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的灯光

老楼的灯光

初夏,凌霄花又静静地依偎在院子里的老楼南墙上。不知不觉,置身老楼,看它们花开花落已是第6个盛夏。

咖色砖墙的老楼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在她至今耄耋之年的岁月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1993年,江苏省人大机关迁入这座院落,人大各专工委聚集在老楼办公,大家也称之为委员会楼。

2019年初春,为顺应时代需求,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领域,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一个新生的专门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诞生于老楼,她的职责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务、群团组织、安全生产等等。也正是在这个万象更新的初春,我告别军旅来到老楼,成为这个新委中的一员。

春节长假结束后的首日,委员会迎来元年正式开门履职。除了三位委员会领导,仅有两名工作人员,在第一任主任委员带领下,着手开展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天下人大是一家”,两个月后,同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外省人大社会委来苏交流社会建设工作。大家济济一堂,畅所欲言,朝着一个共同目标互通有无。

每一个晴朗的早晨,旭日的万丈光芒拥抱着老楼顶上的国徽。那个草木发芽的春日,我和省妇联同胞日夜兼程,奔波在江淮大地开展妇女维权立法调研。社会无法则不美,立法人为唤起全社会性别平等的身影也是无法不美;那个荷花开满园的盛夏,我们在骄阳下走进刘邦故里的敬老院,为已扑面而来的老龄潮,紧锣密鼓修订完善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养老服务条例;那个初秋,黄浦江畔,长三角区域医保一体化推进会上,沪苏浙皖四地同仁及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献计献策,共商一体化格局,助力生命的诺亚方舟扬帆起航;那个冬日,一场立法项目讨论会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老楼的灯光在冬雨中闪耀;那个初秋午间,匆匆填腹后继续讨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集体协商条例;还有那个落着鹅毛疾雪的寒冬,在灯火通明的会议室,我们一群人逐字逐句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修订草案稿;还有这个气温临近40摄氏度的酷暑,讨论草案修订稿的间隙,大家躺在会议室椅子拼成的“小床”度过短暂的午休时光......

我们时常在微风吹拂的午后,漫步院落,鼻尖飘过一缕幽幽的甜香,环顾四周寻香之源,源自头顶一棵高高的树,茂密的枝叶间缀着星星点点的奶白色小花。哦,原来是含笑花,它们笑眯眯、静悄悄地弥散着甜蜜。嗅着蜜香,想起那个风吹麦浪的时节,机关党委开展党性教育,组织部分党员奔赴宝塔山下。我们徜徉在延河边、驻足在窑洞里,聆听那一段段血雨腥风、苦难辉煌的红色回忆,由衷感叹这来之不易的新时代是如此伟大。

静谧的院子,成群的灰鸽时常从窗前飞过,它们或歇息在树梢,或攀附于夕阳斜照的咖色墙檐。一年又一年,金桂、银桂的暗香,浸润着人们的心肺;满墙的爬山虎,绿衣变红装,叶落留根茎;傲娇的腊梅,在金陵第一场雪中怒放;翠竹林间,雀儿们朝发夕至,归来欢歌。它们环绕着老楼,拥抱着整个院落,目睹着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环境而忙碌的匆匆步履;它们见证着夜空下,那一盏盏迟迟不熄的灯以及掩映在窗棂上的身影。

图片

如今,社会建设委员会在这座老楼里已走过6个春秋。她在地方人大成立70年的漫长岁月里,虽是个后生,却也拥有着沉甸甸的收获。办公室墙上悬挂的省级机关“十佳标兵党支部”、人大机关“先进党支部”两块金灿灿的奖牌,时刻召唤着我们,在未来的岁月里,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时刻激励着我们,要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在推进法治社会征程中,释放应有的光亮!

办公室那只名为“power”的石英钟站在墙上,静静地转动着细长的秒针,从黎明到黎明。6年后的今天,她依旧忠实地记录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似乎在驰而不息地发出立法机关的无声强音。

作者:龚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