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表层掉漆,并非工艺存在缺陷

今年的珠海航展,歼35无疑是最大的看点之一,而在万众瞩目当众,大家突然发现一个奇怪迹象,歼35飞了一圈之后,竟然掉漆了?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我们的涂装工艺太差了?

图片

1、掉漆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不久前,一张歼35的高清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机身的隐身涂料出现脱落,显露出绿色底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隐身涂料问题并非新鲜事。在此领域,美国空军的F-35战机以及F-22战机都曾面对过类似困境。F-35的隐身涂层多次被曝出现气泡和生锈,而F-22的涂层甚至大面积脱落。

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隐身涂料的附着力相对较差,高速飞行过程中,飞机外表面承受的强烈气流冲击和高温摩擦,使得涂料极易损坏。美国B-2隐身轰炸机每次执行任务后,都会面临涂层修复的挑战,而F-35甚至因涂料缺陷一度被限制超音速飞行。

那么,对于歼-35来说,这是否意味着其在涂料工艺上存在严重问题呢?

图片

2、转悲为喜:掉漆验证了歼35的隐身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现象更可能是因为其采用了与歼-20不同的新型隐身涂料的一种"试错"结果。而选择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新涂料,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隐身性能而进行的大胆尝试。

这种创新尝试值得称道,因为隐身技术是衡量现代战机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传统涂料的性能接近极限时,突破性的新材料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歼-35的涂料脱落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被视为中国在隐身领域技术革新中的一个正常步骤。

相比于已经服役多年的F-22和F-35,歼-35还处于展示阶段,这种尝试反映出中国在军工科技尤其是隐身技术领域的勇敢探索。

回到实质问题上,中国的隐身涂料并非存在根本问题。作为对比,歼-20自亮相以来,鲜有涂层问题被曝光,显示出中国在隐身材料研发上的扎实功底。因此,歼-35使用新涂料后的涂层脱落,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工艺缺陷,而应被看作是为获得更高隐身性能而进行的必要风险控制。

图片

3、歼35不是终点,中国军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进一步分析,在现代军事航空领域,隐身性能几乎等同于战机作战效能的提升。追求极致隐身能力不仅是基于当前战场需求的考量,更是面对未来复杂作战环境的战略布局。对于中国而言,歼-35这样的高隐身战机无疑将在维护国土安全、保障亚太地区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些技术难题终将被攻克。歼-35通过样机测试所积累的数据,将为优化下一代隐身涂料提供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其作战效能,确保其在全球隐身战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长远来看,中国在隐身战机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正如航展上那般震撼登场的歼-35,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重大跨越,也预示着该领域更辉煌的未来。

我们可以预见,伴随着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歼-35将继续提升其隐身能力,以“全球隐身最优战机”的姿态再度闪耀于世界舞台,并在守护国家安全、捍卫和平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