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是2型糖尿病(T2DM)管理的一大挑战,不同的T2DM患者存在不同的治疗需求。目前,T2DM管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进行“个体化管理”。
二甲双胍作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已有60余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这一经典降糖药如何赋能T2DM患者“个体化管理”?
以患者为中心——不同T2DM患者治疗需求各异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约1.4亿[1],位居全球首位,其中超过90%的患者为T2DM。然而,我国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仅50.1%的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提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不甚理想,仍然有待提升。
T2DM患者临床特征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基线HbA1c水平、合并症等,这些临床特征的异质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降糖疗效[3,4]。一项在中国 T2DM 患者中进行的横断面调查表明,与 35~49 岁的患者相比,50~79 岁患者的血糖相对控制更好;与 T2DM 病程 0~4 年的患者相比,病程 ≥ 5 年的患者血糖控制则更差[3]。总之,不同的T2DM患者存在不同的治疗需求,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患者的需求,践行“个体化管理”。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在历年更新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一直强调糖尿病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推崇“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ADA指南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是指尊重和响应患者个人偏好、需求和价值观,并确保患者价值观指导所有临床决策的一种理念[5]。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将有助于T2DM患者实现更优的血糖管理。
实力所至——二甲双胍多种剂型满足不同T2DM患者治疗需求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目前仍然是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的T2DM治疗“一线基石”用药[6,7],这与其优异的降糖疗效、心肾保护作用、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的可及性及经济可负担性密不可分:
“以患者为中心”理念驱动着原研二甲双胍家族不断壮大,目前原研二甲双胍家族已培养“普通片”和“缓释片”两位得力干将。原研二甲双胍普通片早在65年前便加入了抗击糖尿病的战役,可以满足T2DM患者多种治疗需求(如强效降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心肾保护、安全性良好、经济可负担)。
在临床实践中,部分T2DM患者可能因为无法耐受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或者服药频繁而间断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以及使用更简便的降糖方案将有助于提升T2D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于24年前加入抗糖战役,具有创新的GSD双相控释系统。其通过内相、外相的巧妙组合,减缓了二甲双胍遇水溶解的速度,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15];同时,延长药物在在胃中停留的时间[15],实现一天一次给药。中国CONSENT研究表明,“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一天一次和“原研二甲双胍普通片”一天三次的降糖疗效相当(图1),并且患者依从性高达97%[16]。对于不能耐受“原研二甲双胍普通片”的患者,转换为“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后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16]。因此,“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问世为不耐受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希望简化治疗方案的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图1.两组HbA1c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已经“瘦身”升级为“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小圆片)”。“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小圆片)”在延续“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GSD双相控释系统的基础上,从胶囊形双凸片变为圆形双凸片,药片体积较前缩小30%,更易吞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体验,提高依从性。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无论在亚洲还是非亚洲人群中,原研二甲双胍缓释(小圆片)与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具有生物等效性[17]。对于存在大药片吞咽困难、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T2DM患者,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小圆片)的问世可谓是一大福音。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T2DM患者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原研二甲双胍家族拥有“普通片”、“缓释片”两位得力干将,且“缓释片”已升级为“缓释片(小圆片)”,兼顾降糖疗效与安全性的同时,有助于满足更多T2DM患者的治疗需求,进一步助力T2DM患者个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