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今天,我们来聊聊“多动症”的话题。
关于多动症/ADHD,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症状主要为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可问题在于小孩子们普遍天性好动,该如何分辨?如果真是ADHD,未来该怎么办?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涛哥,他的经历说不定能给大家带来解答。
@涛哥 的年纪不大,三年前刚取得西南大学心理系的硕士,现在在从事ADHD领域的研究,还建立起了自己的团队。
有点特殊的是,他自己就是一个ADHD的亲历者:从小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情绪控制能力都面临着问题,小学到大学一路受挫,“倒数第一”更是拿过无数 ...
ADHD领域的讨论很多,相关的科普文章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请到他,就是想请他从亲历者和研究者两方面的身份来聊聊:一个ADHD孩子的学习、成长经历究竟是怎样,还有,家有多动小孩应该怎么办。他说:
“养育ADHD孩子是一件难度非常高的事情,对家长来说是一场漫长的修炼。若是家有A娃,坚强起来,调整好自己的认知和期待,同时要有信念感:ADHD孩子一定会有好人生的。”
这篇文章的文笔十分幽默,感谢花友 @涛哥 的真诚分享!
本文由小花生网编辑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图片来自纪录片《BBC地平线:多动症和我》
我在小学的时候就觉得我有点不太聪明,可以说是蠢吧!
但是我觉得我比那些不认为自己很蠢实则很蠢的人又“高明”一点,因为我知道自己是“蠢”的。
我为什么在小学就知道了这个事实呢?我发现我貌似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 它很容易飞来飞去,特别是有一点风吹草动的时候。
上课的时候我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就在脑海里面编各种剧本感动自己。小学班主任非常严厉,我记得有一次我走神但是不自知的望向窗外,他走过来,用一根一米左右长的芭蕉棍狠狠的抽在我的胳膊上。
我还老是容易丢东西,而且是持续不可控地丢,像什么丢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这些小事我就不说了。
说一件让我感觉印象深刻的事情吧!我记得小学有一天下午,我背着印有奥特曼的山寨书包蹦蹦跳跳开心往回家的路上走。回到家,我对我妈开心地说了句:“妈妈,额噶来了(我回家了)。”
妈妈说好。正当我从妈妈身边走过的时候,她问我:“你的书包怎么了?”
我看了下我的书包,原来是我的书包拉链忘记拉了。这还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居然是把书包倒着背的。
语文书、数学书、软面抄、文具这些倒了一路,回家的时候书包里面光光净净,全都没了。
后来,我那善良淳朴的妈妈拿着一米长的芭蕉棍追了我好几条街 ...
那个画面,就像发生昨天。“我蹦蹦跳跳地翘着嘴、哭着一副丑脸往回校的路上跑。”
这件事情,不仅让我知道了我很蠢,也让我的家人知道了。
当然我发现我蠢,最直观的事情就是我的学习成绩。
让我疑惑的是,我小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蠢的,但是很纳闷为何却不知道自己考试能力是“蠢”的。
小学每次考完试,特别是考完数学,我心中对考试成绩都有一个很高的预期:“这次估计全班第一,稳了,稳了。”
然而,基本上我就没及格过。
图片来自网络
这还不是最蠢的,最蠢的是我貌似不能合理调整自己的预期。即使事实多次告诉我“你就是个学习菜鸡,别异想天开了!”,可下次,我依然对自己考试成绩有一个极度夸张的高预期,这让我的心情总是跌宕起伏。
最差的一次,我考了零分。有人问:“你肯定乱写的吧!”
“没有,我只是用红色的笔墨答完了试卷。”
很多人蠢,并不知道自己蠢的,但是我可能不一样。
上了初中,又添新蠢。
我发现我的记忆能力出了严重问题,像什么物名或者人名,只要有一字是字音相同或者相似,我就分不清,即使别人重复多次。
关于物名,例如香皂、肥皂等等,我就分不清。这里我有太多的例子 ...
关于人名也是一样。例如“陶文凯”“陶文峰”之类的名字,我总是会把别人名字叫错,后来无奈之下,我养成了逢人都会叫声“嗨,兄弟”的习惯。
我好像无法在错误中学习,同样一个问题会周而复始地出现。
ADHD孩子,图片来自Nip in the Bud
我的理解能力似乎也有问题,我经常听不懂别人说话,只要他说的句子一长或者内容是陌生的。
例如:你如果口头问我,A>B,B>C,A和C的关系是什么?
我发现一旦我听到这样生活中不常见还需要运算的句子,我大脑会直接挂机,别人如果不重复,我就完全不理解。
即使别人重复了,我的大脑也感觉异常卡顿,想一秒,卡一秒。
“我大脑也没欠费啊!老天你把我整得那么卡干嘛呢?
上大学以前我确实很蠢,也知道自己很蠢,但是此时此刻的我却不知道这些都为大学的某些经历埋下了伏笔。
2. 大学时代 生活、学习一度失控
聊到大学... 是的,我考上大学了。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大学,但成为了我们班五十多人中为数不多考进本科的学生。
等我一路蠢到了大学,我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
大二的一个晚上,某所大学男生寝室319里面,发生了一场奇怪的对话。
那个要告知别人秘密的人就是我,“哈哈哈”嘲笑我的人是我的室友。
我很严肃地跟室友说出了这个埋在心里多年的秘密,打算获得一些心理安慰,但是室友以为我在逗他们玩,反而遭到了他们无情的嘲笑。
室友的嘲笑只持续了三秒,但是命运对我的嘲笑却持续了整个大学四年。
上大学后,我就在不断失败了。
学生会面试,一起参加面试的两个室友只有我被刷。因为我不会表达,普通话不好就算了,说话还因为高度紧张而吭哧吭哧,一句完整的话都讲不出来,毫无逻辑,不知所云。
新买的吉他,被我随意放在角落,第二天就被我不小心弄摔断了。
科目二、科目三一共考了八次,因为我情绪控制能力极差,一步失败,步步失败,不能合理调整自己。
大一大二和室友关系处得很不好,因为我冲动、偏执,一言不合就开怼,而且是一怼三。
情绪失控的ADHD孩子,图片来自Nip in the Bud
生活费也时常捉襟见肘,让我苦不堪言,因为我冲动消费,家里面也并不富裕。
大学基本没听过课,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追女生没追成就算了,还被别人抢走了,因为我很偏执,不屑于也不懂追女生技巧 ...
我在大学里面尝试做了无数次事情打算成功一次,不想再蠢下去了,可是结局都是无情惨败。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很多人在经历失败以后,就会调整对自己期待。作为很多人中的“一个”,我当然也会,我对自己的期待反而是一次比一次高了,高到违背了客观规律。例如我希望我学了一周吉他,就能超越练习了三年的吉他水平。
于是,每次微弱的失败,都能够让我瞬间从山峰跌入低谷,摔得头破血流。
就这样,在命运的持续摧残下,大学四年里,我从一个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小孩变成了一个整天头晕头痛、心境恶劣、情绪失控、神经衰弱、生活不能自理的角落里面的青年。
“我可能连角落都不配,我只是角落里面的一粒灰尘。”
没有人愿意看我一眼,没有人愿意睬我一下,没有人愿意跟我多说一句话。
室友给我起了一个外号:“一事无成吴某某”。
后来,大三了,我准备考研。我知道,作为一个小镇青年,这是阶层跃迁的最关键的一场“战役”。输了,我就再也翻不了身了。
你不能倒下,你从未成功过,你可以赢一次吗?可以体验一次成功吗?我似乎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像一个不倒的战士一样,跟身上的生理劣根性,进行了无数次的抗争。
我太想赢一次了。起床想、刷牙想、吃饭想、学习想、睡觉想。
老天啊!你能让我赢一次吗?
我似乎继承了母亲身上的乐观,我觉得只要我战斗下去,肯定有希望。
还好,在激烈的抗争中留下诸多情绪后遗症的我最后终于上岸了。上岸后,大学里追的那个女生送了我一个手机壳,我又一次翘起嘴,哭着一副丑脸往寝室走,因为我知道,我和她之间不能仅是如此。
大学混沌的生涯就这么结束了。
3. 一切背后竟是ADHD!
开始考研后,我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我在大学看到罗永浩在一个读书会节目里介绍了多动症ADHD这种障碍,不能控制注意力、行为多动、冲动。我觉得这个病跟自己很像,但是一直没有去就诊。
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读研期间,我的相关问题加剧了,无法正常适应对个人能力要求更高的学校生活。我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因此退学的,迫不得已,便去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2019年4月19日,我确诊了。
确诊的那一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期间发生的一切都有了一个名词可以解释 --- 它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简称ADHD,患者的核心症状是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冲动。
在国外,人们更愿意称之为神经多样性群体,强调这是大脑运作方式的差异,不是差距,而是“不同”。
在诊断的时候,我做了认知能力测试,这个测试是测老年痴呆的。
我的结果是是认知能力中等偏下,记忆能力水平属于“很差”水平。经过了大学四年的持续毒打以及导师对我的“话疗”,我没有像小学、大学一样,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测试预期过高,测试结果其实都在我预期之中。
确诊的那天,我想去做点什么。我深知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ADHD人群还不知道自己ADHD,更不知道如何治疗ADHD --- 我想去做点什么。
回到学校后,研究生的同门都在做“拖延”相关的研究,而我把研究方向逐渐转向了ADHD。我开始大量阅读ADHD相关的书籍、文献,又开始做ADHD互助联盟科普公众号。
我尝试了无数治疗ADHD的方法,药物治疗包括专注达、择思达;非药物治疗包括各种维生素、深海鱼油0mega3、磷脂酰丝氨酸(PS)之类的各种膳食补充剂。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这些都收效甚微。
我的导师冯廷勇是脑科学专家,在他的建议以及帮助下,我持续进行正念冥想训练以及认知行为疗法,ADHD的症状也逐渐被我控制住了,生活也渐渐变得可知可控。
一年后我带着治疗ADHD的方法给和我一样的成人ADHD群体做起了临床实验,很多小伙伴给我反馈说他们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积极变化。
现在,我已经坚持做ADHD科普接近四年了,期间获得了很多正反馈,人也变得逐渐自信起来,我从角落里面走出来了。2021年夏季毕业之后,我成立了止动计划工作室,组建了团队,全职为ADHD家庭以及成人ADHD服务。
2022年10月份我结婚了。妻子很懂ADHD,她看了我在公众号、知乎上的所有科普,她是我强大的另一半。有了她的帮助,我的生活变得相对可知可控,变得秩序井然,我相信我们的未来绝对可期。
不好意思,又高预期了!嘿嘿~
4. 孩子好动,该怎么办?
现在自己走向了ADHD的研究和干预,在帮助一个又一个ADHD家庭的过程中,我感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儿童ADHD领域中,孩子家长们集中关注的几个问题,期待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当孩子有哪些迹象的时候,可能是ADHD啊?
根据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介绍,多动症常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出现:
如果观察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的表现,可以参考下面的判断标准。
下面两张截图来自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大家可以根据它来做判断。
详细内容,可以点击大图查看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或多动问题,有6条以上都满足条件,就需考虑多动症的可能,需要去医院诊断了。
孩子好动,该如何区是正常还是ADHD呢?
这个问题就太大了,可以拆分成十几个问题回答,我就回答关键的一点。
DSM5里面提到,ADHD诊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有证据表明ADHD的症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小孩子的活动水平本身就比较高,所以好动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的好动行为完全不可控,并且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多动症了。
我们之前就遇到一个案例。这位家长的儿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多动,当时家长认为男孩很调皮,多动很正常。可当孩子孩子上了四年级,他依然是上课坐不住,东张西望,甚至钻到桌底下玩耍。若是遇到不喜欢的科目,情况更加不可控。
当时老师就提醒他,孩子这种多动和年龄不符合,可能是一种异常情况,建议去医院看看。最后,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果然诊断了ADHD。
此外,还有完全不多动的ADHD,他们只有注意力方面问题,这个千万不要忽视了。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例如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作业频繁走神,这个时候也需要考虑多动症了。
确诊ADHD能治愈吗?不能治愈的话,对未来会有怎样的影响?
根据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中提到的观点“目前对于多动症,没有治愈方法”的说法,治疗多动症的目标应该是缓解核心症状,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能力。
我个人的解读是,大家其实都或多或少有点ADHD的表现(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等),但这和ADHD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用症状的“得分”来做类比,大家可能会是一分、两分,而ADHD患者的“得分”要高得多。ADHD就是程度很严重,并且严重影响了学业、生活的。
在我们的工作中,会发现很多高学历的成人因为注意力问题来诊断成人ADHD,后来医生发现这些成人对自己注意的能力要求太高了产生了焦虑,而不是注意力本身出现问题。
所以,ADHD治疗目标,也就是需要减少ADHD症状“得分”,直到让它不那么影响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不是把“得分”降到“0”。适当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孩子确诊ADHD,需要用药吗?
ADHD是否服药?服什么药?怎么服药?需要不需要停药?停药和服药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这些问题不能一刀切。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医生会根据家长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如果孩子症状比较严重且体质适合服药,那么医生可能会考虑让孩子服药。
即使服药,如果药物产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作用,例如影响了身高发育,家长也需要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考虑停药。
ADHD的药物治疗过程,一般来说也是十分漫长的,需要找到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药物治疗才能发挥效果。
至于如果不用药,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无法回答,现有医学水平下其实它是一个“黑箱”,有研究发现药物大约对20%的人是无效的。药物就像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一样,只能暂时控制症状,不能“治愈”,家长对于药物治疗要有合理的认知和期待。
另外,影响人生发展轨迹的因素真的太多了,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孩子的朋友、老师对孩子影响也很大。
我研究期间的导师,就是给了我很大的社会支持,并改变了我的命运。比如他知道我工作记忆不好,每次给我讲完问题,都会很耐心地把重要信息写在纸上,让我带回去复习。这让我第一次感到了社会的接纳与包容。
所以,ADHD只是影响人生发展的一个因素,家长们也不要无限放大ADHD对孩子人生影响。
家有A娃,可以学习一些干预手段来疏导吗?
是的!家有ADHD孩子,家长真的需要花时间、精力来系统学习ADHD相关知识,例如通过购买书籍、参加相应课程等。了解ADHD,才能理解A娃、接纳A娃,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接纳”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有的家长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接纳ADHD孩子。
ADHD孩子接受采访
其次,行为疗法通常对儿童期的A娃比较适用,例如教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也可以购买相关书籍、参加相关课程来学习;还有适合儿童的正念冥想训练也可以尝试;很多家长也会尝试各种饮食“疗法”,这个目前实证研究不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但是预期不要太高了。
养育A娃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场修炼。在我们工作中,发现A娃家长普遍焦虑、抑郁,特别是青春期A娃的家长,会直接进入养育A娃的地狱级模式。家长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最后,根据我们工作经验,ADHD孩子普遍比较晚熟,开窍晚。希望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保持合理期待,对孩子积极进行“治疗”或训练,千万不要违背客观规律,拔苗助长。
这些干预方式,一般来说也适用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的普通孩子。
上课时“坐不住”,该如何让A娃遵守课堂秩序呢?
ADHD孩子坐不住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在ADHD框架里面讨论,有可能是多巴胺分泌不足,导致孩子感觉无聊、坐不住,也有可能是大脑前额叶发育不足,导致孩子控制能力弱等等 ...
这些都是生理问题,在了解了这个基础上再去谈如何ADHD孩子遵守课堂秩序。
我这里有一份现成的资料,来自ADHD家长、医生以及我们的经验总结,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一、合适的座位安置
1)远离窗户、公告栏,减少让其分心的因素。
2)让儿童坐在教室第一排,提供给老师监督并且鼓励儿童认真学习的机会。
3)让儿童坐在模范学生旁边,提供给儿童与他的同龄人共同学习以及向同龄人学习的机会。
二、可预测的环境
1)可以在教室中布置当天的课程表和日常安排,让他们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有所预期。
2)固定的排队流程:无论是去操场做操,还是换教室、上体育课等,最好都能在过程中设置固定的排队流程,让他们更加容易地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
三、明确课堂规则,采用视觉提示
1)向孩子讲清具体的课堂规则,并强调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鼓励和强化学生积极的课堂行为,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矫正。
2)在教室里张贴课堂规则以使学生了解;为学生提供一些视觉提示,如:使用手势信号,张贴颜色鲜艳的彩色贴纸以提醒儿童注意自己的行为等。
四、积极关注
1)这些孩子比其他学生更需要反复不断的积极关注、表扬和反馈。
2)上课期间,有意识地每隔8-10分钟向他们提问题,以促进其集中注意力。
3)及时并且持续地表扬孩子的积极、恰当行为。
4)选择性忽视一些不恰当行为,儿童在教室中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或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老师对这种行为过度的关注反而会强化这些行为。
五、学习任务和方式
1)增加课堂中记笔记的机会,随时记课堂笔记,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注意力,使上课的专注时间明显延长。
2)在完成作业等任务时,缩短任务的长度,将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任务可以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任务。
3)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匹配孩子的能力水平,让孩子自主选择任务也可以有效增加他们完成任务的动力。
4)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练习,互相进行反馈,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和ADHD孩子交流,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
这些年来,我深度接触的ADHD家庭有150个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很多都是相爱相杀的。
家长不理解自己孩子为什么作业写不完?为什么上完厕所不冲马桶?为什么一个题目教了一百次还是不会?为什么孩子情绪十分不稳定,动不动就愤怒爆发?
孩子也很委屈,为什么我很努力的在改变自己了,你们总是看不见,只会批评我,你们一点都不理解我 ...
“分心“不是孩子的错,ADHD孩子的很多行为,都不是自己主观能控制的。因此,家长和孩子交流,要接纳自己的ADHD孩子,在理解、接纳、包容自己孩子ADHD特点的基础上和孩子沟通、交流。不然孩子可能感觉被误会、很委屈以及不被理解,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同时,ADHD孩子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因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而情绪爆发,继而进入失控的状态,这个时候家长如果没控制好情绪,就很容易发生不必要的亲子冲突。
有个实用的STOP四步法分享给大家。
1)停下和孩子的交流。稍做停顿,让自己有时间增进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觉察。
2)深呼吸。慢慢地深呼吸五次,帮助自己平静下来。
3)观察。充分地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以及和孩子之间正在事情。
4)前进。调整自己的认知,用更理性的认知来处理这种情况。例如:告诉自己孩子只是情绪控制能力不好才这样的,孩子自己可能也不想。如果自己发火,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导致这种情况变得越糟糕。
5. 写在最后
养育ADHD孩子是一件难度非常高的事情,对家长来说是一场漫长的修炼。家长需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不错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很好的帮助到A娃。
若是家有A娃,坚强起来,调整好自己的认知和期待,同时要有信念感:ADHD孩子一定会有好人生的。
ADHD毫无疑问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全方位遭受无数次的毒打,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领域,特别是像我一样不知道自己是ADHD的时候。
这可能让他人生失控,情绪失调。ADHD如同精神艾滋,时间久了,会让患上各种精神疾病的风险显著提升。ADHD的人生体验无疑是艰难困苦的,甚至根本就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可老天呀,真的不会让人无路可走的。
你的心理韧性会增长,因为你经历了无数次的挫败。你也深刻地知道了失败其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始学会了扬长避短。你对自我了解更加深刻,因为你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知道了哪些价值观是你热爱,哪些是你不喜欢的。
你的自我同一性会越来越完善,因为你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将来要走向何方”这三个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会更加深刻。
你更加知道你将来要做些什么了,不是吗?
这一切改变的前提是你不能倒下。
关于ADHD, 大家有怎样的相关经历? 欢迎留言区交流!
关于ADHD, 大家有怎样的相关经历? 欢迎留言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