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万科维奇的体系下,武磊与此前比赛相比,是否有战术地位下滑?

全文1351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伊万科维奇执教中国队后,战术风格回归复古,强调长传、开大脚等简单粗暴的战术,导致武磊战术地位下滑。

02武磊在扬科维奇的体系中担任战术核心,但在伊万科维奇的执教下,地位逐渐边缘化。

03由于武磊频繁出现伤病和状态不稳,伊万科维奇更加重用张玉宁,使中国队进攻核心发生变化。

04尽管如此,武磊仍具备实力,有望在70分钟后发挥作用,成为球队的奇兵。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我从主教练的技战术角度谈一下吧,武磊为什么后面战术权重会下降的原因,扬科维奇和伊万科维奇的执教思路有何区别。

先说扬科维奇。

扬科维奇执教中国队的时候,他比较倾向于球队踢现代化的风格,战术上追求传切还有空间的利用。为了能让中国队跟上国际的步伐,球队也是采取了三后卫、边后腰等战术的理念在进行配合。

比较明显的就是亚洲杯期间中国队的比赛,很多次能够看到球队踢三后卫,在四后卫与三后卫之间无缝切换,球员们也是很喜欢从后场就开始倒脚进行传球,打地面配合的意图很明显。

图片

这么做有没有问题呢?

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冲突,这本身就是主教练的战术理念,他喜欢这么做,然后执教的时候让球员接受而已。

比赛中,老扬还是比较讲究地面渗透的,很喜欢打身后以及直塞,武磊这样的球员在他的体系下相对来讲会比较适应。

球队打转换拿到球的时候,首先会考虑的是怎么渗透,从敌方的肋部寻找到可以直塞的空挡,或者说通过韦世豪等人的冲击去打反击。

那期间武磊会是球队的战术核心,身体状态好的时候确实也是国家队比较有效的进攻武器。

他的无球跑动,禁区内的接应意识还是创造出了不少机会,遗憾的是武磊把握机会的能力稍逊,也有出现单刀机会打不进的画面,不然他的进球还会更多。

图片

伊万科维奇上任之后,初期接手球队也是萧规曹随,在不熟悉中国球员的前提下还是有延续扬科维奇的部分思路,也打出了一些配合出来。

不过随着球队被新加坡队逼平,后防出现很大的漏洞以后,伊万发现了中国队存在的诸多局限。技术不够硬,传接球的效率低,防守很差,体能也有很大问题。

延续之前的战术,球队固然能够进球,但是防守会成为漏勺,也无法获得相应优势。

为了改善国足攻防两端的问题,伊万科维奇是采取了什么招数呢?就是回归复古的踢法,不玩地面了,搞长传、开大脚等简单粗暴的战术。

尤其是0:7败给日本队以后,更是坚定了伊万苟着踢的战术理念。

图片

球队的技术不够细,那就直接上身体吧,开大脚找中锋,抢点下来去争取机会。同时抓定位球,有前场定位球的时候就往前冲,利用身体上的优势去打开对手的大门。

防守时,球队是踢442菱形中场,不过实际到比赛来看,球队更是一个龟缩防守阵型。全队都在后场,不高位压迫,放弃控球率,就让你们进攻。

我先防住你,耗你体能,然后利用球员之间迅捷的跑动和张玉宁的支点来获得进球。

这套简单的战术配置,反而让中国队收获奇效,面对印尼还有巴林的比赛都拿下了,而且场面比之前改观不少。

难看是难看,好歹攻防平衡。面对强队踢不赢,但能够保住球队下限,面对同级别的对手能够获得优势。

图片

从这时开始,武磊就渐渐从国家队的战术核心地位开始滑落,成了球队的边缘球员。加上他这时频繁出现伤病,状态不稳,这也坚定了伊万重用张玉宁的决心。

你上不了场,那我就用张玉宁吧,看看能不能赢球。这一变,也让中国队脱胎换骨,精神风貌变了过来。

足球场上,一般会有个惯性思维,就是哪套战术能接连获胜,就不会大幅度进行调整。谁踢得好,球员能适应,那么就会接着踢。

现在国家队的进攻核心是张玉宁,不出意外接下来的比赛仍会是这套思路,伊万也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变。

说到这,我还是得给武磊说句公道话,他的实力是不差的,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对球队仍有用。主力打不了,替补上阵会有奇效,尤其是70分钟以后,会是他起作用的时刻。

图片

到时对方球队体能下降,派上武磊还有会传球的球员上场给他喂球,再利用张玉宁等支点策应,他能够获得不少空间,二次接应下来会有不少得分机会。

能把握住会成为球队的奇兵,成为球队的“索尔斯克亚”。

我想伊万科维奇也不会对武磊弃用,明年3月份以后还会有重用他的地方,说不定到时武磊还能打进关键球,成为球队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