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省级无人机巡检管理中心在位于武汉市新洲区1000千伏武黄一二线23号塔至24号塔,运用新型紫外和声纹检测“神器”,发现并处置档内3处航空标识球异常放电现象。
“报告,已到达作业位置。天气阴、微风,具备作业条件。”16时,该公司无人机操作员王金鑫将新型紫外检测装置安装至大疆M300多旋翼无人机下方,熟练操作无人机以5米每秒的速度飞向120米高空目标检测位置。随着无人机的升空,一场运用高科技设备排查输电线路隐患的行动正式展开。
“嗡……嗡……嗡……”线路附近不断发出异常声响,王金鑫紧盯无人机操作界面屏幕,不断汇报飞行情况:“目前正在23号塔上方沿着右相地线往大号侧进行轮巡检测。”
突然,王金鑫报告:“第4航空标识球检测到放电现象。”屏幕上,4号航空标识球左相呈现一闪一闪的红色电晕。为进一步确认问题的所在,王金鑫迅速操作无人机返回起点,更换了新型声学成像仪,并重新对4号航空标识球进行了检测,屏幕上出现能量大的异响点。
确认异响位置后,王金鑫丝毫不放松,继续对其他部位进行排查,最终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在23号塔右地线大号侧第2、4、6个航空标识球处发现了中等强度的异常放电点和能量大的异响点。
据了解,以往输电线路杆塔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振动异响甚至局部放电等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线路部件的绝缘水平,从而危害线路运行安全。然而,这些细小的放电现象往往难以被确定位置,无法早期发现潜伏性缺陷和声响类异常。该公司此次采用的紫外检测与声学成像仪沿着杆塔的导地线、绝缘子等部件进行近距离的扫描检测,就像给线路做安检一样,能够避免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干扰,提高了缺陷检测的精准性,增强工作质效。
“下一步将继续开展输电线路多种检测方式探索研究,不断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省级机巡中心负责人李杰豪表示,运用数智化手段助力输电设备带电检测、检修,让运维跑在故障前,实现无盲区全方位守护电力大动脉安全。(刘龙龙、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