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爱托举“小候鸟” 黄冈大别山乡村教师群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李好 黄伟 胡胜林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黄冈市,农村留守儿童超过16万人。这些被称为“小候鸟”的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长期缺乏陪伴,成长过程更为不易。
黄冈乡村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牢牢兜底教育公平这道墙基。全市1.86万名乡村教师,默默耕耘在边远乡村,奉献在大山深处,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留守孩子们的人生梦想。
11月上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大别山乡村教师群体,倾听他们的故事。
“80后”宋琳琳:患癌女教师“争分夺秒”想为孩子们多做点事
在学生眼中,宋琳琳既是老师,也是“妈妈”。
课堂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几乎所有的课都教过;课堂外,帮孩子梳头发、缝衣服,教孩子叠被、刷鞋。
今年37岁的宋琳琳,从黄冈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在山区三尺讲台一站就是13年,如今是蕲春县青石实验小学盖天校区副校长。
盖天校区所在地,群山起伏,交通不便。全校600多名学生,三分之二是留守儿童。
图片
宋琳琳和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从过去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转变到渴望陪伴的精神需求,还面临沉迷手机、孤独、自卑、自闭等问题。”面对这些,宋琳琳迎难而上——
建起心理咨询室,自己带头考取心理咨询师合格证,让学生随时可以敞开心扉;线上招募志愿者,来校开设诗歌、足球、舞蹈、编程等兴趣小组,陪伴孩子们追逐快乐。
润物无声中,有的孩子渐渐放下手机,有的孩子慢慢变得阳光活泼。
图片
宋琳琳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受访者供图
2020年,宋琳琳被诊断出乳腺癌晚期,现在每隔21天就要去省城医院检查、拿药。无论外出学习、开会或看病,哪怕再晚,宋琳琳也要赶回学校。2016年她在县城购买的房子,这几年从未去短暂落脚。
“我想在不确定的时间里,为孩子们多做一点事情。”
13年来,大山里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获得“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的宋琳琳,始终都在。
“90后”吴立清:湖北最东边小学的“孩子王”
一个只有75名学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会不会很单调?
不!
因为“90后”校长吴立清的创意,运动场上,四人三足、踩气球、撕名牌、拔河、接力赛等等,如火如荼进行着,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笑声。
“凑不齐学生走方阵,就教孩子们跳开场舞;缺少比赛器材,搬出教室的小方凳当鞍马。”吴立清说。
图片
吴立清和黄花校区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黄梅县第七小学黄花校区地处鄂皖交界处,被称为湖北最东边的小学。去年9月,这所建校72年的乡村小学,因为吴立清的到来,一改往日的老气、冷清,开始变得热闹、充满活力。
之前,吴立清在城镇学校教书。去年秋季,黄冈市“一体化”启动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将城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捆绑在一起,教师队伍共用共管,全市2600余名教师从城区到乡村轮岗,吴立清成为其中一员。
吴立清发现,乡村学校条件简陋,孩子们除了上课,几乎没有别的活动。“不能把乡村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吴立清发动全校9名教师,各展所长,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文体兴趣小组,让学生人人参加。
“下课后,我们像小鸟一样飞进校长办公室,跟着他一起唱歌。”六(一)班学生柯婧云说,学校没有音乐教师,校长来了自己教音乐课。
图片
吴立清和黄花校区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我们还经常找校长打乒乓球,有时球拍不够用,他就用碗盖当球拍和我们打。”学生李智航“吐槽”。
其实,吴立清有自己的考虑:大多数留守儿童,只有过年过节才能见到父母,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如果缺少了音、体、美,他们的童年还有几种色彩?
“优质教育,师资为要。乡村校园可以暂时没有多媒体教室和400米跑道,但一天也不能没有好老师。”黄冈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科长龚丹胜说,去年以来,黄冈从职称评定、生活保障、津贴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待,引导城区优秀教师下乡交流、支教,比例不低于10%,深受农村群众欢迎。
“70后”唐高群:坚守本村讲台30年,几乎每家都有他的学生
每周一早晨,大别山下,罗田县河铺镇石头板村教学点,会出现这一幕:一位驼背老师,带着8名学生举行升国旗仪式。
这位老师就是50岁的唐高群,幼时患病导致驼背。30年来,他经历了石头板小学由完整的一到六年级变成现在的复式教学点,如今是这里唯一的老师。
石头板村离镇上最近的小学大约5公里,因为车流量大,年幼学生去上学不便,应村民要求,石头板教学点便一直保留下来。
今年秋季,教学点有8名学生,年纪最小的4岁,最大的6岁,分别就读学前班、一年级。“大家坐在一间教室,我采取复式教学,交替着来。”唐高群说,为了丰富课堂,他上网学习一些手工课程,再教给孩子们。
一天七节课,唐高群忙得团团转。遇到农忙时节,留守在家的老人,经常没空做饭、接孩子放学,他还得给学生做午饭,晚上送他们回家。
尽管很累,但唐高群面对调走的机会,总是婉拒。“村里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条件到别的地方上学。如果我调走了,这个教学点就没有老师来了。”他说。
唐钊是唐高群带过的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一家汽车企业当高级工程师。“唐老师板书特别认真,是我们的榜样。”他说。
看着学生们走出乡村,唐高群深感欣慰,觉得这些年的坚守很值得。“教过的学生大概有300多人,几乎每家都有我的学生,有的一家几代都教过,教了父亲教儿子。”他说。
在黄冈,像唐高群这样坚守乡村教学一线30年以上的教师有近5000人,他们如红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