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繁华是太原

图片

图片

迎泽大街换新颜 尚 莹 摄

图片

太原古县城 张 越 摄

图片

傅山绘《山水图册·文笔双峰》(资料图片)

康玉庆

  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末期晋阳城肇建,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政权灭亡,曾经九次为都,称为“九朝古都”。宋金元明清历代,城市建设引领全国风骚,“锦绣太原城”名满天下。时至今日,太原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城市。

  晋阳肇建

  春秋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出现了变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萌芽。众所周知,生产力有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春秋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在生产工具上,就是铁器的使用,特别是铁犁铧的出现,用牛耕地成为普遍现象。卿大夫以此开垦了大量荒田,掌握了所谓“私田”。井田制趋于瓦解,于是周王室式微。这种现象在晋国尤为明显,六家拥有大量“私田”的卿大夫执掌了国家朝政,晋国国君大权旁落,政治上出现了“六卿专权”的局势。

  六卿之一的赵氏,在这一时期扮演了强有力的角色。相传赵氏祖先是一个善于打猎、养马、御车的氏族,属于东夷部落,后来在商王朝为官。武王灭商,该氏族沦为周王室的宫廷奴隶,为周王御车。周穆王时,赵氏族人造父因御车平叛有功,升为卿大夫,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其后人因此姓赵。春秋末期,赵氏是晋国专权的六卿之一。当时赵氏的卿大夫叫赵简子,又名赵鞅,是大名鼎鼎的赵氏孤儿赵武之孙。

  赵简子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强人,他看到形势日益变化,为了占领晋国边鄙战略要地,命其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缘的晋水之滨建起一座城池,地点在今天太原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一带。古人称山南水北为阳,因为该城建在晋水之北,故名“晋阳城”。太原城由此肇始。

  晋阳城创建的具体时间是公元前497年。这一年,历史典籍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晋阳的记载,即《左传》定公十三年(前497)“晋赵鞅入晋阳以叛”。所以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放眼全国,如太原一般具有如此悠久历史的城市并不多见。

  晋阳城的选址极为考究。在中国古代,无论是聚落还是城市的布局,都遵循着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准则,追求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格局。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提炼出的选址理念,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到了春秋末期,我国的城建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那个时期,诸如《管子》和《考工记》等著作问世,它们详细阐述了关于都城及其他各类城市选址和布局的理论框架。

  新建的晋阳城,东边有汾河,南边有晋水,晋水入汾处汇聚成一个大的湖泊,叫“晋泽”。后世晋泽旁建有台骀庙。台骀是传说中的汾水之神,所以晋泽又名台骀泽。晋阳城西北两面是巍峨的吕梁山,符合“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生态理念。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而且饮用水一定是流动的活水。当时汾河流量丰沛,川流不息,可以满足晋阳城居民的生活用水。城内居民的生活污水需要排放,不能和饮用水混在一起。晋阳城生活饮用水来自汾河上游,生活污水则通过台骀泽排到汾河的下游。

  除了用水,还有用火。当时煤炭还未被广泛使用,烧火主要靠薪柴,其用量非常之大,需要靠近大片森林。当时晋阳城背靠的吕梁山,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为晋阳居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薪柴资源。

  晋阳城选址在汾河流出吕梁山的一个巨大冲积扇上,考古资料显示,此地是中国农业起源比较早的地方, 所以晋阳城周边,尤其是汾河两岸,土地肥沃,山川秀美,特别适合农耕、放牧和渔猎。建城之初,赵简子在晋阳西山“有食谷之马数千”。春秋时期,原始的狩猎、捕鱼是农业生产的辅助。吕梁山森林茂密、水草丰厚、野生动植物繁多,便于狩猎和采集。汾河、晋水水资源充足,鱼类丰富,网钓捕捞特别方便。由此可见,晋阳城是一处农牧兼顾、渔猎并举的富饶之城。

  晋阳城东南临水、西北背山,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座具有军事功能的城池。后世称其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后汉书》)。

  初建的晋阳城,城墙高4丈,用黄土夯成,呈正方形,城中建有宫殿,“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廧之”“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意思是宫墙为木质构架,特别牢固,宫殿柱、础的连接处用铜制成。董安于是一位杰出的城建工程师,同时也是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古代最得力的守城武器就是可以远距离射敌的弓箭,董安于把制作弓箭的木材、铜等原材料,巧妙地藏于宫殿建筑中,守城之时,木材可以制作箭杆,铜柱则可以回炉冶炼制作箭镞。

  “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矣”,这是当时人们对晋阳城的评价。古代城市,筑有两道城墙,“城”是里面的一道城墙,“郭”是城外的城墙;至于“仓廪”,公家收粮的地方为“廪”,私家收粮的地方叫“仓”,当时的晋阳城,不管是公、私粮粟,储藏都很殷实。晋阳城池牢固完善,物资军器特别充足,公廪私仓富实盈满,是一座坚固的军事城堡。太原赵卿墓曾出土一座大型镬鼎,是大型青铜器,足以烹煮整只牲畜。墓葬附属的巨型车马坑,也是那个时代规模最大的车马坑之一。出土的车马坑被固化保护,是太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些珍贵文物,都是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也是晋阳城创建规模的佐证。

  赵简子长期居住在晋阳城,其间,他联合智、魏、韩三国,成功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使得自己成为晋国极具影响力的卿大夫。赵简子在70多岁的时候去世,他的儿子赵襄子接替了他的位置。

  赵襄子为赵简子的庶子,名叫无恤,其母为戎狄女子,赵简子打败戎狄后,掠其为妾,而生襄子。古籍记载,赵襄子聪明能干,赵简子很喜欢他,用“恒山寻宝”之策,立其为继承人。据说赵简子有十个儿子,他告诉儿子们,在北岳恒山藏了大量财宝,谁找到财宝,谁就是赵氏接班人。诸子上山寻宝皆空手而归,唯有赵襄子找到了。他说出了恒山具有的战略地位——占领此山便可以居高临下,消灭戎狄建立的代国,这就是北岳恒山的财富。在古代,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宗族权力的,而赵简子打破了常规,传位给了赵襄子。

  在那个时期,掌握实权的卿大夫智伯以与越国争霸为由,对赵、魏、韩三国实施了逐步侵占的策略,即所谓的“食果去皮”,要求这三家各自割让百里土地。赵襄子继位后,看破了智氏的蚕食之计,对其无理要求断然拒绝。于是智氏联合魏、韩,三家联军包围了晋阳城,却因晋阳城坚池深、董安于筑城时所用的制作弓箭原材料丰富,攻城年余,晋阳城岿然不动。智伯看到晋阳城的东边是汾河,南边是晋水,晋水的源头地势比晋阳城高,于是心生一计,在晋水的源头筑坝截流,抬高水位,然后在晋阳城墙的外围筑起一道堤坝,将晋水引入城墙与堤坝之间,名曰“围灌”。这种攻城方式在中国军事史上有重要一笔,此引水工程成为了今晋祠著名的“智伯渠”。

  灌城之水越来越高,水位“不浸者三版”,晋阳城内潮湿不堪,难以居住。人们只能“构木而巢,悬釜而炊”,就在树上搭个窝棚居住,灶台潮湿不能安锅,只能把锅吊起来做饭。在此危急之时,赵襄子派家臣张孟谈趁夜潜入魏、韩营中,一番游说,使得魏、韩决定倒戈。

  赵襄子在约定的日期,派人挖开堤坝,聚积的灌城之水直冲智氏军营。智氏带领人马逃往魏、韩驻地,遭到了魏、韩的迎面痛击,最后走投无路,只好向西山方向逃窜,结果被赵襄子预先埋伏的人马擒获,全军覆没。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了“溺器”。关于“溺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酒杯,古代把敌人头颅制成酒杯,用来喝酒庆祝胜利;另一种说法是尿盆,用以侮辱仇敌。

  灭掉智氏以后,赵、魏、韩三家不仅平分了智氏的领地,顺势把晋国的土地也全部瓜分,晋国名存实亡。赵国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都,占据了晋国的北部;韩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占领了晋国的中部,魏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占领了晋国南部。此即历史上著名的“水灌晋阳”“三家分晋”故事。至此,春秋时的秦、燕、齐、楚,又加上赵、魏、韩,形成了“战国七雄”。晋阳之战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它标志着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由奴隶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九朝古都

  战国末期,秦国在统一战争中设立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从此晋阳又称太原。古代,太原曾九次做过割据政权的都城或大一统王朝的陪都,因此被称为“九朝古都”。

  赵国初都 自赵简子肇建晋阳,经历几代到赵献侯时,将都城迁至中牟(今河南鹤壁),后又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

  前秦都城 前秦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中氐族建立的政权。前秦皇帝苻坚带兵和南方的东晋进行了一场大战——淝水之战,失败以后被部下杀死。苻坚庶长子苻丕,负责防守东部地区。苻坚死后,苻丕在晋阳称帝,晋阳做了2年的前秦都城。

  北齐别都 高欢担任北魏的丞相,掌握朝政,将北魏都城由洛阳迁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史称东魏。但是高欢不住邺城,而是利用太原的军事战略地位,在此建立“大丞相府”,遥控东魏政权,当时晋阳城号称“东魏霸府 ”。高欢死后,其子高洋称帝建立北齐。北齐的首都还在邺城,但以晋阳为“别都”,也就是第二都城。北齐的皇帝经常住在太原,太原实际上是北齐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太原为“北齐别都”28年。

  大唐北都 唐代,太原被称为“北都”或“北京”,是大唐帝国的陪都。晋阳是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之地,其地位毋庸置疑。同时,太原也是军事重镇,是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回纥南下的前哨阵地。此外,太原还是武则天的故乡,武周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登基伊始,就把太原定为北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又改太原为北京。太原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全国第三大都会,其形制规模达于鼎盛。当时的太原,规模恢宏,经济富庶,人文昌盛,水光山色,生态优美,可谓太原城市史上的黄金时期。

  前晋都城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攻占长安。唐朝皇帝令沙陀酋长李克用从山西北部南下镇压农民起义。李克用带领沙陀骑兵镇压了黄巢起义,被唐朝皇帝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封为晋王,以太原为都。尽管李氏父子沿袭了唐朝的年号,但唐朝实际上已经灭亡。因此,一些历史学家将李克用统治时期至李存勖称帝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前晋”。

  后唐“北京”、后晋“北京”、后汉“北京” 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其后,石敬瑭建后晋,刘知远建后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都是太原起家的沙陀族军人,所以后唐、后晋、后汉合称为“沙陀三王朝”。三王朝都以太原为“北京”,建立陪都。

  北汉都城 刘知远死后,大将郭威建后周。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以太原为都城,建立了北汉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地区唯一的割据政权,共历4帝28年,后被北宋所灭。

  锦绣太原城

  北宋灭掉北汉,宋太宗为了彻底铲除割据势力,保证宋朝的一统天下,遂将晋阳城付之一炬,又掘汾、晋两水漫灌晋阳废墟。

  当时太原的战略位置仍然十分重要,是防御契丹南下的军事重镇。宋代开国功臣、留守太原的大将潘美,为了巩固边防,抵御契丹,在离晋阳城不远的北部、汾河东岸的唐明镇又建一城。新建的太原城范围,东在今桥头街一线,西为今新建路,南到今起凤街,北至今后小河,为一方形城池。城内街巷全部为丁字街,后世认为是为钉破龙脉之意,实际上是潘美按照军事需要所建。当时太原的北部是契丹族建的辽,西部是党项族建的西夏,太原城是中原地区守护北部和西部的重要屏障,丁字街不适合骑兵巷战,可以有效地阻止游牧民族的骑兵进攻。

  北宋时期,太原城市建设颇具特色,集中表现在汾河水患治理与城市园林的巧妙结合。宋代太原城位于汾河之东,汾河水患频发,对太原城形成严重威胁。每当夏秋,汾水暴涨,城西一带遂成泽国。北宋天圣三年(1025),治水专家陈尧佐任并州知州。他全面观察分析了太原地形与汾河水情,在城西北筑起一道环形大堤,形成一个大型湖泊,以蓄汾河洪水,大大缓解了汾河对太原西部城垣的威胁。陈尧佐还在堤坝上广植柳树,湖内广植荷莲,名曰“芙蓉洲”,堤上建造“杕华堂”“彤霞阁”等亭台楼阁,俨然一座水上园林盛景,名曰“柳溪”。这里春花烂漫、夏荷飘香、秋枫尽染、冬雪琼枝,成为太原官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朝廷任命端明殿学士王素为太原知府。他在陈尧佐柳溪的基础上,加固河堤,防患未然,果然“一夕水骤至”,太原城“人赖以安”“民免于难”。柳溪盛景一直存在于金元时期。元初,太原名僧小仓月赋《柳溪》诗:“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据地方史志记载,今杏花岭区的柳溪街、金刚里、金刚堰一带,便是陈尧佐、王素修筑的柳溪及堤坝所在。

  明代,朱元璋为了防御北边的蒙古残余侵扰,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驻守太原。朱元璋命永平侯谢成建晋王府,之后,在宋代太原城的基础上向北、向东、向南扩展。扩建的太原城开八座城门,东边两个,就是现在的小东门、大东门,“大东门”以前叫“宜春门”,东面是春,因此得名。小东门最早叫“迎晖门”,早晨迎接光辉的地方。北边的两个城门抵御外敌首当其冲,一个叫“镇远门”,即今大北门,有镇压远方敌人之意。修建地铁2号线时,挖出了镇远门前石桥,因此在原址建镇远门博物馆。另一个叫“拱极门”,即今小北门,有“众星拱北极”之意,今位于五一路和北大街十字路口的拱极门城楼,是明代八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的遗迹,现已修葺一新,供人游览。南边两个城门,西边的叫“迎泽门”,东边的叫“承恩门”。中国是农业社会,南风可以带来降雨,就会获得粮食丰收,所以有“迎接承受南风带来的恩泽”的意思。太原的西城门,靠北一座叫“阜成门”,西边是秋,是农业丰收的意思;靠南的一座叫“振武门”。东“文”西“武”,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

  太原的每条街道都有其文化传承,虽然旧的建筑没有了,街道的名称却作为历史名片和符号保留下来。比如现在的“三墙路”,规范名称叫“萧墙路”,这里原是明代晋王府的萧墙,分为北萧墙、上萧墙、西萧墙三段。晋王府在清初被火烧毁,但留下了萧墙遗迹,俗称“三墙路”。

  杏花岭区的坝陵桥街,缘于北沙河上的一座桥梁。北沙河发源于太原东山,宋代为城外的一条小河,明代扩建太原城,圈入城内。为了不影响河道行洪,北沙河在小东门外,人为改道,引到城北,这样才形成了现在的北沙河。原河北岸有关帝庙,为方便晋王府进庙烧香,在旧河道上面修桥,名曰“坝陵桥”,因为在坝上修桥,特别壮观而得名。其后河岸两边盖了民居,形成街道,即今坝陵南街、坝陵北街。原来的河道受西城墙阻挡,形成一片黑色水域,名曰“黑龙潭”,就是现在的龙潭公园。

  明代,太原县城修建。这里原本是宋太宗焚毁晋阳后留下的废墟。晋阳被火焚后,居民迁移到了河东的“唐明镇”。潘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太原新城,并同时构筑了“平晋城”,也就是现在小店区富士康园区所在的地方。城西村的名称来源于当年平晋城的西门。然而,由于地理位置不佳,汾河的泛滥使得平晋城饱受影响。到了明代初期,平晋城再次遭受水患,最终被废弃。明洪武八年(1375),县城迁回了晋阳城的旧址,并更名为太原县城。因此,在明代,太原实际上拥有两座城池,一座是府城,另一座则是县城。

  太原东西山植被茂盛,生态优美,宋元明清时期城内有柳溪、杏花岭、松花坡、海子边等园林盛景,北宋词人沈唐在其《望海潮》词中称赞太原:“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描绘太原城景:“太原城甚壮丽,二十五睥睨作一楼,神京所不如也。”睥睨指城墙错落有致的堞垛,形容太原美丽的城墙天际线。 为此当时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

  现代化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城迎来新生。通过改造旧城区、修建新城区,使得太原市逐渐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比如在城南土路上修建的一条宽达70米的迎泽大街,现在看来,非常有远见。迎泽大街建成后,成为了仅次于长安街的“中国第二街”“三晋第一街”。如今,迎泽大街经过历次延伸重建,成为横贯太原东西的一条城市中轴线。

  上世纪90年代,太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太原下辖六区一市三县。北部的尖草坪区是太原的上风上水,生态屏障,优先发展城郊公园和水源保护地。太原东部属于缓坡丘陵,地势开阔,已建成鳞次栉比的住宅区和空气清新的山地公园。太原市宽阔通达的快速路,迎宾桥、晋阳桥等23座横跨汾河的大桥,贯穿南北的汾河景区,点缀其中的雁丘文化园,集中展现了太原城市建设的巨大发展成就。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太原市的城市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在2020年12月,太原市开通了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以此为基础,一条连接客运西站、火车站、太原南站以及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的地铁1号线,预计将在年底开通。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我们有信心。

  讲座地点:晋祠稻田书院

  主 讲 人:康玉庆

  时 间:2024年6月30日

图片 

  康玉庆,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太原学院旅游系原系主任、教授。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古都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历史学会理事,太原市委组织部联系专家。主要学术成果有:合著《太原史略》,主编《太原历史文化》《中国旅游文化》《山西深度旅游导读》,参编《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中国古都研究》等著作十余部,发表《晋四卿晋阳之战》等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要从事山西历史文化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