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近日,市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全社会用电量6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同时,工业报装接电容量同比增长48.0%,高技术制造业用电量增长7.5%,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4.10%。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系列电力数据背后展现出武汉发展“向上向新向绿”之势,折射出武汉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脉动与活力。
趋势向上
全社会用电量、工业报装接电容量同比两位数增长
夜晚的博世华域武汉工厂,只闻机器轰鸣,却罕见工人踪影。
11月20日,九峰山实验室激光飞旋,半导体设备在中试线上加速“奔跑”;博世华域武汉工厂机声隆隆,平均每39秒就有一台汽车转向机下线;光谷金融港全国“碳资产大脑”嗡嗡运转,交易数据不停闪烁……
市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3.8%、2.5%、15.2%,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为20.1%。从用电量贡献度来看,三大产业及居民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0.2%、10.5%、50.5%、38.8%。
“全社会用电量是生产生活状态的直接反馈。”市发展改革委能源调度处工作人员胡俊介绍,服务业和居民用电量是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这两项分别拉高全社会用电量增速5.3、4.1个百分点。
用电报装反映了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扩大再生产的活跃度以及未来用电增量的结构特征。统计显示,1—9月,全市工业报装受理接电容量207.6万千伏安,同比增长48.0%,连续9个月保持正增长。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柯分析,用电量超两位数增长,主要和经济结构、极端天气等因素有关。一方面,随着“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新能源替代项目出台,各行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力消费的增速加快;另一方面,今年年初两轮低温雨雪、夏季三轮高温热浪天气,拉高了居民和商业用电增长。
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我市四季度电力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将全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动能向新
计算机通信行业成用电第一大户
11月21日,光谷高新四路19号,联想武汉基地生产车间里,上百台自动货运机器人沿着固定的线路来回穿梭,每1.5小时配送13000多种原料。这家联想集团在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工厂,最高每0.7秒就下线产出1台手机或平板电脑,产品远销海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出口订单不错,拉动用电量同比增长超20%。”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综合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市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工业用电量25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拉高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1个百分点。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类行业增长动能强劲。”胡俊称,今年来,我市制造业用电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用电量117.5亿千瓦时,增速7.5%,占工业用电比重45.9%。其中,新能源整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需求旺盛,是高技术及装备制造类行业主要增长动力。
胡俊介绍,从用电行业看,今年以来,计算机通信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月均用电量突破7.9亿千瓦时,已超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传统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电量增长的第一大用电行业。
“用电大户变化折射武汉制造业加速向新。”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珺表示,计算机通信用电增长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反映出武汉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经济向绿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超高速增长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在武汉经开区岚图云峰工厂,生产热火朝天。统计显示,前10个月,岚图汽车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87%,订单量实现“六连涨”,带动用电量同比增长38.7%。
岚图汽车的发展势头是武汉经济发展向“绿”转型的一个缩影。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受传统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汽车业用电量同比下降,但是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加19.6%。
与此同时,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量降幅持续扩大,单位GDP能耗、碳排放量等连续下降。监测显示,前三季度我市高耗能行业用电量55.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4%。其中,钢铁行业月均用电量和占工业用电量比重,均为近6年以来最低值。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已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1家。
“充换电服务业表现亮眼。”在武汉日新科技光伏工业园,光储超充站每天都有车辆排队充电,前三季度光伏充电增长超30%。来自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市充换电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用电量1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0%。
“电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拉动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大增。”王珺表示认为,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等用电量快速增长,而钢铁、化工等传统高能耗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这种转型将支撑经济持续向好。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编辑:符樱】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