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带“雪”的节气到了!你们那里下雪了吗?

全文1474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11月22日3时56分迎来小雪节气,此时节降水形式开始逐渐由雨变为雨夹雪或雪,但雪量不大。

02小雪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总结,各地初雪时间差别很大。

03由于气温渐低,人体应顺应天地之变,小雪时节宜早睡、不宜起得太早,全面保暖。

04此外,小雪时节各地民间习俗丰富,如腌制蔬菜、制作腊肉、打糍粑和酿酒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北京时间11月22日3时56分迎来了小雪节气,此时节,很多人都期待“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这般浪漫美好一幕的发生。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天气寒冷,降水形式开始逐渐由雨变为雨夹雪或雪,由于此时“气寒而地未寒”,所以下雪的次数不多,雪量也不大,故称之为小雪。

图片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在二十四节气中,除小满外,小与大往往对应出现,如小暑对应大暑、小雪对应大雪,小寒对应大寒,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总结。

雪,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冬天的使者。当雪意初现,独特的冬天就开始展露其素美的容颜。因而,每逢小雪节气,人们大都渴望那迷人的初雪降临。

图片

王来华介绍,我国幅员辽阔,冬季气候的南北差异比夏季大得多,因此各地初雪时间差别也很大。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通常在小雪节气之前就已率先飘雪;华北、黄淮区域一般会在小雪节气时迎来初雪;南方大部分地区通常会在12月中旬之后见雪,而到了华南地区,一年中能不能见到雪花飞临,则完全要看机缘了。

你们那里下雪了吗?

小雪 · 三候

一候

虹藏不见

虹即彩虹,为雨后天象。小雪节气,降水形式逐渐从雨变雪,五彩斑斓的彩虹悄然隐去。

“小雪”,顾名思义是指这个时节的雪量还不太大。为什么呢?气寒而地未寒。阴气下沉而凝为雪,大地却还有储集的热量护佑,未到最严寒的时候。此时,也许有雪,也许无雪,雪是或然的,雪是轻柔的。

不管来与不来,雪总是带给人们别样的心情:不来,给了人们盼望;来了,给了人们欢喜。“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人对雪在小雪节气应时而至的朴实的赞美。

从寒气凝而为雪的这个时节起,天上便不再下雨,自然也就没有了彩虹,这就是小雪初候“虹藏不见”。这一物候现象的总结,生动地道出了天地之气存在状态的本质变化。

天腾地降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这是古人对小雪二候的物候总结。

其实,时节物候变化的本质就是天地之气的变化,但在古人的经验与总结中,各时节的物候特征多是具象的,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果,有动物的始振、始鸣、迁徙,有大地的始冻、解冻,有天空的始电、雷始发声,等等,但像小雪二候这样抽象的概括,而且直奔“气”这个核心和主题,是非常罕见的。

天腾地降是古人阴阳观念在天象上的应用,此时阴阳不再相交,大自然休养生息。白雪覆盖往日生机,却掩盖不住泥土下积蓄的力量。

闭塞成冬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田,大雪封船,天地闭塞成冬。

秋收冬藏,天地万物各归其位,逐渐收敛、安静。

小雪时节宜“冬藏”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肖京介绍,中医认为,小雪时节,随着气温渐低,人体顺应天地之变,气血由外转内,精、气、神渐趋内敛,新陈代谢亦随之放缓,此时,若人体卫外不固、阳气虚弱,寒邪便会悄然侵袭,损伤正气,从而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

肖京说,这一时节宜早睡、不宜起得太早,以保证充足睡眠,从而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同时,应全面保暖,尤其要保护背、腹、颈等关键部位,避免风寒侵袭。为增强体质,可避开大风、大寒、大雪及雾露等恶劣天气,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等温和的有氧运动适度锻炼,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

图片

小雪民俗

腌菜、腌腊肉

俗语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腌制各种蔬菜,成为大江南北的一顿美味菜肴。吉林当地在进入冬季后,人们就行动起来,只要是蔬菜,可以说是统统可以腌制。

此外,“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美味的腊肉也必不可少,在神秘湘西经过当地人们传统手法的制作,成为了一道超级暗黑料理。

打糍粑

糍粑是要靠打的,越打越香,在浙江地区每年农历十月,打糍粑成了大人小孩们不可或缺的一项习俗,软糯可口,回味香甜。

图片

酿米酒

酿酒多在冬季,在小雪后酿酒,都称为小雪酒,储存到第二年,色清味洌,这是因为小雪时,气温日趋降低,正是万物敛藏时候,水极其清澈,足以与雪水相媲美,小雪是最好的酿酒季节。

友情可抵岁月漫长。小雪时节天渐寒,不妨约三五好友,围暖炉而坐,不论是煮酒还是烹茶,对饮、对谈、对歌,让友情升华,让生活快乐。

综合自:央视新闻微信公号、新华社、 CCTV4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