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调研行 | 广东制造业勇闯“无人区”

编者按:当前,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多措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信部办公厅组织媒体赶赴全国各地,进行“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设“新型工业化调研行”专栏,通过深入一线调研采访,展示地方工信系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举措、进展成效、经验做法、新风新貌,敬请关注。
图片
“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走进雷茨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

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广东造”,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工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8,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占比超过全国的1/3……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约16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制造业“尖子生”。

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跟随工信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走进广州和东莞,实地探访广东如何以制造业立省,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活力。为期4天的采访,让记者欣喜地看到,这里既有无人区的“创新求索”,也有闪耀全球的“品质担当”,还有世界水平的“高端制造”。广东正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湾区答卷”。

“向新”求索:加大自主创新勇闯“无人区”

在位于东莞的雷茨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90后”创始人兼总裁吴炎光打开了其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冷媒压缩机的开关——相较于以往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记者几乎听不到机器运行的声音。

“我们的压缩机轴悬浮精度是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机器高速运行起来震动和摩擦几乎为零,在有效降低设备功耗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机器运行效率,并减小了设备体积。”吴炎光举例说,一台300kW(千瓦)的雷茨风机要比传统风机综合节能超30%,每年节电量约为150万度、节省电费达92万元、减碳约480吨。

十多年前,风机技术还被国外企业垄断封锁,我国企业不得不“高价买、高价用、高价修”风机。2011年,20岁的吴炎光创立了雷茨智能装备。磁悬浮控制器、磁悬浮轴承传感器系统、机构设计、自扫频功能技术……一项项重大突破,让雷茨用数年时间打破了国外几十年的垄断,填补了行业空白。如今,这家公司挤进了国内悬浮风机细分领域的前三位,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8.11%。

图片

吴炎光向记者们展示着公司的“拳头”产品

近年来,广东涌现出许多在“无人区”创新探索的制造典范,他们抓住市场细分与空白的创业机遇,让“广东造”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低功耗广域窄带无线物联通信系统——TPUNB,在Wi-Fi、蓝牙等国外无线物联通信系统包围下,闯出一条新路。

“初创团队在3G时代研制智能门锁时就发现,我国没有一个完全独立自主、适合我国国情的物联网通信系统。”技象科技董事长徐新告诉记者。20年来,他们从物理层、链路层到平台层,一层层地突破。这套100%国产化的万物互联通信系统,不仅能够定制专有频段信号,还具备高安全性、抗强干扰、低成本、易部署等特点。目前已在广州部分重点区域实现物联专网覆盖,B端企业用户已超过1200家,明年预计这一数字将突破5000家。

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居全国第一;创新产出指数领先第二名一倍以上;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7.6万家,数量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广东正积极承担起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生产更多“根技术”,解决更多“根问题”,带动企业盈利能力和议价能力显著提升。

吴炎光透露,雷茨已经把风机的制造成本从8万元压缩到目前的2000元,近三年,公司营收平均增速达27%,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28%。

眼下,雷茨的产品变得越来越抢手。“今年我们磁悬浮冷媒压缩机刚刚推向市场,就收获了2000万元的订单,预计明年订单金额能突破2亿元。”吴炎光说道。

近年来,广州作为广东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围绕“卡脖子”问题推动自主创新,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相关技术攻坚工程,支持一批领军企业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目前,新锐光掩模、芯粤能碳化硅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喷墨打印OLED折叠显示屏、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高性能集成电驱、海洋温差能发电等一批创新成果取得突破……”广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星耀如数家珍。

“向上”突围:“链式”改造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化

在广东沃德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黑灯工厂”,产线上的机械臂、地面上的RGV机器人、立体仓中的堆垛机正在上演“协奏曲”。“以前生产70台CNC机器,需要100多名工人,现在仅需20名技术工人就能满足生产,生产线效率从原来的40%提升到如今的90%。”公司副总经理陈宗元感慨道。

图片

沃德精密的“黑灯工厂”

沃德精密是一家专业从事非标自动化系统集成与智能装备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小批量、多品种、变化大,是非标精密零件器械定制的特点,行业的数字化改造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点。”陈宗元坦言。

为此,沃德精密开发了一套智能编程系统,将公司20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到一个数据库中。这个数据库可以根据零件特点自动匹配生产,大大降低了试错率和成本。从小微企业壮大成为3C行业领域领先企业,沃德精密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复杂精密结构件的加工能力,客户覆盖富士康、立讯精密、OPPO、比亚迪日本电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近年来,广东不断向制造业尖端攀登。在工信部发布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广东示范工厂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广州市7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17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2家企业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业示范单位;东莞市累计认定智能工厂36个、智能车间77个。

从橡胶密封圈起步的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20年前进入自动化行业,已经实现了“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现在,里工实业的数智化转型经验变成了一种可销售的服务,2023年公司入选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名单。“今年,我们开始把过去几年做智能制造的经验提炼出来,给广州的中小企业做了数字化转型,给东莞的医疗设备企业做了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也给深圳的港资企业做智能车间改造。”里工实业总裁李卫铳对记者说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下,广东正掀起“链式改造”热潮——由链主企业牵头带动整条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协同改造,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

图片

TCL华星印刷OLED显示屏

作为新型显示产业链的头部企业,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发挥“头雁”作用,针对新型显示产业链上游核心材料和高端装备国产化率不足的问题,构建了技术创新协作平台,推动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在已有的第4.5代试验线和检测实验室的基础上,TCL华星建设了新型显示全链条检测平台,服务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动检测方法行业统一和标准化。

在广东,实施类似改造的产业链还有千千万万条,点燃了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的蓬勃动力。广东省工信厅总经济师邹勇兵介绍,近年来,广东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实施“百链韧性提升”转型行动,“一链一策”进行精准培育;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协同推进“单点突破”和“链式转型”。

“向外”开拓: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最近,新加坡滨海湾海岸大道和滨海艺术中心出现了几辆无人驾驶的环卫车,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车辆出自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

文远知行无人驾驶环卫车在新加坡街头工作

就在3个月前,这家企业的无人驾驶测试车开始在美国圣何塞及周边区域投入运营。不久后,他们又和全球最大出行配送公司优步(Uber)合作,开启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阿联酋的商业化运营……至此,文远知行已在全球7个国家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及运营,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美国4地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7年前从硅谷诞生的文远知行,自创立起,就将视野放之全球,雄心勃勃开拓万亿元级市场。

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欧洲对小型L4级自动驾驶小巴需求将升至每年几千辆。而在纽约、东京等打出租车非常昂贵的大城市,纯无人运营的Robotaxi也将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让文远知行看到了巨大商机。

作为外向型工业大省,广东与全球市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一直以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广东的货物进出口额中95%属于制造业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进出口占全国的20.9%,规模和比重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广东进出口增速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41.5%。其中,新能源汽车等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8.8%,占出口总值的65.2%。

从加快商品“走出去”,到加强本土化布局“走进去”,近年来“广东籍”企业“出海”的模式不断升级。

“不同于在国内区域性的Robotaxi运营,海外国家的自动驾驶路跑牌照,需要公司深谙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州、不同城市的法律法规和产业发展痛点需求,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验证通用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文远知行的创始人兼CEO韩旭告诉记者。

“企业‘出海’,应当往高端竞争,发展前景才是无限的,一味地抢夺低端市场,不仅不会受到‘出海’目的地的欢迎,商业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说道。

成立于2008年的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就深谙此道。明珞第一次将自家产品销往海外是在2014年,为一家名为“威泰克”的日本公司在墨西哥和日本分别设计建造两条机器人生产线。自那以后,明珞聚焦汽车车身制造主业,为全球各大知名企业的工厂设计建造自动化生产线,且技术一直向更高端迭代。

“我们始终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明珞副总裁龙璞对记者说道,在明珞的汽车生产线上,最快42秒就能下线一个汽车车身。他介绍,明珞已经积累了12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的交付技术与服务经验,业务拓展至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占比超过70%,2023年营收规模近17亿元。


作者丨齐旭
编辑丨诸玲珍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