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决战低空经济:想用飞行汽车翻盘?日本想多了

如果要问2024年最火爆的产业话题是什么,那一定是低空经济。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央和各省都在密集出台政策,把发展低空经济上升为国策,以至于有行业内部人士开玩笑,说政策出得太快,连PPT都来不及改。

图片

其实,不是我们的政策出得太快,而是太慢,因为早在2021年,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都已出台了规划,而最早将其上升为国策的,正是日本,它比我们早了整整5年。

日本,已经把发展低空产业,做为复苏经济,重振国运的关键一环,其战略重心,就是研发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也就是俗称的飞行汽车,英文叫eVTOL, 而做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正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

不幸的是,日本虽然起了个大早,但又一次陷入中国友商的重重包围之中。而随着中国再次举全国之力发展低空经济,日本的如意算盘恐怕会再次落空。

我将以日本为线索,为大家解读低空经济在全球爆火的背后逻辑,以及中国的巨大潜力和历史机遇。



2012年底,蛰伏多年的安倍重新上台。为了提振日本经济,结束“失落的20年”,安倍一上来就疯狂印钱,想彻底解决日本的通缩问题。

结果到了2018年,日本的经济没有半点起色。安倍急了,决定发展新兴产业,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下令让经产省赶紧上报方案。

经济产业省,也就是过去的通产省,它就是专门做产业规划的,经产省经过详细论证之后,给安倍上了个折子,建议发展飞行汽车

安倍一看,认为可行,决定让经产省放手去干。

于是当年6月,经产省祭出了祖传的秘密武器,并开始拉人、组建团队。

它先是拉上了国土交通省,组成了团队中的官方核心。然后是拉企业,把美国的波音优步、日本航空、斯巴鲁等20多家公司都叫去了。最后是拉高校,比如东京大,由三方共同成立了一个组织,叫“空运革命公私合营委员会”,开始研究飞行汽车。

图片

这就是日本“官产学”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旦这么干,就说明日本要动真格的了。

6个月后,日本发布了《空中交通革命路线图》,将发展飞行汽车正式上升为国策。

日本为什么盯上了飞行汽车呢?

我查阅了经产省官员的采访,以及日本龙头企业当时的调研报告,发现日本人的野心不小,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是底层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随着电动汽车的崛起,电机变小了,功率反而变高了,电池容量变大了,成本却在下降,长时间飞行已成为可能,自动驾驶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也就是说,过去的技术难点正在被迅速攻破。

第二,日本曾是航空大国,但战败后,日本的航空工业被西方彻底肢解了,到现在已翻盘无望。但是,飞行汽车和传统飞机完全不是一回事,两者的产业链差别极大,但和汽车的产业链高度重合,日本是汽车大国,所以发展飞行汽车,就是日本弯道超车,重振航空工业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地面交通已经到了极限,一旦把飞行汽车的成本降下来,那空中交通就会直接起飞,摩根士丹利等美国投行认为,到了2040年,仅城市空中交通这一项,就有至少1.5万亿美元的市场。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去年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产值,正好是1.5万亿美元。

时机成熟、优势在我、利益太大,所以日本必须拿下飞行汽车。

图片

日本的计划是这样的:2019年完成首飞,2023年开始商业化,2030年以后扩大商用规模。

日本企业的动作也非常快,2019年12月,日本第一家飞行汽车公司——SkyDrive,就推出了首台载人飞行汽车SD - 02,其后续版本SD - 03,在2020年8月完成了4分钟的室内载人首飞。

图片图:SD - 03

SkyDrive成立于2018年,它是丰田亲手养起来的,在正式成立之前,已经有了6年的技术积累,所以才能快速实现首飞。

SD - 03重达400公斤,最大速度是5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号称是150米,最长飞行时间是10分钟,也就是说,一次最多能飞8.3公里。

虽然飞不高也飞不远,但SD - 03的首飞,让日本国内是一片欢腾。

而丰田除了自己研发,还盯上了美国最有潜力的飞行汽车公司Joby,并在2020年1月,向其投资了4亿美元,准备双管齐下,拿下飞行汽车。

日本政府也是一口气没歇,在2020年又推出了《增长战略跟进计划》,将政策范围延伸到了整个低空经济

日本一带头,其他国家就急了,从2019年8月到2020年3月,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韩国、欧盟和英国陆续出台了国家政策,开始大力扶持飞行汽车。

同年7月,德国的明星公司Lilium ,拿下了沙特航空50台飞行汽车的大单,总价值4.5亿美元,震惊业界。

图片图:德国Lilium

2021年之后,美国的参众两院也开始制定政策和规划路线。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做,那这块大蛋糕早晚会被欧美日吃掉,所以咱们根本没得选。

但幸运的是,高层敏锐地觉察到了形势的变化。于是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发布通告,指出发达国家已经发力,而我国的相关研究和政策还是空白,建议将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纳入国家战略,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3个月后,也就是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出台,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到国家规划之中。

这是低空经济第一次进入高层视野。

但进入2021年,日本明显提速了。



2021年10月,日本政府启动了“2025年大阪世博会飞行汽车展示计划”,准备在大阪世博会期间,将飞行汽车投入使用,主要用于短途运输和观光。

我个人认为,大阪世博会确实是一个关键节点,因为这种世界级的活动,对新兴的交通行业来说,从来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稀缺的应用场景,有应用才有产出。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宣传平台,可以大大加速新产业的发展。

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们使用了590多辆新能源汽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下子就坚定了决策层的信心,于是在半年后上马了“十城千辆”工程,来扩大应用场景,而这个工程,正是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最关键的一步。

图片

所以日本才会如此重视这次世博会。

于此同时,日本的车企也开始发力。

2021年9月,本田宣布下场,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飞行汽车的商用。

2022 年 9 月,铃木汽车对 SkyDrive进行了首轮投资,并准备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上,将共研的飞行汽车投入使用。

2023年10月,斯巴鲁也发布了自己的空中交通概念车。

日本7大车企,已经有4个下场了。

注意,这次和电动车可不一样,因为飞行汽车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日本车企完全没有包袱,可以大举投入。

不过,就在日本各大厂商发力的时候,来了一个搅局者。

2023年2月17日,日本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在户外实现了飞行汽车的载人飞行。在国土交通省的批准之下,一架四旋翼飞行汽车拉着两名乘客,在30米的空中以每小时36公里的速度,沿着大分市美丽的海岸线,飞行了大约3.5分钟。

图片

于是日本舆论再一次集体高潮。

可奇怪的是,日本的多家媒体在报道时,只介绍了这次试飞的组织者,但对最关键的飞行器型号和厂家是只字不提。

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架飞行汽车的生产厂家来自中国,它就是国内的龙头企业——亿航智能

亿航智能成立于2014年,总部在广州。从2018年开始,亿航就在欧洲、美国等地实现了公开飞行,这次去日本,也是那边的飞行团体策划的。

也就是说,官方还没下场,中国友商就已经把日本超了,日本这欢呼了个寂寞。

没关系,既然在自主研发上被中国超了,那还有风投这条路。万万没想到,这条路也被中国友商封锁了。

说来也巧,就在亿航拿下日本一血的6天之后,另一家中国龙头企业,峰飞航空的拳头产品,重达两吨的盛世龙,也完成了250.3公里的试飞,一举打破了美国明星企业Joby公司的世界记录,成了它的劲敌,而Joby公司,正是丰田重金投资的合作伙伴。

图片图片来源:峰飞官网

这是一点活路也不给日本留啊。

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家龙头的原因,2023年6月之后,我们的政策出台突然提速,尤其是在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被首次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在2024年3月的两会上,低空经济被首次列为新经济增长引擎。

至此,发展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策,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举全国之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成功,在航空领域再次实现弯道超车。

可一旦咱们下场,日本的前景就不妙了,因为两国的技术路线几乎是一模一样。

日本认定的飞行汽车,必须满足三大特征:

首先,它必须是电动的,因为传统飞机发动机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耗油高,但电动化可以极大降低制造和飞行成本。

第二,它必须是垂直起降的,因为日本土地金贵,修不起大量跑道。

第三,它最终是无人的,因为如果配上飞行员,不仅培训费高昂,还要支付高额工资。

图片

总结下来,就是电动化、垂直起降和无人驾驶。一旦完成了这三点,那飞行客运、货运的成本将大幅削减。

而我们在规划低空经济时,也强调三大特征,分别是新能源、垂直起降和智能驾驶,两国的这三大特征不谋而合。那些烧油、靠跑道起飞的,都不会是低空经济的主要飞行载体。

也就是说,这次日本没点错科技树,和中国在同一个赛道上。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日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因为我们有两大王牌,新能源汽车和无人机。


大国的底牌

先说新能源汽车,有国内的专业人员曾提过,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飞行汽车超过一半的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是重合的,这和日本人的判断一样。

可中国是电动汽车的绝对霸主,总产量占全球的6成,电池产量占全球的7成,上下游产业链是铁板一块,连欧美都切不进去,日本那是半点机会也没有。

再说这个无人机,和电动汽车一样,中国也主导了无人机的产业链,因此在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动力系统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比如自动导航、自主避障、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各类传感器,高效电机等等。

正因为有这两大产业打底,咱们的民营企业才能发展得这么快,在国家队下场之前,就能和美日最优秀的友商掰手腕。

目前来看,欧洲的那几个公司都不太行,领头的是德国的Lilium,因为融不到钱,它正在申请破产,腾讯给它投的那5.7亿美元,有可能要打水漂了。

所以在飞行汽车领域,中国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美国。

老美的技术创新能力确实是强,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所以哪哪都有它的初创公司,而日本正在紧抱美国的大腿,比如这个月4号,丰田的飞行出租车进行了首次试飞,而这台车,就是美国的Joby做的。

图片

那么什么才是决定中美胜负的关键呢,这一点业内的认知是一致的,那就是应用场景,只有出现高频次的应用场景,市场才能起来,从而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比如我上文提到的“十城千辆”项目,也就是每年选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广1000辆新能源汽车,主要用于公交和出租车。几年下来,虽然暴露了大量问题,但行业取得快速发展,仅用了3年时间,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寿命就增加了一倍,而价格却降低了50%,比亚迪等一批车企抓住了机会。

但飞行汽车和新能源车不一样,因为之前没人搞过,所以只能从头摸索,而探索商业模式这一关键任务,就落在了各省市身上,赶紧自己折腾去吧。

比如跨城客运。今年2月,盛世龙就完成了从深圳到珠海的首飞,将地面3个小时的车程,一下子缩短到20分钟。

如果真能低成本,并能确保安全飞行,那我们的城市规划、产业格局、居民消费,甚至房地产,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市中心上班,在郊区住大house,这都不再是梦了。

而跨城客运,甚至飞行汽车,都只是低空经济的一小部分。所以,谁能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并真金白银地砸,谁就能拿下这个万亿美元级别的新兴产业。

明年的大阪世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峰飞的盛世龙也准备在世博会上亮相,与各国友商同台竞技,咱们拭目以待。

(都看到这了,点个赞支持我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