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小饭桌”,如何不负所“托”?
记者调查发现长沙部分校外托管存在安全、资质、收费等问题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加强监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周丛笑
冬意渐浓,长沙各大中小学陆续进入紧张的学期中段。每到中午或傍晚放学时分,不少学生从校园里出来后,三三两两涌入附近的写字楼、居民房,不大的空间成了吃饭、学习、休息的去处,这便是被家长们称为“小饭桌”的校外托管机构。
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孩子放学后无人接管的“三点半”问题颇为头疼。因此,大量校外托管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机构的存在,一方面起到了课后照看学生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餐食安全、收费不明、资质缺失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前,长沙校外托管市场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又该如何实现规范化管理,让家长更安心?记者连日来在长沙多个片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一:上下学安全或存真空地带
“小孩今年读小学一年级,家里没有老人一起生活,放学时间又比较早,只能委托校外托管机构接孩子。”市民方女士表示,由于夫妻双方工作繁忙,这学期便为小孩报名了一家校外托管机构。
与方女士有同样选择的家长不在少数。市民黄女士表示,自己早在学期伊始就为孩子定好了托管机构,“已经做了很多年了,班上很多同学也托在这里,感觉还是比较安全。”她的话语中充满肯定。
校外托管机构承载着家长们“幼有善育”的美好期望。然而,把孩子托付给这些机构后,是否就真的“高枕无忧”了?记者首先就“安全”问题进行调查。
“上下学接送”是许多家长选择托管机构的初衷。工作日中午时分,记者在芙蓉区大同第二小学门口看到,一些身穿托管机构马甲的工作人员早早在此等候。待学生清点无误后,便带队前往附近写字楼内的托管场所。“我们跟家长保证了安全接送,会提前约定接送点和规划路线,确保每个孩子接到位。”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连锁品牌机构大多派专人接送学生。与之相比,有的私人机构却让学生自行上下学,学校到机构的路途成了安全的“真空地带”。大同第二小学对面的小区内聚集了多家私人托管机构,尽管已是中午1时,记者仍看到有学生在居民楼过道里玩耍,附近并无大人看管。部分私人机构的大门也直接敞开,稍不注意学生就能私自离开。天心区文庙坪小学附近,更有机构老板直言“人手不够、没时间接送”。
“舌尖上的安全”同样让家长们牵肠挂肚。一些校外托管机构也抓住这一心理,每日将“色香味俱全”的餐食分享到朋友圈,标榜“干净、新鲜、营养”。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除一家托管机构的餐食由附近学校供应外,其余机构均为自行制作,也没有单独的食品留样环节,至于质量如何,仅凭观察无法做出评判。
现象二:营业执照等资质模棱两可
根据相关要求,当前长沙校外托管机构开展经营应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和消防验收(备案),提供餐饮服务应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营业执照是托管机构合法经营的“第一道门槛”,这道槛却“绊倒”了一批经营者。
在走访中,一些居民楼内的“家庭作坊”虽声称有经营执照,却并未将其悬挂在明显处,问及去向时老板支支吾吾,只回答“不清楚”。
此外,即使是办理了营业执照的托管机构,执照上的经营范围竟然不同。以雨花区长郡雨外二附小周边的两家托管机构为例,尽管位于同一栋商务楼的同一层,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却有着微妙的差异——其中一家直接注明为“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另一家的执照上不见相关字眼,反而写有“家政服务”“业务培训”“单位后勤管理服务”等林林总总十余项,其开展校外托管的合法性有待确认。
模棱两可的不止营业执照上的说法,还有托管机构对于校外培训的态度。
今年9月,长沙市市场监管局、长沙市教育局曾发布提示,明确校外托管机构不得开展学前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培训和学习辅导活动。如今,明面上的教学、补课虽不见踪影,部分打着“课后辅导”名号的活动却浮出水面。
“我们不仅会让孩子做学校的作业,也有托管机构自己的作业。”长郡雨外二附小周边某托管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学生的薄弱学科,他们会有针对性地“开小灶”,“比如某个学生数学计算方面弱一些,我们就给他做一点口算;如果语文稍微差一些,就给他多听写一下生字。”
问及这些内容是否涉及校外培训,这位负责人予以否认,“培训的话肯定是要比较系统的,我们主要还是辅导作业。”然而,在该机构专设的学习室里,课桌及教具一应俱全,黑板上还写有每日额外布置的作业,涵盖语数英等多门学科,与小型培训机构的规模不相上下。
现象三: 收费及合同打起“擦边球”
本质上,校外托管服务是市场围绕家长的现实需求,所自发形成的一种服务方式,其收费体制也应有规可循、有理可依。然而记者发现,在收费标准、合同签署上,部分托管机构却打起了“擦边球”。
从每月六七百元到上千元,当前长沙各片区的校外托管服务价格差异之大,令人咋舌。且价格多为机构工作人员口头报价,没有可供查阅的收费标准,连宣传单上也未标明具体数额。“感觉机构的收费标准过高,提供的服务与费用根本不匹配!”有家长忍不住吐槽。
在收费模式方面,尽管一次性收费超过3个月已被列为违规行为,大多数机构仍倾向于一次性收取一学期或者一年的托管费用。“月签和学期签都可以,学期签还能打九折。”有托管机构老板向记者推介。
与推销签约时的热情态度相比,在问到是否签署合同时,托管机构的负责人闪烁其辞。文庙坪小学附近的一位老板表示,虽然只开具发票,但向记者保证不会有问题,“我做了8年了,一般周边的老师都知道,老口碑了。”
长郡雨外二附小周边,记者走访的几家托管机构也只提供收据、发票等。“如果要退费的话可以跟我们校长商量。”问及未签合同如何退费,一位负责人给出如上解决方案。然而实际上,在未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的情况下,一旦孩子在机构托管期间发生意外情况,由于不具备法律约束,家长与机构协商解决较为困难,自身权益难以保障。
建议:多管齐下让“小饭桌”变“安心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校外托管看似事小,却牵动着一个个家庭的心,更关乎整个社会的人口高质量发展。
据市教育局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长沙共有普通中学在校学生近54万人,小学在校学生超87万人,托举起规模庞大的校外托管市场。其中的不和谐“音符”,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损害着家长们对托管机构的信任度,对其良性运营带来挑战。
现行机制下,如何对校外托管加强监管?政府的“有形之手”怎样实现有力管束?记者查阅后发现,早在2021年,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便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的指导意见》,前文中所述问题都能找到对应规定。
长沙有关部门也在持续行动,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沙市教育局多次发布关于校外托管的消费提示。市市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发现校外托管机构存在未办理营业执照、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提供餐饮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拨打12345热线投诉举报。
除此之外,不妨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托管机构的监督工作。例如,厦门市思明区金鸡亭社区关工委联合金鸡亭小学党员教师、学生家长,组建日常巡查督导队伍,开创“三位一体”的托管班管理模式。这支队伍逐个走进辖区的托管机构,开展日巡、周检、月督、半年评、年总评等,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享有对托管机构的监督权和知晓权。
“对于校外托管机构的规范管理运营,一是落实各相关部门监管责任,二是加强对托管行业和机构的管理,三是切实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业内有关专家建议,要定期开展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集中整治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托管机构的白名单机制,建设一批政府参与的普惠性质的托管机构;定期开展校外托管机构专题培训会,切实提升安全保障和托管服务质量。多管齐下,只有对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动真格”,才能有望取得“真实效”,“小饭桌”才能变“安心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