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主要是指冬季供暖后,因为室内外温差较大,引起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泌尿系统及皮肤健康等造成的一定影响。常见的症状包括倦怠乏力、皮肤干燥瘙痒、鼻咽干燥、心慌、胸闷等。
冬天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若室内温度较高,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再加上空气干燥,更易导致皮肤瘙痒,如果抓挠不当还会引起湿疹和感染。
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时,灰尘、细菌等更容易附着在呼吸道黏膜上。久之,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等症状。室内温度过高和干燥还会“抢走”人体水分,导致人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流速减慢,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等病症。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河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索云锡表示,贪恋室内温度,在室内久坐不动,饮食结构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类疾病。
为避免“暖气病”,建议室温控制在18℃至24℃之间,室内湿度在50%至60%之间,这样人体的体感会比较舒适。
为了身体健康, 一些冬季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大家还需要注意。
首先,千万不要为了保持室内温度而不通风,避免空气流通不畅、干燥。建议在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开窗通风,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其次,采取措施增加屋内空气湿度,比如多养一些大叶的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常春藤等,这些植物叶面蒸发的水分比较多,有助于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还可以在屋内多摆几盆水,或者使用加湿器。不过加湿器不宜长时间开启,另外加湿器里的水最好使用烧开后晾凉的水或纯净水,避免在加湿器中添加精油、花露水、消毒剂等挥发性产品,同时记得定时清理,别让加湿器成为病菌繁殖的温床。
同时在饮食上避免大量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胡萝卜、牛奶、小白菜、茴香、菠菜、动物肝脏等。
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给身体补足水分,多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苹果、梨等。适当进食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银耳等。
索云锡特别提醒,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时候,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要选择相对温和的锻炼方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基础病的老年人,冬季更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服药,一旦身体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热点推荐
编辑 齐颖 责编 霍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