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学校长李德元:为什么学生眼中有题,却提不出问题?

图片

怎样定义上海的“入冬”?中国的豆腐有几种?窨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在上海市延安中学,类似生活化、思维化的问题,融入了各个学科的日常课堂。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不仅撬动课堂氛围,更调动了学生喜欢发问的天性。

从教38年,从初中校长、到高中校长,再到教育集团的掌门人,上海市特级校长、延安中学校长李德元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他坦言,要呵护青少年的好奇心,看似十分不容易,但只要有十足的决心去做,也并非没有办法。学生会提问、会质疑的能力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好的老师会调动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在课堂中提出有效问题。

什么是“有效问题”?在课堂上,不少老师通常会讲述一道例题,再让学生们思考两分钟,这种教学在李德元看来是“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理想的课堂是怎样的?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日前,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过于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不利于创新素养的培育

记者:当下,从小学到高中都十分重视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您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距离我们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多远?

李德元:前段时间,一位小学校长向我讲述了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发生的一次小冲突。

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题目:一条狗、一只鸡、一只鸭和一只鹅,请选出其中与众不同的那一个。老师给出的答案是“狗”,理由很充分:狗是四条腿,是兽类,是胎生动物;其余三种动物是两条腿,是禽类,是卵生动物。

然而,班级里有一名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鸡”,他的理由是:只有鸡不会游泳,其余三种动物会游泳。不过,老师并没有认可学生的答案,在作业本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家长则认为,孩子这样思考并没有错,于是和老师发生了争论。

实际上,这正揭露了我们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过于强调答案的标准化。学生的选择其实并没有错,老师不能断然否定学生和家长的观点,比较好的做法是应该以此为起点,把这件小事变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

过去,学校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轻育人,重进度、轻生成,重讲解、轻启发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只需要做好听、记、背、练、考。这种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它强调解题的正确性,答案的标准化和评价的分数化,导致学生眼中有题却提不出问题,长于解题却不善于解决问题。这种教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复制式”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可能超越教师的。

这种平面化的“习题”,只适合坐得住、静得下、学得细和练得勤的学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这种教与学的过程,只剩下“教材”和“练习”两件事,只能说学生“上过学”,而不能说学生“受过教育”。

记者:在教育界,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感受:看似学生阅读量不小,各类实践和实验也在参与,学科知识积累也很扎实,但为何遇到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却常常手足无措,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李德元:为什么孩子的知识越来越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这是眼下学校教育的“痛点”之一。在我看来,很多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无法建立知识与生活的关联,缺少了联系想象、实证推理,不会质疑批判;缺少了探究与研究,不会创新创造。

记得在一次学校的重要考试中,有一道有关汽车加油付费的数学题目,这道题曾难倒了不少考生。尤其是那些“头部学生”,在面对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化的题目时,居然也找不到解题思路,在这道原本很简单的涉及“百分比”的数学题上栽了跟头。正是因为他们长期习惯于标准化的答题,缺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无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变成了真正的“纸上谈兵”。

其实,细心的老师已经感受到,上海中考的命题近年已经开始变化,一些考查价值观、文明习惯、联系日常生活、社会问题情境化的新颖题目开始出现,体现出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新要求,这也是对初中、小学教学方向的一种信号,要引起特别关注。

“问题化”教学,对教师提出哪些新挑战?

记者: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习得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产生关联?这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李德元:教师要明确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教书的同时要育人,要把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到每一堂课。人的发展是多维的,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都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我们需要更多具有跨学科素养的教师。教师在教研中要特别关注单元内、跨单元甚至跨学科内容的统整,强调单元内容之间的逻辑意义,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

比如,一堂生物课上,学生需要完成的课题是“认识蛋白质”,教材中提到了有关豆腐的知识。于是有同学发问:老师,豆腐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是发明的,还是发现的?现在中国只有两种豆腐,为何日本有270多种有专利的豆腐?老师抓住了好问题,直接开启了一场有关豆腐的实践和讨论。

老师请学生查阅有关豆腐的“前世今生”,甚至在课堂上干脆做起了分组实验:用卤水、石膏和葡萄糖酸内酯三种添加剂,做出的豆腐有何不同?除了做实验,还要求学生做好实验日记。在教学过程中,这位老师还专门提到了食品安全和创新的重要性……显然,这样的课,学生自然会十分喜欢,习得的内容很难再忘记,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从教学角度看,在这堂课上,用到了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涉及了观察、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培养,关联了创新与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好课。

记者:“问题导向”的教学,显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眼下,越来越多的00后教师即将入职,他们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任务吗?

李德元:让年轻教师初入职场就适应并承担这样的教学变化,确实不易。学校里的很多教师,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更重标准化答案的作业和习题,考入名校的大多也是从题海战术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佼佼者”。要说他们有多强的能力,可以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此我并不乐观。

以教师招聘为例,学校每年都收到不少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生简历,看上去都十分光鲜。有一次,一位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的物理学硕士来学校应聘,讲起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轻车熟路”,十分自信。我随口问了他一个问题:“汽车远光灯和近光灯背后有什么物理学的原理?”结果,这位名校毕业生的回答并不准确,令人遗憾。其实,这不是这位年轻人的错,而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首先应该反思,在中小学教学和教师培训中,是否还有更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把课堂“迁移”到社会,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记者:就您看来,学校如何能在刷题“应试”和留出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李德元:2011年至2016年,我在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开始了一些尝试:在语数外学科单独开设情景式问题课,其余学科合作开设相关探索课程,教师全员参与其中。老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关联生活的情境问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阅资料、寻找答案、互相讨论、学会质疑。慢慢地,这种问题式教学就成为教师们教学的日常习惯,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在学校里,我有推门听课的习惯。一次,一位数学教师上了一堂课,叫作如何定义上海的“入冬”。乍一听,入冬好像应该是地理课、生物课,跟数学课有什么关系?结果一堂课听下来,连我都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老师给出了“已知条件”:上海市气象局规定,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标志上海进入冬季。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是“平均气温”?有的学生认为24小时中,可以每小时测量一次温度,然后取平均值来计算;有的学生说那太麻烦,语文老师说古代用十二时辰记日长,可以按时辰测量温度,再求平均值;也有学生说,大人说每天下午2点气温达到最高值,凌晨2点气温达到最低值,平均气温可以取两者平均值;还有的学生受到启发,说上周刚刚学过可以通过最值的方式来计算……随后,越来越多的问题被学生提出来。

比如,上海这么大,平均气温是从哪些地域采集的?地面温度和空中温度不一样,如何计算平均值?确定了入冬以后,真正的冬天是从这五天的第一天算起,还是从第六天算起……

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懂得去思考,不断“刷新”孩子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请同学们思考两分钟”。因此,教师在教研中要特别关注时代信息,要把时代问题有机整合到教材中。

教材有其稳定性,修改的周期比较长,而信息日新月异,如果教师只是用教材教,学生会落伍于这个时代。因此,我们要把课堂“迁移”到社会,让学生时时了解窗外世界的新发展,结合知识学习思考社会问题,是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

  作者:张鹏 李德元

文:张鹏 李德元图:视觉中国编辑:张鹏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