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CTO回应与华为合作智驾业务传闻:消息不实,并未合作

全文1430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回应与华为合作智驾业务传闻,表示目前两家公司尚未展开合作。

02两家公司曾在9月份签署营销数智化全面合作协议,仅在营销领域展开合作。

03除此之外,长城汽车的品牌应用已登陆鸿蒙应用市场,但其他方面并无更深度合作。

04关于车企与华为合作的争论,一些品牌粉丝认为与华为合作能带来更大的竞争力,但车企选择自主研发也是合理的。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昨日晚间,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发文,对“长城和华为正在紧密洽谈高阶智能驾驶合作”的报道进行了回应。

回应称:

目前两家公司在这方面确实还没有展开合作。

以下为具体内容。

图片

分析

长城汽车与华为有关智能驾驶的合作并未开展,只是在9月份与华为签署营销数智化全面合作协议;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两方只是在营销领域展开合作,长城汽车借助华为云服务、智能连接、交互和AI等方面的技术,推进长城汽车营销数智化的转型。并且长城汽车的品牌应用登陆了鸿蒙应用市场,其他方面并没有更深度的合作,至少目前还没有来自品牌方的相关消息。

图片

以下观点与长城汽车和华为无关,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在长城和华为没有合作的前提下为何会传出相关虚假消息?

相信这些所谓的信源往往来自不同品牌的粉丝或者在垂直领域比较有话语权的知名人士,有关车企是否与华为合作的争论有许多,关注度最高的一次是上汽集团选择不与华为在相关技术领域合作。彼时有一些华为粉丝对上汽集团的“品牌灵魂论”表示不解甚至不屑,可是选择自主开发智能驾驶系统或智能座舱系统的车企有许多,现在又多出一个,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图片

不否认华为在这一技术领域有相当的研发成果,可是鸿蒙智行客观存在。

未来的汽车是需要用“软件定义价值”的,电驱动技术难免会让汽车在性能和操控两方面趋同,现在的中、高端电动或增程汽车在这两方面就很相似。实际上对于喜欢驾驶的汽车消费者而言,客观上“闭眼选车”都能选到驾驶体验不错的车。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过渡到比拼设计理念、品牌文化和智能座舱系统生态的阶段,可是设计风格也在趋同,品牌文化又处于同一个文化体系里,未来也没有什么可以比拼 。

于是最终就是要比拼智能座舱生态和智能驾驶系统,小米SU7的横空出世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结论;其依托于澎湃OS(原MIUI)为这款车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力,销量增速相当理想,此时的主机厂则会更愿意进行自主研发,除非没有这个实力。

图片

走属于自己的路

有一些华为品牌粉丝提出过相关的问题,为何主机厂不少走弯路,直接与华为合作多好呢?然而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两个智能领域,因为任何一家车企都能打造出性能强大的新能源汽车,而且故障率普遍足够低。所以把汽车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交由另一个公司,这家企业的竞争力又在哪呢?

如果车企都走到这一步,并且都将两个智能领域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最终则是供应商企业掌握了车企的七寸乃至于整个汽车产业。

车企届时会成为“代工厂。”

图片

回头再看车企的选择显然合理了许多,车企想要独立的发展,想要具备竞争力;能够选择的就是自主研发,只有自主研发才能够在未来具备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可能性。所以不论是哪家车企选择走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都不是错,或者可以说都是值得肯定的;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可能不会利好某些品牌,但是只要对自家企业是利好的就足够了。

华为是不错的企业,但笔者认为在市场空间巨大的本土市场里需要出现更多这样的企业。

原因正是未来的汽车价值需要用软件来定义,那么在这一技术领域当然也需要竞争;只有竞争才能让汽车的智能水平不断地进步,才能让汽车系统生态不断地丰富,并且也才能保证智能汽车产品在未来能有合理的价格。

图片

反之,一家独大总不见得能利好行业。

不过现在也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只是有一些品牌粉丝描述的比较夸张。在这一领域里有诸多知名企业,科技领域企业有小米、阿里、百度等耳熟能详的品牌;在垂直领域里也有许多知名供应商,比如闻泰、全志、南芯等汽车芯片供应商,有禾赛、大疆(Livox)、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供应商,动力电池供应商就更多了。

就应该是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才能让汽车行业欣欣向荣。

至于长城汽车会选择怎样的技术路线就不讨论了,总之各家车企都有自己的规划,而要实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所以等未来看结果就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