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宝贝疙瘩”,全部露面!

图片
🏵️
入秋以来,武汉长江水位迅速回落,潜伏在江底的沙滩浮出水面,成为大家争相打卡的对象。
不管是鹦鹉洲大桥下的“江心小路”,还是天兴洲的“大漠盐湖”,异域奇景分分钟出片。
图片
图片
△上图为天兴洲,下图为江心小路
还有钓鱼佬踏着江边浅滩等鱼上钩,玩得不亦乐乎,一如140年前的汉口居民。
图片
图片
△上图为现在的洪山江滩,下图为1884年的汉口江滩(图源@宝记照相馆)*江边垂钓请注意安全,保护环境,严格单人单竿单钩,不要在水源保护地垂钓。
天兴洲、鹦鹉洲、白沙洲……长江里为什么会有沙洲?
江河中的沙洲是泥沙堆积形成的“岛”。江水带着泥沙向下游流淌,泥沙太多、水流太慢,泥沙就堆积在江中,露出水面就成了沙洲。
如果长江是项链,沙洲就是散落其间的珍珠。长江穿过武汉,留下许多沙洲,它们对于武汉可不仅仅是网红打卡地那么简单。
鹦鹉洲
沙洲聚沙更聚财
图片
外地来武汉玩的朋友,面对宽阔的长江,总会不由自主念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可是宽阔的江面只有川流不息的船只,鹦鹉洲在哪呢?
崔颢诗中的鹦鹉洲,在今天的武昌江边,离武汉音乐学院不远,所以古人在黄鹤楼(今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处)上很容易见到“芳草萋萋鹦鹉洲”。
鹦鹉洲得名于东汉末年名士祢衡的《鹦鹉赋》。其后至少400首诗词接力,让鹦鹉洲名扬1800多年。除了崔颢的《黄鹤楼》,李白也多次写过鹦鹉洲:“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鹦鹉洲的存在为船舶提供了良好的避风港,宋朝时蛇山南的江边商贾云集,形成了繁华的南市。
图片
△鹦鹉洲变迁示意图
但江水让鹦鹉洲起起伏伏,就像黄鹤楼一样经历多次迭代。明末,江流冲垮了武昌江边的鹦鹉洲。清时,泥沙又在汉阳江边淤积出新的沙洲(之后也被称作鹦鹉洲)。
清末大量湖南人采集竹木贩卖到武汉,然后定居于汉阳鹦鹉洲。竹木堆满沙洲,有了“日晒黄金夜不收”的繁华。他们修建杨泗庙祈求平安,才有了今天的“杨泗港”。
图片
△杨泗港都市T台,由杨泗港改造而来
虽然鹦鹉洲消失,但武昌江边还有金沙洲、白沙洲等,它们接替鹦鹉洲聚集商船,甚至和汉阳鹦鹉洲一样也曾有大规模的竹木贸易。
同样聚财的还有武昌江边的新河洲,它在今天的新河后街和新生路之间。清嘉庆年间新河洲出现后,盐船大量停泊在这里,一时商业繁盛,居民聚集。
图片
△新河街学校旁的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曾是粤汉铁路
清末以来,这些沙洲都曾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也逐渐融入汉阳或武昌,不再在江中摇曳。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白沙洲大道、鹦鹉花园、新河街等大量沙洲留下的地名,沙洲的影响还在延续。
而现在长江中的白沙洲,是80多年前新形成的。鹦鹉洲长江大桥下的“江心小路”也在近年秋冬季频频露出,似乎要成为新的鹦鹉洲。
大汉口
原来也是沙洲
图片
比起鹦鹉洲,武汉有一些洲出现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汉口火车站前不远,有个后襄河,是汉江的故道。早在明成化年间,汉江注入长江前在今天的汉口拐了一个大湾,大湾环抱的沙洲就是牯牛洲。
图片
△后襄河畔的武汉博物馆
清末以来,汉口城区往外扩张,浩渺的后湖水面几乎消失,牯牛洲也早已隐于繁华的街市。
今天在后襄河公园东边,还有牯牛洲街、下牯牛洲等地名,记录着这里的历史。
图片
△范湖(牯牛洲)远眺汉口城区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汉江汇入长江时曾经分成多个水道,北至谌家矶、南至沌口,都有汉江的身影。
汉口就是汉江的“三角洲”,随着泥沙淤积从水乡泽国中浮出水面。
所以,汉口其实就是一个个沙洲组合而成。
有了繁华的汉口,武汉三镇的格局才得以形成。
天兴洲
欢迎来到动物世界
图片
每年,超20万只候鸟来武汉越冬,沙洲正是它们喜爱的栖息地之一。
秋冬季节长江水位下降,露出大片浅滩,水洼中浮游生物、鱼虾聚集,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远离城市、没有污染与干扰也让候鸟能自由自在栖居。
在天兴洲,鸟儿们或在水边寻寻觅觅,或在天空盘旋起舞,创造出一场秋冬盛景。
图片
同样喜欢沙洲的,还有“水中大熊猫”江豚
在新洲区沐鹅洲附近,软质浅滩、原生岸线及水中深槽,可为江豚提供良好的栖息和觅食条件。近年来,有20多头江豚在此定居。
时常有居民在江边候着,就为看它们浮出水面嬉戏、觅食。
图片
油菜也中意沙洲。沙洲地势较低,夏季易被水淹没,洲上土质疏松,正好适合冬半年生长的油菜。所以那些没被开发的沙洲,春天常常被油菜花铺满,金灿灿一大片。
在沌口南边,通顺河汇入长江,形成了沌南洲。16号线让这里的油菜花海火爆出圈,春天来这里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
图片
新洲的沐鹅洲、江夏的铁板洲同样是油菜花的天堂。今年春天,首次大规模种植油菜的天兴洲也开出了5000多亩的油菜花海。
铁板洲
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
图片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攻占武汉,著名的中山舰就是在铁板洲下游被击沉。1997年,中山舰最终被打捞出水,并进入金口的中山舰博物馆展出。
图片
中山舰博物馆紧邻槐山(淮山),在槐山上眺望,铁板洲像一艘巨舰稳稳停在水中央。
而槐山脚下,槐山矶驳岸如一条巨龙横卧江边,惊涛拍岸,气势雄浑。它建于明嘉靖年间,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当年航运繁荣的见证。
图片
槐山旁的千年古镇金口,在西汉时成为江夏郡沙羡县县治所在,比武昌城的历史还早。
金口镇和武昌城挺像的。
大军山和槐山紧锁大江,阻碍了江水下流,上游江水时而左摆,时而右摆,侵蚀长江两岸,让江面变宽。随之水流变缓,江中泥沙就逐渐堆积形成铁板洲。
图片
△铁板洲,右上角为槐山,左上角为大军山
同样,龟蛇锁大江,上游江面展宽,鹦鹉洲、白沙洲便由此形成。
武昌城和金口镇的命运,因独特的地理格局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
在长江中下游,没有哪个城市像武汉一样,以长江为市中心,似乎也没有哪座城市的历史与沙洲联系得如此紧密。
沙洲,是武汉的宝贝疙瘩。
来源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