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医生+科学家+商业化组合,创造新未来
解决真实场景中的挑战和问题
医工交叉的关键在于医生和工程技术专家了解相互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这种合作模式将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当前,IVD领域创新活跃,把医学痛点和工程学进行交叉融合,将为IVD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IVD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课程计划按照Biodesign工作坊的流程,从理论到实践,介绍了医疗创新全流程、IVD产业趋势、创新IVD产品的转化和探索,以及医生与科学家合作碰撞出火花,为IVD产业发展提供增长动力。
课程收益
参与IVD学科发展与医工交叉创新工作坊可以带来多方面的课程收益,包括:
• 深入理解IVD技术与市场趋势,把握商业机会。
• 医工交叉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参与者运用设计思维和跨学科合作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跨学科团队合作经验,与医生、工程师和科学家共同探讨合作模式,并学习如何促进团队创新和成果产出。
• 项目开发与展示机会,参与者不仅加强了实际操作能力,还提升了展示与沟通技巧。
• 行业网络与资源获取,提供建立行业关系和获取资源的机会,有助于进一步职业发展和学术交流。
培训概况
• 开班时间:2024年11月30日-12月1日(滚动开班)
• 学习周期:2天
• 授课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内
• 费用:8999元/人
(含在读期间教材讲义费、课间茶点、教学管理服务费用、开学典礼与结业典礼开班费用,不含班级活动费用和游学费用,食宿自理)
工作坊内容与安排
开场破冰
分组,组员包括:医生、工程师、商业化
第一天上午
主题演讲一: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思考
主题演讲二:IVD学科发展与医工创新
课程目标:需求发现和需求筛选
配套工具:
• 三情调研(行情、敌情、我情)
• 思考模型
• 统计工具
• 专家访谈
第一天下午
课程目标:创意生成与概念验证
配套工具:
创意生成工具:
•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 SCAMPER方法
概念验证工具:
• 临床反馈与用户研究
• 快速迭代与敏捷开发
整合创意生成与概念验证:
• 技术可行性评估(Technology Feasibility Assessment)
• 跨学科团队合作
第二天上午
课程目标:寻找研发解决方案
配套工具:
需求分析工具
• 用户画像(User Persona)
• 需求矩阵(Requirement Matrix)
• 功能树(Function Tree)
• 用户故事(User Story)
• Kano模型(Kano Model)
技术可行性评估工具
•技术成熟度评估(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
• SWOT分析
• PEST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分析)
• 技术评估矩阵
• 风险评估工具
原型测试与验证工具
• 临床前试验(Preclinical Testing)
• 原型测试(Prototype Testing)
• 用户反馈与调研
第二天下午
课程目标:商业BP与投融资
配套工具:
技术可行性评估工具
• 商业计划书(Business Plan, BP)工具
•商业计划书模板
•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
• SWOT分析
• PEST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分析)
• 市场需求分析(Market Research)
• 财务预测工具
• 竞争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
投融资配套工具
• 融资计划书(Pitch Deck)
• 估值工具
• 投资者筛选与沟通工具
• 融资渠道工具
• 融资结构与股权分配工具
• 投资协议和合同模板
• 尽职调查清单(Due Diligence Checklist)
投融资模拟与实战演练工具
• 模拟投资者Pitch练习平台
• 案例分析工具
• 虚拟股东大会和融资路演平台
财务与风险管理工具
• 风险管理矩阵
• 财务报表工具
师资阵容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负责人,高校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IVD产业专家。包括:
• 王佳谊 - 教授,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检验科/输血科主任;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协同创新团队负责人。
• 顾志恒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果转化处技术转移中心主任。
• 钱大宏 -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正教授、先进医疗芯片研究所所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广慈”双聘教授;上海交大科技金融学院双聘教授;主要研究医用芯片与医学AI;国家药监局中检院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归口单位专家和IEEE人工智能医疗仪器国际标准组成员;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联盟副理事长;10+年领导研发团队经验,2004年创立芯片公司,2010年被美国上市公司并购;直接投资或通过基金孵化并投资了国内外20多家高科技公司,有丰富的基金投资经验。
• 古宏晨 -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副院长等;上海交通大学合肥研究院院长,纳米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颗粒材料化学合成、表面修饰与生物医学应用。其核心技术助力4家公司上市成功。
(排名不分先后)
证书颁发
研修合格颁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结业证书。
报名咨询
如果您对本研修班需要进一步了解,请联系招生办公室:
编辑:笪文武 审校:徐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