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破晓》来了:忠实还原、情怀升级的精品国剧“续篇解法”

图片

终于等到了!11月20日,被认为“硬核刑侦剧白月光”的《白夜追凶》的续作——《白夜破晓》正式上线优酷全网独播。

更新7集之后,观众的口碑惊人一致:还是那个味道!而开篇就直接“书接上回”的设定,也让老剧迷忍不住“玩梗”调侃:明明从情节上看,关宏宇替哥哥关宏峰被捕才2小时,但对观众来说,他却是“7年后才放出来”。

原班人马重聚,原汁原味呈现,原原本本地讲好刑侦故事……作为优酷“白夜剧场”的扛鼎之作,《白夜破晓》重还原、重情怀的做法,值得后来者细细品味。

图片

2017年,《白夜追凶》因快节奏、强逻辑和内敛克制的叙事风格,上线16小时全网播放量破亿,最终以超过40亿的播放量收官,成为观众心中的“硬核刑侦剧白月光”。此后,《白夜追凶》被Netflix奈飞买下海外发行权,成为国内第一部正式在海外大范围播出的网络剧集。

过硬的质量,新颖的形式,加上许多尚未解决的谜团,让观众对《白夜追凶》的续作充满期待。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七年。

七年之后,《白夜破晓》延续了《白夜追凶》人物设定和剧情,甚至做到了一开篇就直接“书接上回”:从第一季结局到第二季开端,剧中的戏剧时间才刚刚过去的125分钟。

图片

这无疑是一次冒险的挑战:戏中两小时,世上已七年。且不说当初的布景、道具能否细致还原,演员们如何做到在这么长的时间中“冻龄”?

阿里大文娱盘古工作室总经理、《白夜破晓》总制片人张龙透露,“书接上回”是为了减少观众看剧的干扰,也希望观众能感受到这些角色从未远离,“为了找回观众心中独一无二的‘那个味儿’,《白夜破晓》不仅重聚了原班人马,还找回了七年前的演员服装,通过拉片一比一还原了七年前的每一个场景。”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是潘粤明滴酒不沾、几乎不吃晚饭的自我要求;是“周舒桐”的扮演者梁缘刚刚出月子就带着宝宝进了组;也是上一季灭门案受害者“吴征”的扮演者张建芳,在离开影视行业四五后被剧组找到,果断答应邀约并利用周末时间赶到剧组拍摄……

这份用心,在主创团队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潘粤明曾经反复提到的一个例子是,有一位观众留言说自己看《白夜追凶》时还在上大学,现在自己的孩子都长大了,“一直以来,是观众的期待让这部戏活到了七年以后”。

而从目前更新的七集来看,《白夜破晓》也没有让观众失望:一方面,关宏峰、关宏宇两兄弟彼此猜疑却又彼此支持的状态依然抓人,潘粤明也做到了身形如昔,表演升级;另一方面,剧集继承了第一季主线支线纵横交错的优点,节奏快、逻辑强,首个登场的单元案件中,高氏兄弟复杂的情感关系,亦从侧面启发了关宏峰反思自己和弟弟的关系。

图片

对老观众来说,《白夜破晓》带来了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但对新观众而言,剧集也巧妙地做到了零门槛追剧——兄弟二人彼此掩藏身份的主线依然扎实,贴合当下时代情绪的话题也在涌现。

《白夜破晓》总策划王平认为,“中国人自己的刑侦故事”是当年《白夜追凶》的鲜明特点,它根植于本土的亲情关系与情感基因中,做到了既不煽情,又能通过人物的行动与决策体现他们的感情。

图片

因此,《白夜破晓》的坚持,也在于严谨克制,有逻辑地讲情感。王平说,《白夜破晓》关注的核心是时代情绪,是一些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情感。比如人的挣扎、亲情、友情、江湖义气、责任感……这些都是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思潮之外一些恒久不变的底层情感逻辑,比抓热点更重要。

事实上,续篇作品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考验:时代潮流不断更迭,如何赢得当下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观众的认可,而非固守一种套路?

张龙形容,主创团队在创作时是忐忑而谨慎的,甚至注意到了“去油”:一些刺激感官但与主线无关的大尺度戏不在考虑范围内,而一些社会热点,比如儿童拐卖、房地产、动物保护等等长期存在的社会议题,则被纳入到第二季剧情之中。

图片

这份尝试不可谓不成功,尤其是在进入第二个案件“诱拐案”,故事的沉浸感更进一步。张龙说,希望《白夜破晓》给观众带来回味,带来意义,“照见现实的人性,照见命运的齿轮如何投射在每个角色身上”。

今年4月,优酷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白夜”寓意“长夜必尽,真相大白”,让观众在抽丝剥茧中解开谜团。白夜剧场的作品,往往在类型化的镜头语言之上,探讨更深刻的社会议题、展现更深邃的人性关照、提供更有沉浸感的观剧体验,引发观众共鸣共情。从目前播出的情况看,《白夜破晓》重还原、重情怀的“续篇解法”,不仅给悬疑剧市场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本,也为白夜剧场未来持续打造穿越周期的IP提供了思路——以长线思维,做国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