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陪伴师走俏市场,专家提醒:亲子陪伴不可替代

全文1295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家长们常因忙于事业而难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儿童成长陪伴师成为新兴职业。

02儿童成长陪伴师职责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照料,更侧重于行为习惯培养、情绪与行为引导等方面。

03专家指出,专业的儿童陪伴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家长平衡事业与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无法替代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核心地位。

04然而,家长将陪伴职责“外包”可能影响孩子的教育与亲子关系,尤其年轻陪伴师在情感共鸣与细腻需求理解上往往不如家长细心。

05借助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家长有多种方式可以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如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方案和AR/VR技术。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月薪动辄好几万、包吃包住,还能跟孩子一起玩。近年来,“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个新兴职业火了。在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们常因忙于事业而难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儿童成长陪伴师”一职应运而生。(光明网)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现有近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育儿需求。尤其,伴随我国社会双职工家庭比例上升、代际之间照料能力减弱的现实情况,对儿童成长陪伴的需求愈发迫切。

儿童成长陪伴师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教师或育婴师,他们的职责不仅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更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情绪与行为的引导,以及情绪管理、社交能力、知识拓展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促进。这一职业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家长对于高质量陪伴的渴望与实际工作冲突的难题。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社会质疑:家长将陪伴职责“外包”,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教育与亲子关系?专家指出,专业的儿童陪伴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家长平衡事业与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无法替代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核心地位。

家庭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家长的亲自陪伴,因为家长最了解孩子的需求,能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支持。若将教育责任完全交给第三方,孩子可能因缺乏亲子陪伴和交流,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尤其是年轻陪伴师,尽管理论知识丰富,但在孩子的情感共鸣与细腻需求理解上,往往不如家长细心。例如,一个简单的皱眉,母亲能迅速感知并理解孩子的不满,这对许多陪伴师而言是一大挑战。

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困惑和挑战时,家长的及时出现和有效引导,是他们克服难关、勇往直前的关键。家长的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而家长在必要时的严厉批评,则如同及时的警钟,提醒孩子勿忘初心,坚守底线。此外,陪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乐趣。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陪伴的过程,孩子只有通过与父母的互动才能享受独特的幸福。

关于家长普遍关心的教育议题,尽管当下家校协同趋势明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家长的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必须完全依赖外部资源或放弃亲自陪伴。实际上,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下,家长有多种方式可以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举例来说,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方案便为利用数字化提供高质量陪伴树立了良好典范。该方案不仅为孩子营造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还通过智能测评系统为每个孩子定制了个性化的语言提升路径。利用iEnglish,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学习、成长。同时,iEnglish的家长圈功让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借助详尽的学习报告,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能更加有的放矢。而家长圈内的“信箱”等互动工具,更是成为了加深亲子情感纽带的桥梁。

此外,诸如学习机等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具,也为家庭教育辅导提供了详细、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家长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能够更科学、高效地助力孩子的成长。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也为时间紧张的家长提供了新颖的陪伴方式。借助这些数字化工具,家长即便身在家中,也能陪伴孩子一同探索广阔的自然风光、深入博物馆的奇妙世界,让陪伴与教育变得既高效又充满乐趣。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所说:“要警惕家庭教育责任的异化,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是亲自陪伴,而不是只通过花钱聘请陪伴师,忽略履行自己的教育责任。”家长才是最好的“儿童成长陪伴师”,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情感投入,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