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湖调蓄带。 本报通讯员 李丹 摄
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 本报通讯员 马娜 摄
●统筹生态保护与生产功能,抓住减少入湖污染负荷这个核心
●进一步拓展思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推进“废水”变“肥水”
●通过灌区和农业基地的建设推进水价改革,进而倒逼农业生产节水减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三湖”保护亦是如此。
今年以来,玉溪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玉溪实践重要内容,以闭环线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节点工程、重点工作,推动各项目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体系构建基本成型,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跨入2.0阶段。
优化循环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23年以来,按照省委“三湖”保护治理专题会要求,玉溪市委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深化措施判别、谋划破解之策,加快解决拦蓄带“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问题,提出要统筹生态保护与生产功能,抓住减少入湖污染负荷这个核心,探索实施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灌溉、高效节水水利、高标准农田改造引水、高效林业发展用水“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
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包含拦截、抽提、调蓄、灌溉、管理五个体系,通过构建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闭环,优化湖外水资源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在湖外循环利用,实现清污分流、清水入湖,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提升”。
“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不是拦截所有的入湖水,而是把初期雨水、农田尾水、散漏污水、回用中水等水资源拦截后循环利用,推动清污分流、清水入湖。”玉溪市湖泊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像抚仙湖流域的梁王河等,要避免这些常用清洁水被污染,推动其直接入湖;对星云湖、杞麓湖,我们的重点是拦截污染较重的汛期初期雨水,推动水质清洁的中后期雨水入湖。”
2024年,玉溪市进一步加强综合统筹,提前谋划部署,强化上下联动,实地督导帮扶,采取综合措施,抓细抓实抓好三湖流域初期雨水污染防控,有效防止初期雨水冲刷污染物入湖影响水质、水生态环境安全。汛前统筹开展拦蓄带“腾空、清淤、晒塘”。截至4月30日,“三湖”拦蓄带累计腾空库容约228万立方米,为接纳汛期初期雨水做好准备。同时,持续推动深化“七清”工作,尽力清除源头上看得见的污染。
据测算,截至2024年10月底,“三湖”流域拦蓄带管控区域降雨1813.5毫米,估算产生地表径流5547.29万立方米,其中拦截存留1297.37万立方米、抽提调蓄997.59万立方米(循环抽提回用)。
优化配置 保证缺水山区有水可用
通过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玉溪市立足于实现“三湖”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江川区雄关乡位于缺水山区,主要生产生活用水依赖雨季降水和外地调水。2023年6月,星云湖调蓄带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启用,调蓄带中的水资源被提水泵站送至郭家大山垭口5000立方米高位水池,再通过闸阀控制分别向杨仕林水库和关大箐小坝输水,最终,雄关片区上营村委会、下营村委会和窑房村委会的农田灌溉用水困难得以解决。
“以前我们用水都是靠下雨、靠车拉,现在水库有水了,等管道进田之后,农民用水会更加方便。”雄关乡上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陈江国表示,通水之后,之前因为缺水无法耕种的山地也被利用起来,农民收入将大大增加。
“我们连夜加班加点、抢工期、提前预订设备,优先设备进场安装,打破常规施工工艺,以保证项目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通水的目标。”星云湖调蓄带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施工方、江苏鹏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江贵荣介绍说。
资料显示,通过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抚仙湖浑水塘、新村片区1.43万亩山区耕地用水得到解决,农业生产发展更有保障;星云湖流域常年干旱的雄关片区、安化片区通过拦蓄带泵站实现低水高用,1.79万亩山区耕地用水得到保障;杞麓湖河西、里山等资源性缺水地区通过沿湖初期雨水和农田尾水提供用水保障,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在逐步化解。
优化运营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要实现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调蓄带拦截蓄水就得“截得住、控得实、用得好”。
采用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水泵和阀门,利用传感器技术监测土壤水分,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灌溉和肥料投放,全覆盖建设尾水收集管网确保尾水不入地、不入湖——这是澄江市龙街街道万海社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生产场景。基地由澄江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23年8月底建成,占地156.57亩,采用无土离地全基质、现代温室大棚、水肥一体系统全自动滴灌、农田尾水全收集的现代化种植模式,共种植蓝莓6万余株,年产蓝莓鲜果120吨以上,产值180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通过建立“村办公司+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依靠当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助推群众和集体双增收。万海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22年的14.6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46.6万元,并就近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45万人次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45元。
今年以来,抚仙湖北岸坝区建成现代标准化农业产业中心机房20座,认定县级农业基地239个,其中新(改扩)建农业基地11个,设施面积6329亩,种植环境友好型作物7.7万亩。星云湖认定县级农业基地214个,其中新(改扩)建农业基地26个,设施面积1603亩,种植环境友好型作物10.29万亩。杞麓湖认定县级农业基地78个,其中新(改扩)建农业基地6个,设施面积1000亩,种植环境友好型作物11.01万亩。
“以前在‘三湖’流域种植的‘大水、大肥、大药’的作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现在,我们要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作物的种植。”玉溪市湖泊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要通过灌区和农业基地的建设实现管网进田、刷卡用水,推进水价改革,进而倒逼农业生产节水减排。“通过政府、企业和集体、农户协商的方式,逐步实现‘谁用水、谁付费’的良好运行模式。”该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围绕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闭环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前项目推进情况,玉溪市将进一步加大节点工程、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尽快补齐构建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闭环的能力短板,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努力推动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再到水市场的全过程运营管理,为工程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有效消减入湖污染负荷、减轻末端调控压力、减少运行管护费用,进一步提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形成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大格局。
“未来,要实现供水管网铺设到哪里,水价改革就推进到哪里,像建电网一样建水网、像管生活用水一样管农业生产用水。”玉溪市湖泊管理局工作人员说,“我们将深化有效的运行管护机制,科学测算确定项目运行管护成本,确保群众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云南日报 记者 王剑钊 杨茜)
记者手记
想要治好湖,就不能只治湖。
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运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真正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三湖”保护治理也一样,不仅要抓好湖泊水质管理,更要抓好全流域治理,管好流域内所有的城、乡和山、水、林、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可持续地保护治理好“三湖”。
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三湖”流域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配不均匀的问题。湖泊拦蓄带拦下的污染水,对“三湖”来说可能不是优质水源,但对于缺水的山地来说,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通过抽提、调蓄、灌溉,不仅解决了缺水山地的用水困难,还能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行至当下,下一步的管理工作最为关键——既要管好工程,又要扎实开展水价改革。要转变农户千百年来“靠天吃饭、免费用水”的观念,通过协商定价,既能发展生产,又能保护“三湖”,确保群众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王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