始终走在大路上。
1796年,42岁的张居正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此时年纪尚轻的他,已以徐阶为首辅,与高拱等人并为大明的宰辅之臣。张居正的眼前,一片光明。
即便内阁的水深不见底,徐阶、高拱等人的权力争斗已经非常激烈,他这边也始终稳稳当当。后来,徐阶退休回家后,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在隆庆皇帝驾崩后,在小皇帝和李贵妃面前参了高拱一本,让高拱出局,自己顺理成章的成了大明的内阁首辅。
此时的皇帝万历年仅10岁,整个大明的实权就都落到了张居正的手中。
影视剧中张居正与小万历
张居正坐上首辅之位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他主导的新政。历史上的改革者,往往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毕竟,改革是会“革”一些人的利益的。历史已经证明:凡改革者,都不会有好下场。
可张居正的改革却异常顺利,他多少得益于他当时掌握了实权。
张居正的改革是对大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全面整顿,他尤其把刀挥向了经济改革。他的理想很大,想要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
他推行一条鞭法,即将全国税收,由实物税变为货币税。
随着一条鞭法的被实行,包括田赋徭役、人头税在内的所有税收都有了统一标准,如此一来,官员想做手脚就没了机会。他还实行考成法,对官员工作进行实质考核。如此一来,官员便不敢尸位素餐,他们不得不兢兢业业地为官了。
张居正的改革很快就创造了成效,不得不说,其改革之路,当真走得过于顺利了。这也难怪,世人若知道当时的万历皇帝和其母亲如何支持他的,便能理解其改革为何会如此顺利了。
万历五年,即公元1577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去世了。按照古代的祖制,明朝官员父母去世,无论官员任何职,都得回家守孝27个月,也就是两年多。
张居正的改革此时正在关键时刻,他根本不想走,也不能走。怎么办呢?皇帝发话了:你就按夺情处理吧。这里的夺情是指特殊情况下,因国家需要,朝廷允许官员留任,不参加吉礼。
反对张居正改革的利益集团始终存在,他们本想趁着张居正回家守孝期间破坏改革。如今,张居正被“夺情”,他们当然不乐意。为了抵抗之,他们开始制造舆论,拼命说张居正的坏话。
皇帝知道后,竟为了支持他改革,下了一道死命令,内容是:谁胆敢再攻击张居正夺情者,格杀勿论。
有皇帝如此支持,又有盟友、权宦冯保的鼎力相助,加上皇帝母亲也对他极信任,张居正的变法之路,想要不顺都很难。
可正如顾璘所说的那般:“顺遂”并不好。对于后来步步高升的张居正而言,“顺遂”亦是一把双刃剑。过于顺遂的环境,让张居正后期缺乏真正的思考。人啊,在顺境里,总过于舒服,而思考,尤其深入思考,往往要逆境才会有。
缺乏深入思考的张居正并未意识到:随着小皇帝的一天天长大,以及自己变法得罪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多,他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危险了。
万历皇帝长大后,和张居正产生了隔阂,张居正从他的良师益友慢慢变成了如“眼中钉”一样的存在。万历皇帝想独掌政权,他对于张居正近乎严厉的辅佐已经受够了,可张居正却浑然不觉。
万历十年,即1582年,即万历皇帝19岁那年,年58岁的张居正突然辞世。有人说,他死于积劳成疾,也有人说,他属于服用春药过度,还有人说,他是被下毒害死的。
关于张居正的真正死因,一直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张居正属于英年早逝。张居正死后,其推行的变法也被废除了,只留下了一条鞭法。
张居正死后一年,这位给大明续命60年的大明宰相就被剥夺了一切荣誉,就连他死时的谥号“文忠”也被剥夺了。张居正的家也被抄了,他的长子无奈自杀身亡,次子被迫充军……
回望张居正的凄惨结局,世人不得不感叹:他早年未被“顺遂”所误,中年却终究被“顺遂”所害,这大概也是命吧!试想,若他在中年时期,生命中再有一个如顾璘这样的贵人,为他巧妙设置一些挫折,他一定会在痛定思痛中深入思考,如此,他便一定能看到险境,并以“隐退”的方式保全自身了。
张居正
张居正的后半生,当如与他未有过交集的海瑞所评的那般:“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意思是:张居正在谋划国家大事上是极擅长的,可在为自身进退各方面而言,他是极不擅长的。
而其“拙于谋身”的背后缘由,不正是源于过于顺遂么?
观张居正的一生沉浮,不得不叹:挫折,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唯有它,才能提供教训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