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中欧“一江两河”在沪交流对话

这两年,江豚在上海被目击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一度绝迹于长江的刀鲚,近年迎来鱼汛回归。这让德中友好协会主席珞丁·拉莫拉特惊喜:“这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德国人看到大马哈鱼回归莱茵河。”珞丁出生于上海,在德国长大。她说,莱茵河是德国的“父亲河”,“每年2月我们在莱茵河畔有节日庆典,水资源保护是我们的共同课题”。

昨天,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长江-莱茵河-多瑙河流域对话会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流是文明的动脉,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类的繁衍与交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河流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可以联结不同文化,催生彼此认同。进一步而言,长江-莱茵河-多瑙河,尽管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各异,却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维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探索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之一。它如一条多彩纽带,串联多个国家民族。多瑙河在入海前,为人们留下多瑙河三角洲这一宝藏。这也是欧洲现存最大湿地,被誉为“生物实验室”——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300多种鸟类,其中97%受到《伯尔尼公约》保护。多瑙河三角洲国家科研与技术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尤利安·尼切尔斯这样介绍。“多瑙河三角洲是欧洲保护较好的河流三角洲之一,我们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来回答生态系统、海洋、河流等相关问题。”

当然,不只是生态,现场,珞丁与匈牙利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纳吉·尤迪特·埃娃、荷兰鹿特丹港务局中国地区首席代表邹俊善等人的对谈中也提到,江河水系也推动人文相亲。譬如在文化和旅游方面,欧盟多瑙河战略促进了沿线地区的文化和旅游发展,串联起一些很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而长江流域和莱茵河-多瑙河之间也存在合作,比如中欧班列,一端连接着上海、重庆等大城市,另一端连接着欧洲莱茵河、多瑙河畔的经济中心。此外,江河水系交汇间滋养出的产业经济带,也成为与会专家眼中的研究样本。

  作者:王宛艺 刘畅

文:王宛艺 实习生 刘畅编辑:范菁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