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西南多地发现了活态诗经——《蓼莪》。研究发现《蓼莪》不但活在民间,而且在传统仪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把《诗经》拉回到我们的视野中。
《诗经》诞生于西周至春秋初期,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既是诗,也是歌。
除却诗歌,《诗经》中还包含了很多动植物。诗无邪思三千载,物生尘缘世世情。出现在《诗经》里的名物都不禁要文艺几分。
小画君今天带来了一本《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书中收录诗经名物一百余种,装帧精美,尽量保留《诗经名物图解》原书形貌,以“书中书”的形式示人,配以名物的习性、状态以及《毛传》《陆疏》《本草纲目》《品物图考》等多部经典古籍中各名物的出处,既有知识性,又有文艺色彩。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
荇菜,即莕菜,别名接余、水镜草、金丝荷叶等。生于城郊池沼或不甚流动的河溪湖泊中,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自古嫩茎叶作菜蔬食用,先秦时并供祭祀之用。全草入药,有发汗、透疹、清热、利尿之功效。还可用作绿肥、猪饲料或鱼饵料。亦可作观赏植物。
《毛传》:“荇,接余也。“
《陆疏》:“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
《本草纲目》卷十九莕菜:“莕与莼,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莼也;叶似莼而微尖长者,莕也。”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周南·葛覃》
葛,别名鸡齐、黄葛藤、野藤等。多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较温暖潮湿的丘陵、山地、林地、沟谷。葛覃即言葛藤之长,葛藤可供编织篮筐等器具用,用水泡煮之后所得茎皮纤维可用于织布、造纸、制绳等。块根可提取淀粉(称葛粉)或酿酒。嫩叶可作菜蔬食用。根、藤茎、叶、花、种子及葛粉均可入药。葛粉可用于解酒。葛亦可引种作为水土保持植物。
《毛传》:“葛屦,服之贱者。”
《本草纲目》卷十八葛:“葛有野生,有家种。……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八九月采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蒹葭》
蒹、萑、荻、菼是同一种植物,即今之荻。菼为荻之初生者;蒹为荻之尚未秀穗者;萑为荻之秋坚成熟者。荻,别名红毛公、芒草等。形状像芦苇,生于山坡草地、水边湿地。嫩芽可作蔬食,或作牛饲料。茎可编织席箔;秆可作柴薪,或用于苫屋、造纸等。可植作防沙固堤植物。
《毛传》:“蒹,薕;葭,芦也。”
《传疏》:“蒹葭,即萑苇之未秀者。”
葭,是初生尚未秀穗的芦苇。生于浅水或低湿潮润处,如沼泽、河滩、池塘等多水地带。嫩芽可食用,嫩叶可作饲料。根状茎可制糖或酿酒。叶、花、茎、根、芦笋均可入药。茎干可用于制浆造纸或人造棉原料,也可编为芦席等。花序可作扫帚,芦花可填枕芯。
《毛传》:“葭,芦也。”
《本草纲目》卷十五芦:“按毛苌《诗疏》云:苇之初生曰葭,未莠曰芦,长成曰苇。苇者,伟大也。芦者,色卢黑也。葭者,嘉美也。”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大雅·公刘》
古时匏、瓠、壶三名同物,通指葫芦。后世依果实形状对三者进行区别,“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别名腰舟、葫芦瓜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果实和叶嫩时可作菜蔬食用。果实成熟后中空,外壳坚硬、木质化,经煮晒处理,可用于制作酒器等多种生活用具及玩具、小工艺品等。古人系之在腰背凫以渡水,称为“腰舟“。
《毛传》:“匏,谓之瓠,瓠叶苦,不可食也。”
《陆疏》:“匏叶少时可为羹,又可淹煮,极美。……八月中坚强不可食,故云苦叶。”
《本草纲目》卷二十八苦瓠:“瓠壶有原种是甘,忽变为苦者。俗谓以鸡粪壅之,或牛马踏践则变苦。”
《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
《几回清梦到花前:红楼女子的草木情缘》
《花开未觉岁月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花信风》
《四时花草逐时新:一百零五种花语及故事》
风有信,花不误,一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